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虢顺民

作品数:45 被引量:75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4篇地震
  • 12篇断裂带
  • 12篇裂带
  • 11篇第四纪
  • 11篇断层
  • 7篇红河断裂
  • 7篇红河断裂带
  • 5篇地质
  • 5篇断层泥
  • 4篇地震构造
  • 4篇强震
  • 4篇活断层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地质意义
  • 3篇第四纪活动
  • 3篇滇西
  • 3篇中新世
  • 3篇中新世以来
  • 3篇走滑
  • 3篇晚第四纪

机构

  • 37篇中国地震局
  • 8篇国家地震局
  • 7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东京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44篇虢顺民
  • 36篇向宏发
  • 20篇张晚霞
  • 12篇张秉良
  • 7篇韩竹军
  • 6篇董兴权
  • 6篇徐锡伟
  • 5篇陈立春
  • 4篇方仲景
  • 4篇计凤桔
  • 4篇周瑞琦
  • 3篇何宏林
  • 3篇池田安隆
  • 3篇李洪武
  • 3篇万景林
  • 3篇李建国
  • 2篇周庆
  • 2篇王学潮
  • 2篇冉勇康
  • 2篇张崇立

传媒

  • 20篇地震地质
  • 6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学报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华南地震
  • 1篇高原地震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2
  • 8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榆木山东麓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张掖——民乐盆地西侧的榆木山东麓断裂带,是一条走向北北西向晚第四纪活动断裂。根据断层地貌特征研究,断裂带显示为一高角度右旋挤压的活动特点。全新世以来,该断裂带的平均滑移速率为:水平位错1.93毫米/年,垂直位错0.82毫米/年。
邹谨敞虢顺民陈志泰代华光
关键词:滑移速率
中法活断层与地震研究中的新动向被引量:2
1992年
1991年10月,中法地震学研讨会在巴黎召开。研讨会上,反映活断层、大震构造条件、古地震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方面的论文和报告甚多,不少文章、报告展示了新的内容、思路和较好的学术水平,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活断层运动速率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引起中法双方科学家的关注。断层运动速率反映了一条断裂的活动度,还反映了区域性构造运动的时、空变化规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引起青藏高原强烈抬升,以碰撞带为强应变区,向四周逐渐传递应力和应变,由近到远引起许多相关断裂的运动。
虢顺民
关键词:地震断层
红河断裂带南段中新世以来大型右旋位错量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4
2007年
红河断裂带南段(元江-元阳-带)穿经盆地内的“中谷断裂”,是一条新构造期明显活动的主平移断裂。它的新近活动将中新世红河盆地一分为二,右旋切错至倮头山-大曼迷一带。与此相伴,山前断裂则以正断活动为主。沿“中谷断裂”高角度切错中新统的剪切走滑断面,被断错的中新世条形盆地内发育轴向NE的挤压褶皱及压缩变形的空间变化特征,下中新统、中上中新统、上新统及第四系的分布依次自sE向NW有序迁移且在“中谷断裂”的东北盘节节错后分布等,均表明红河断裂南段中新世以来自SE向NW的不断破裂扩展和右旋走滑位错;区段内中下中新统较厚的山前磨拉石沉积建造、卷入“中谷断裂”剪切变形的强度中新统明显强于上新统等表明,红河断裂南段大规模的右旋走滑运动应发生在中中新世前后,其FT年龄约为距今13.7Ma;根据切错的中新统的平面尺度、用平衡剖面法恢复压缩前盆地的长度和由断层变形带宽度等计算,求得红河断裂带南段中新世以来大型右旋位错总量介于62-69km,中值为65km。研究资料还表明,红河断裂右旋走滑运动作为一个过程,经历转换活动期(N1)、右旋走滑初始期(N1^2)、大型右旋走滑期(N1^3-N2^1)和右旋走滑扩展期(N2^2-Q2^1)等多个发生、发展与演化阶段。与其相应的断裂活动性质也存在着从剪切走滑一张性走滑不断交替的转换过程。
向宏发虢顺民张晚霞韩竹军张秉良万景林董兴权陈立春
中法地震构造学者在青海进行活动构造联合考察
1995年
中法地震构造学者在青海进行活动构造联合考察为执行中法地震科技合作活断层研究项目,法国巴黎地球物理所塔波尼尔(P.Tap-ponnicr)教授等3人于1994年6月26日至7月30日来华与中方地震构造学家一起赴青海进行活动构造考察。参加合作考察的中方地...
向宏发虢顺民汪洋张启胜曾秋生涂德龙
关键词:地震构造
江汉-洞庭盆地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8
1991年
本文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地震等资料,初步分析了江汉-洞庭盆地构造及其演化和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此盆地由江汉坳陷、华容隆起和洞庭湖坳陷组成,整个盆地呈现二坳一隆、多凹多凸的构造特征。盆地之下是低缓的北东向莫霍面隆起带,埋深30—31km。自早白垩世至第四纪盆地经历了裂陷、强烈裂陷和区域性沉降等复杂过程,第四纪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活动和断块差异活动。盆地区有中强地震和小震活动,地震带基本位于第四纪差异活动较明显的地区和莫霍面隆起的斜坡带。
徐杰邓起东张玉岫殷秀华虢顺民牛娈芳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盆地
六盘山东麓活动逆断裂构造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被引量:54
1998年
新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东麓断裂是一条第四纪以来的活动逆断裂构造带。根据断裂走向、活动时代及活动性质的变化,可把该断裂带分为北、中、南3段。北段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中、南段以倾向逆冲运动为特征。活动时代北新南老,水平位错北强南弱。晚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特征的这种变化与西华山六盘山条形地块东向滑移受阻及断裂走向的改变有关。
向宏发虢顺民张秉良张晚霞池田安隆何宏林
关键词:晚第四纪断裂构造带
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活动构造地块及其主要边界带的运动学特征
<正>青藏构造块体东北缘,位于青藏块体、阿拉善块体、鄂尔多斯块体与新疆块体几个较大空间尺度的构造块体的围限交接地带,是现今地壳运动的显著变形带,亦是强震多发区。研究本区现今地壳运动高分辨率构造形变场与周边几大构造块体的相...
张崇立单新建江在森虢顺民王双绪
文献传递
逆断裂在浅部松散层中的破裂传播方式被引量:1
1995年
根据实际资料分析研究,逆断裂破裂位错向上传播至松散层中有4种消减形式:端部分叉、从断裂向褶皱转换、破裂在松散层中的吸收与尖灭及逆断层前方碎砾物质的扰动变形等。端部分叉与扰动变形的消减可能与突发性位错相关;上覆层的褶皱及位错在松散层中的尖灭则多属弹-塑转换型的消减方式。
向宏发虢顺民张晚霞张秉良
关键词:逆断层盖层松散层
断层泥的再生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被引量:9
1995年
三轴剪切摩擦实验后的断层泥与天然断层泥的再生显微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断层泥的显微结构特征与断层滑动方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稳滑使断层泥变形均匀,产生低角度剪切(<14°)、布丁构造和颗粒碎裂流动。粘滑使断层泥局部发生强烈变形、高角度剪切(>14°)和碎粒出现随机裂纹等。断层泥的再生显微结构特征可用作鉴别古地震的存在。
张秉良李建国方仲景向宏发虢顺民张晚霞
关键词:断层泥显微构造地震地质
新生地震破裂带的识别类型划分及其地震地质意义被引量:13
1999年
地质研究表明:地表地质、地貌、深部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等可作为鉴别新生地震破裂带的主要地震地质标志。地质和实验的研究还揭示,新生地震破裂带按其形成和破裂过程可分为预破裂-孤立型、准破裂-断续型和大破裂-贯通型3类。在预破裂-孤立型的破裂带内,以中强地震和弱震活动为主;处于准破裂-断续型的破裂带,带内强震频度增高、强度增大,甚至出现带内最高级别地震活动;而大破裂-贯通型的新破裂带是破裂的成熟地段,带内地震活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则依带内本构条件和区域构造应力强度而别。
向宏发张晚霞虢顺民徐锡伟
关键词:地震地质意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