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延秋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儿
  • 4篇川崎
  • 4篇川崎病
  • 3篇心肌
  • 3篇心肌炎
  • 3篇肌炎
  • 3篇儿童
  • 3篇病因
  • 2篇电图
  • 2篇毒性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药物疗法
  • 2篇疗法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心肌炎
  • 1篇蛋白

机构

  • 1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西北政法学院

作者

  • 11篇薛延秋
  • 9篇王鸣英
  • 6篇林淑金
  • 3篇李华
  • 2篇张坤生
  • 1篇包瑛
  • 1篇苏德成
  • 1篇周军
  • 1篇周楠
  • 1篇周楠
  • 1篇李小青
  • 1篇毛云英

传媒

  • 9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心血管改变(附16例临床分析)
1993年
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6例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累及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资料。所并发的心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高血压10例(56.2%),尿毒症心包炎6例(37.5%),心肌炎变14例(87.5%)。并对上述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及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
林淑金薛延秋毛云英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心包炎病因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apraventvicular eachycardia,PSVT),是儿科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不及时纠正,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心原性休克或猝死,为探讨该病,现将34例PSVT患儿的临床总结如下。
薛延秋王鸣英
关键词:儿童心动过速病因学PSVT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5例临床分析
1997年
总结8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其发病见于各年龄组。病前多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史。症状轻重悬殊,23例查体发现,多数有不同程度心脏症状及体征,临床以心律失常型多见,重症10例,以小婴儿心力衰竭为主,而少见心原性休克、阿斯综合征及并发病毒性脑炎于年长儿。且实验室检查特异性差,阳性率低,动态观察心电图有多变多样特点,除小婴儿重症及Ⅲ°房室传导阻滞外,大多预后良好。
薛延秋林淑金王鸣英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儿童
潘南金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疗效观察
2005年
目的探讨潘南金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本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潘南金静脉注射,10d后将两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心慌、气短症状消失加快,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下降显著,对消除各种类型的早搏、肝脏回缩及对心肌酶的CPK下降均有明显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心肌酶GOT、LDH治疗前、后降低也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潘南金静脉注射可使病心患儿心慌、气短症状消失加快,可减慢增快的窦性心动过速,迅速减少或消除各种类型的期前收缩,同时对降低心肌酶有显著作用。
薛延秋胡祥珍周军王鸣英
关键词:疗效观察心率下降期前收缩CPKGOT
小儿肾病综合征105例心电图分析
1998年
总结105例肾病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结果表明,67例心电图异常,主要为电轴偏移,Q-T延长、低电压及I^0房室传导阻滞。其改变与重度浮肿、少尿显著相关(P<0.01),与血浆蛋白降低及胆固醇升高密切相关(P<0.05)。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转阴后仍有52例心电图异常,其改变与胆固醇升高相关(P<0.01)。
薛延秋王鸣英彭佩霞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心电图儿童病例分析
川崎病229例泌尿系损害及机理探讨被引量:1
1999年
对229例川崎病尿改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表明半数以上有尿改变,主要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多发生于急性期,在短期内恢复。与皮疹,手足肿胀,血小板升高,冠状动脉损害显著相关(P<0.01),与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亦相关(P<0.05),提示泌尿系损害与早期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症有关。故早期尿改变可能对估价冠状动脉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薛延秋王鸣英林淑金张坤生李华
关键词:川崎病并发症泌尿系损害病因
川崎病血液流变学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0
1996年
为探讨川崎病(KD)血液流变学改变,采用血液比粘度计检测了78例KD患儿急性期与药物治疗15天后的血粘度。结果:(1)急性期与对照组比较,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Vp)、血沉方程K值(ESR-K)、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纤维蛋白原(Fib)明显增高(P<0.01);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P<0.01)。(2)药物治疗15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而Vp、ESR-K仍增高(P<0.01);HCT仍降低(P<0.01)。(3)KD血粘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聚集性和Vp增高,后者与Fib、脂质过氧化物及免疫球蛋白呈正相关。研究表明KD患儿存在高粘、高聚、高凝、低血浓度状态。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有抗粘、抗凝疗效,宜较长时间应用。
王鸣英林淑金周楠李华薛延秋苏德成
关键词:川崎病血液流变学
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40例疗效观察
1998年
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加阿斯匹林治疗川崎病40例,单用阿斯匹林治疗川崎病39例,丙种球蛋白治疗组热程,手足肿胀及颈淋巴结肿大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在促进血白细胞、血沉及EKG异常恢复及抑制血小板异常增高上有显著疗效,对冠状动脉病变有确切的预防效果。
王鸣英李小青薛延秋
关键词:川崎病药物疗法丙种球蛋白
倍他乐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0年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儿科后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心律失常为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寻找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我们从1995年4月到1998年4月应用倍他乐克治疗50例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薛延秋王鸣英包瑛王小艾梁香莲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药物疗法倍他乐克
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炎监测探讨
1996年
病毒性心肌炎20例与疑似心肌炎30例DCG监测结果分别较ECG多检出室上性心律失常9/20,18/30,室性早搏4/20,5/30,AVB1/20,DCG可大大提高对心律失常检出率,尤对有晕厥、眩晕等症状,而EKG正常者有明确诊断的价值。疑似心肌炎组早搏夜间型多,定性早搏均为Ⅰ级,不能排除良性早搏,故不宜滥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王鸣英周楠张坤生薛延秋李华林淑金
关键词:心肌炎动态心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