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英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DNA O^6—甲基鸟嘌呤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应用双PAP法对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jmethylamine,NDMA)诱导大鼠DNAO^6—甲基鸟嘌呤(O^5—methylguanine,O^6—mG)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大鼠一次腹腔注射NDMA 1,2,3,5,10,30,50mg/kg,5小时后大鼠产生O^6—mG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器官和细胞特异性。随着NDMA剂量的增加,产生O^6—mG的器官种类和细胞类型增加,阳性细胞形成O^6—mG的量也增加。小剂量(1—5mg/kg)NDMA仅见肝组织的细胞形成O^6—mG,NDMA剂量达50mg/kg时,肝、肾、肺、气管,食管和鼻咽组织的细胞均检出O^6—mG。
- 陈旦洋蔡海英
-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甲基鸟嘌呤免疫组化
- 四株人体和大鼠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8
- 1992年
- 我们将12例人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接种于NC和BALB/C裸鼠皮下,其中2例获移植成功,裸鼠间传代达32代,历时2年余,建立了二株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分别为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HEC_2)和人食管腺鳞癌裸鼠移植瘤(HEC_6)。两移植瘤具有潜伏期短、移植成功率高(100%)、荷瘤存活时间长及生物学特性稳定等特点。并在建立大鼠食管癌细胞系(RE25—3.)的基础上,建立了二株大鼠食管癌裸鼠移植瘤(RE25/N和RE66/N)。此四株人体和大鼠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株为食管癌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模型。
- 蔡海英魏龙星
- 关键词:食管肿瘤生物学
-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用先进的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研究了三种不同状态的大鼠食管上皮细胞:正常(NRE),不典型增生(DRE)和恶性转化的RE_(25-3),结果发现NRE和DRE的DNA指数(DI)相似为1.0,而RE_(25-3)则高达1.6—3.36,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细胞周期分析,S期细胞比例NRE为5.04%,DRE和RE_(25-3)均明显上升为29.92%和48.85%,差异十分明显。将RE_(25-3)接种至裸鼠,其S期细胞比例下降为12.24%,表现出宿主的影响。
- 蔡海英叶燕丽卢圣贤马国胜左连富林元珠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食管上皮细胞癌变
- 大鼠食管癌前上皮细胞(RE_(46))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 1991年
- 在用体内-体外结合的方法建起了一株食管癌前恶性转化细胞系RE_(26-3)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建立了另一株不具备恶性转化的癌前细胞系RE_(46).提示两者病理形态上均为不典型增生,通过体外培养RE(46)细胞生物学上只有癌前细胞的特性不具恶性转化潜能,不能继续传代,而RE_(26-3)逐步显示各种恶性转化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建成癌细胞系.
- 叶燕丽蔡海英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食管肿瘤
- 鼻咽癌前病变及癌的化学预防与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3
- 1992年
- 癌的诊断与治疗虽有很大进展,但均在癌发生后进行,当前国际趋向致力于癌前的化学预防(Chem-ical Prevention),鼻咽癌前的化学预防与治疗国际上极少报道,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鼻咽粘膜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与鼻咽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研究鼻咽粘膜的不典型增生及癌变过程,以及寻找预防癌变的药物,以降低癌前病变的癌变率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 蔡海英赵明伦唐慰萍沈淑静王辉云卢圣贤区宝祥黄培垠
- 关键词:鼻咽肿瘤化学预防药物疗法
- 南方食管癌高发区鱼露的亚硝胺体内合成及其阻断的实验研究
- 我国南方食管癌高发区南沃和家制的特殊食物鱼露巳证明有致突、致畸和促癌的作用,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它与食管癌的关系,认为鱼露的生物学作用与亚硝胺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表明鱼露含有亚硝胺的全部三种前体物二级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 许荣誉蔡海英
- 文献传递
- 鼻咽鼻腔癌变化学预防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本文用我们过去建立的鼻咽鼻腔癌前与癌变的模型研究中药抗癌乙、三合剂、维胺酯及芦笋对鼻咽鼻腔癌变的影响。用Wistar大鼠3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七组:(A)对照组;(B)三合剂预防组;(C)三合剂治疗组;(D)抗癌乙治疗组;(E)抗癌乙预防组;(F)抗癌乙+维胺酯联合作用组;(G)芦笋组。各组动物均按40mg/kg的二亚硝基哌嗪(DNP)剂量,每周两次皮下注射,共14次,诱发癌变,预防组在开始给DNP前一天给药,治疗组在注射DNP 14次,诱发鼻腔粘膜不典型增生后一天给药。(A)至(G)组分二批处死。结果表明:抗癌乙片对DNP诱发大鼠鼻腔癌变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癌变率由对照组60%下降至预防组36.5%和治疗组24.1%;抗癌乙片中的三成分组成的三合剂亦具有明显的抑制癌变的作用。癌变率由对照组60%下降至预防组46.0%和治疗组31.4%;抗癌乙和维胺酯对癌变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作用效果比单纯用抗癌乙好,癌变率由对照组60%下降至29.1%;以上各组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的显著意义,而芦笋原汁对癌变的抑制作用不及抗癌乙和三合剂。
- 蔡海英卢圣贤
- 关键词:化学预防鼻肿瘤
- 鼻咽鼻腔癌前病变的化学预防与治疗
- 1992年
- 作者在建立鼻咽癌前期病变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中药复方抗癌Ⅱ片、抗癌Ⅲ片,维胺酯(RI)等对大鼠鼻腔上皮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给予20 mg/kg或40 mg/kg二亚硝基哌嗪(DNP),全部动物鼻腔粘膜发生不典型增生。RI治疗组癌变率由对照组100%下降至61.5%和76.5%,预防组癌变率由对照组85.7%下降至38.4%(P<0.01);抗癌Ⅱ片、抗癌Ⅱ片与RI的联合使用预防癌变,癌变率由对照组60%分别下降至36.5%和20.1%(P<0.05);抗癌Ⅱ片.抗癌Ⅲ片治疗癌变,癌变率由对照组60%分别下降至24.1%和31.4%(P<0.05)。
- 蔡海英卢圣贤李博山孙宁唐慰萍
- 关键词:维胺酯癌前病变鼻咽肿瘤
- 抗癌药物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株的治疗作用
- 2002年
- 目的 用抗癌药物博莱霉素 (BLMA6 )和顺氯氨铂 (DDP)对人食管鳞癌 (HEC2 )和人食管腺鳞癌 (HEC6 )两种裸鼠移植瘤株进行治疗的研究。方法 用同一种药物对两种不同瘤株进行治疗 ;用不同药物治疗同一种瘤株 ,以此进行药物疗效的比较。结果 BLMA6 对HEC2 和对HEC6 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DDP对HEC6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对HEC2 的作用不明显。BLMA6 在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的剂量下 ,对内脏无明显损害。结论 对人食管鳞癌和腺鳞癌的治疗BLMA6 优于DDP。
- 叶燕丽蔡海英张彦娜王连桂
- 关键词:抗癌药物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株博莱霉素顺氯氨铂
- 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株建立及其应用的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用人食管癌组织直接接种于裸鼠,建立两株裸鼠移植瘤株,分别命名为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HEC_2)和人食管腺鳞癌裸鼠移植瘤(HEC_6),两瘤株的鼠间传代达40余代,历时3年,生长稳定,潜伏期短,移值成功率达100%。并应用于抗癌药物和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对HEC_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重复两次,抑制率分别为56.5%和8.87%;血卟啉衍生物(HPD)对HEC_2 X线分次照射有明显增敏作用。
- 蔡海英魏龙星叶燕丽陈旦洋卢圣贤何为民张恩罴钟强荣孙振权
- 关键词:裸鼠肿瘤动物模型食管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