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惠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抗褐变
  • 3篇褐变
  • 3篇安梨
  • 2篇酶活性
  • 2篇果实
  • 1篇叶片
  • 1篇育种
  • 1篇育种方法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特性
  • 1篇乡村
  • 1篇酶活性研究
  • 1篇矿质
  • 1篇矿质元素
  • 1篇酚类
  • 1篇酚类物
  • 1篇酚类物质
  • 1篇高校
  • 1篇板栗
  • 1篇保护性酶

机构

  • 5篇河北科技师范...

作者

  • 5篇蔡惠
  • 3篇张京政
  • 3篇王同坤
  • 3篇齐永顺
  • 2篇于丽霞
  • 1篇武利猛
  • 1篇李晓丽
  • 1篇代波
  • 1篇张娟

传媒

  • 1篇果树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黑龙江粮食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褐变安梨果实的部分酶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探明安梨品系燕安3果实抗褐变的内在原因,以安梨抗褐变品系燕安3和不抗褐变对照品种燕安1、燕安2的果实为试材,对果肉、果心部位与酶促褐变相关的4种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安3果肉、果心部位的POD活性分别为:21.78 U.g-1.min-1和6.22 U.g-1.min-1,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PPO活性分别为:11.67 U.g-1.min-1和8.06 U.g-1.min-1,极显著低于2个对照品种;果心部位PAL活性为0.71 U.g-1.min-1,显著低于2个对照品种;而SOD活性则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这说明,POD活性较高和PPO、PAL活性较低是新品系燕安3抗褐变的主要原因。
蔡惠王同坤齐永顺张京政
关键词:果实褐变
安梨果实抗褐变机理的研究
本研究先以抗褐变安梨和不抗褐变的两个对照品种—‘燕安1’和‘燕安2’的叶片为试材,对其PPO、POD、CAT(叶片)、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接着对果实中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做了分...
蔡惠
关键词:安梨酚类物质矿质元素育种方法
文献传递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与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众多方面。本文从高校的视角出发,分析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总结梳理并拓展了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优化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长效管理机制,以发挥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大效能,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
张娟武利猛王妹娟蔡惠
关键词:高校
抗褐变与褐变安梨叶片的酶活性比较
2010年
为了探寻抗褐变安梨品系燕安3叶片中相关酶活性与果实抗褐变之间的关系,以燕安3和不抗褐变的对照品种燕安1,燕安2的叶片为材料,测定了POD,CAT,PPO,SOD等酶活性。结果表明:燕安3叶片中POD,CAT活性分别为(48.36±3.27)U/(g.min)和(122.65±8.34)U/(g.min),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品种;且3个安梨品种(系)叶片中POD,CAT,PPO活性由大到小的排序均为:燕安3,燕安1,燕安2;而安梨叶片中SOD活性则与果实褐变度不相关。
蔡惠齐永顺马宏峰王同坤张京政于丽霞
关键词:安梨叶片酶活性褐变
板栗雄花败育部分生理生化特性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揭示板栗雄花败育的发生机制,以3年生雄花败育板栗为试材,研究了其雄花序生长动态及雄花梢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显示,败育类型的雄花序从5月6日基部逐渐变黄,到5月8日开始脱落,最大长度仅为1.73cm,极显著短于可育品种(系);雄花败育板栗叶片中POD、SOD、CAT活性及MDA含量都比可育品种(系‘)燕胜’、‘燕龙’高,因此推测保护性酶活性的增加与板栗雄花序败育有密切关系。
于丽霞齐永顺张京政王同坤李晓丽蔡惠代波
关键词:生理生化特性保护性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