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思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皮肤
  • 3篇痤疮
  • 3篇患儿
  • 2篇雄激素
  • 2篇雄激素性
  • 2篇雄激素性脱发
  • 2篇输液
  • 2篇输液患儿
  • 2篇输液室
  • 2篇素性
  • 2篇脱发
  • 2篇品管圈
  • 2篇品管圈活动
  • 2篇疱疹
  • 2篇微针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瘤
  • 2篇留置

机构

  • 20篇武汉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荆州市中心医...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21篇蒋思
  • 8篇刘琴
  • 8篇宋继权
  • 2篇吴剑波
  • 2篇李慎秋
  • 2篇谢春丽
  • 2篇闫萍
  • 2篇吴燕
  • 2篇李成鹏
  • 2篇梁宁
  • 1篇陈婷
  • 1篇黎锦
  • 1篇孙毅
  • 1篇严月华
  • 1篇肖桂凤
  • 1篇曾芬
  • 1篇陈美桂
  • 1篇杜田锴
  • 1篇赵红磊

传媒

  • 7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过度虫咬反应首诊的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1例报告
蒋思宋继权严月华
贝复新凝胶调控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修复大鼠急性创面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贝复新凝胶调控毛囊干细胞中的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修复大鼠急性皮肤创面。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取2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进行研究,建立急性皮肤创面大鼠模型。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分作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只。大鼠体重180~220 g,平均(200±20)g,均由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仪购自中国天能公司;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购自德国蔡司公司;多功能染色剂购自德国徕卡公司;低温离心机购自丹麦Labogene公司.
郑楷平刘琴蒋思梁嫔
关键词: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皮肤创面毛囊干细胞超高分辨率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补网抗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机制
2021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补网(NETs)抗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正常人外周血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并使其与痤疮丙酸杆菌进行孵育。采用荧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confocal)观察NETs的形成,使用SYTOX Green对NETs的形成进行定量,菌落计数法检测NETs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杀伤。结果:痤疮丙酸杆菌可以诱导NETs的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NETs的形成逐渐增多(90 min,15%;120 min,22%;180 min,44%;P<0.05);在PMNs与菌孵育时间固定的基础上(2 h),随着痤疮丙酸杆菌菌量的增多(1∶5,1∶10,1∶20),NETs的产生明显增多(11%、21%、43%;P<0.05);中性粒细胞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杀伤作用,中性粒细胞对痤疮丙酸杆菌的胞外杀伤机制主要通过NETs介导。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杀伤痤疮丙酸杆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梁嫔宋继权郑楷平蒋思刘琴
关键词:痤疮丙酸杆菌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输液室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对儿科输液室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儿科输液室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2016年1月8日,该科组织成立品管圈,以“提高儿科输液室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并以活动实施后收治的300例手背静脉、足踩部大隐静脉进行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品管圈组,对其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客观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定相应对策并加以组织实施;同时,2015年7月6日~2016年1月5日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300例行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结果品管圈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意外拔除发生率以及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本次开展品管圈主题活动之后各项无形成果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也明显高于活动之前(均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其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在儿科输液室实施品管圈活动则可以全面提升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延长留置时间,该模式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吴燕陈美桂李成鹏田苗蒋思刘欣欣闫萍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儿科输液室静脉留置针
CO_(2)点阵激光联合阿莫罗芬乳膏治疗白色浅表型及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的疗效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CO_(2)点阵激光联合阿莫罗芬乳膏治疗白色浅表型及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白色浅表型及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及治疗组(36例)。对照组外用阿莫罗芬乳膏治疗,治疗组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及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评分)。结果:第8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真菌清除率均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疗程结束3个月后SCIO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O_(2)点阵激光联合阿莫罗芬乳膏治疗白色浅表型及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安全有效。
刘琴郑楷平蒋思梁嫔
关键词:甲真菌病
真实患者在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在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中应用真实患者的可行性,为今后制定考核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5月,选取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考点参加皮肤科住培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30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问卷调查考生对考站设置的满意度和对接诊真实患者的评价,记录接诊真实患者的考核成绩。结果住培医师考试满意度问卷各方面评分中位数均高于总分的80%,评分最低的条目是"考站时长设置合理",为3.0(2.0)分;住培医师认为真实患者配合程度的评分为10.0(1.5)分;接诊病人站点考核成绩优良,30名住培医师考核成绩为(85.75±3.80)分。结论住培医师对皮肤科住培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试行的国家方案满意度高,但接诊病人站点的时间设置可以进一步优化,在皮肤科住培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接诊病人站点使用真实患者具有可行性,住培医师对真实患者参与考核认可度高。
谢亚典沈丽琼吴雪菁子蒋思
关键词:皮肤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超分子水杨酸对痤疮大鼠模型AMPK/mTOR通路及自噬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超分子水杨酸(SSA)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痤疮模型大鼠痤疮皮损的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痤疮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SSA组及30%SSA组,每组6只。后2组分别给予2%SSA及30%SSA外用,于第2周及第4周观察3组大鼠造模区域皮损及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皮脂分泌变化、采用尼罗红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皮损皮脂面积百分比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皮损组织AMPK、mTOR、LC3Ⅱ/Ⅰ及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周时,2%SSA组及30%SSA组皮损均明显改善,大鼠皮脂分泌明显减少(P<0.01),且30%SSA组抑制皮脂分泌的作用较2%SSA组更为明显(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皮损的AMPK表达明显升高,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同时皮损处LC3Ⅱ/Ⅰ以及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30%SSA组的相关变化较2%SSA组更显著(P<0.01)。结论:SSA可有效改善大鼠痤疮皮损及抑制皮脂腺分泌,并可能通过促进AMPK-mTOR通路活化,促进细胞自噬发挥其治疗痤疮的作用。
梁嫔肖桂凤张旭冉蒋思刘琴
关键词:痤疮皮脂自噬
可溶性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炎症后皮肤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可溶性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组(治疗组)、单用可溶性微针组(对照组1)和超声导入氨甲环酸组(对照组2),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通过云镜皮肤检测仪定量计算黑素的数量及面积,综合评估疗效。结果:经组间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深层色素、表层色素含量及褐色区域面积减少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论:可溶性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可有效减少深层色素含量,减少褐色区域面积。可溶性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为治疗皮肤炎症后色素沉着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林宣岑蒋思谢君宋继权
关键词:氨甲环酸炎症后色素沉着皮肤屏障
纳晶微针负载米诺地尔治疗小鼠雄激素性脱发的疗效
2023年
目的:探究负载米诺地尔的纳晶微针对雄激素性脱发的C57BL/6小鼠毛囊及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诱导雄激素性脱发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随机分组,各组按要求给予不同处理,观察并记录小鼠毛发变化,然后在第10周取各组小鼠背部皮损,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测量毛囊数量及终毛样毛囊/毳毛样毛囊比例。结果:负载米诺地尔的纳晶微针毛发生长评分明显大于造模阴性组,其毛囊数量以及终毛样毛囊/毳毛样毛囊比例均显著高于造模阴性组(P<0.05),且不低于米诺地尔组。值得注意的是,空白微针组也有一定的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结论:负载米诺地尔的纳晶微针可以有效地将米诺地尔缓慢、直接、持续地运输到毛囊周围,并在减少米诺地尔剂量和治疗次数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这将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一定基础。
罗娜龙晨宇杜明颖陈婷谢君蒋思宋继权
关键词:雄激素性脱发透明质酸毛囊米诺地尔
雄激素性脱发男性患者血浆性激素水平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男性雄激素性脱发(AGA)患者与正常男性激素水平有无差异,并探讨各激素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位20~39岁男性研究对象[包括AGA组99例(平均年龄27.87岁),对照组99例(平均年龄为31.15岁)]的血浆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泌乳素(PRL)、总睾酮(TT)、雌二醇(E2)的水平。结果:99例AGA患者中LH水平为(6.44±2.58)mIU/mL,比对照组的水平(4.10±2.44)mIU/mL高(P<0.001);FSH水平为(4.00±1.77)mIU/mL,比对照组的(5.19±3.93)mIU/mL(P=0.007)低;PRL水平为(14.78±6.29)ng/mL,比对照组的(11.66±9.40)ng/mL高(P=0.007);TT水平为(4.67±1.47)ng/mL,比对照组的(3.90±1.34)ng/mL高(P<0.001)。结论:在青年男性中LH、PRL、TT的上升可能在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中起促进作用。FSH的下降可能提示其在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中起保护作用。
谢博宇漆迪蒋思吴剑波
关键词:雄激素性脱发性激素总睾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