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丽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卡马西平在云南典型土壤上的吸附研究
-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是杂环类(亚氨基二苯乙烯)广谱抗癫痫药,具有抗外周神经痛、抗躁狂抑郁、抗利尿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用于神经科和精神科。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由于药效显著,常作为治疗癫...
- 茶丽娟
- 关键词:卡马西平土壤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阳离子DOM
- 文献传递
- 一种保水液态地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保水液态地膜的制备方法,将废弃鸡毛中加入盐酸搅拌水解,搅拌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中性,加水搅拌反应,加入交联剂,高温高压反应,冷却后加入成膜助剂,加入保水剂,加热搅拌,待体系自然冷却至40℃后出料至密封罐...
- 茶丽娟张志云
- 环境工程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环境工程专业结合时代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围绕这个社会需求,环境工程专业需开设一门新型课程-创新实践课。该文对环境工程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工作。
- 茶丽娟
- 关键词:环境工程实践教学
- 论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组机制与导师转换制的实施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博士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遇到挑战,一些问题便突显出来,如博士生延期毕业率逐年攀升。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学院与导师形成培养共同体,其中导师应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与具体培养政策执行人。基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目前很多实施单一导师制,形成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共同体,该文通过研究发现师生初始互选的信息错位从而引起导师与学生产生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以两位及以上导师组成导师组,有利于更加科学地培养具有复合特性的博士生人才,也有利于将导师对博士生第一责任进行分置,减轻导师责任;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实施导师转换制用以解决导师组也无法克服的导学矛盾,以避免引发学校、学院、导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更严重的矛盾,避免可控的导学问题演化为不可控的恶性纠纷,给学校乃至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 茶丽娟张秋林茶丽华
-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培养
- 手机媒体视域下环境类专业班级建设的现状及提升对策
- 2019年
-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不同的班级管理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手机媒体环境下的环境类专业班级建设与传统的班级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从手机媒体视域下环境类专业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入手,探讨了学习氛围、模范学生效应、师生交流协调效率等因素在班级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探讨了解决办法。
- 茶丽娟
- 两种野生食用菌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野生食用菌具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据调查研究云南省的部分野生食用菌有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探讨野生食用菌对重金属的富集具有迫切意义。本文以鸡枞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和珊瑚菌(Ramaria botrytoides)为研究对象,采用ICP-MS测定鸡枞菌和珊瑚菌中Cu、Zn、Cd和Pb的含量,以及野生菌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中重金属的总量和有效态含量。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两种野生食用菌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总量的比值,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比值,以及鸡枞菌和珊瑚菌对土壤中重金属富集系数,还探讨了鸡枞菌、珊瑚菌重金属含量与根际土壤重金属总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野生食用菌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总量的比值大于1。在鸡枞菌根际/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比值高低顺序为:Cd>Pb>Zn>Cu,珊瑚菌根际/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比值高低顺序为:Zn>Cd>Pb>Cu。(2)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比值总体上大于1。由以上两点可见,鸡枞菌、珊瑚菌根系微环境有利于重金属元素(Cu、Zn、Cd、Pb)的富集。(3)鸡枞菌对Cd、Cu、Zn的BCF(Bioaccumulation factor,BCF)大于1,而珊瑚菌对Cd、Cu、Zn的BCF小于1。鸡枞菌和珊瑚菌对Cd、Cu和Zn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鸡枞菌对重金属富集与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珊瑚菌对Cu的富集与根际土壤中的Cu呈显著正相关。对野生食用菌进行富集差异研究有利于合理利用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以及野生食用菌根际效应研究将为野生食用菌生长土壤的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 茶丽娟周丹丹周丹丹赵淑媛冯凯萍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野生食用菌有效态根际效应鸡枞菌
- 野生菌生长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为研究云南食用野生菌主产区土壤特性与重金属含量及有效态的关联性,测定了云南6种野生食用菌生长土壤(0-10、10—20 cm)和未生长野生食用菌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速效磷含量、元素组成、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等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考察野生菌生长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对Pb、Cu、Zn、Cd等4种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非根际土壤相比,野生食用菌生长根际土壤的CEC、速效磷含量增加;除爪哇鹅膏(Amanita javanica)和白牛肝(Boletus bainiugan)外,野生食用菌生长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中O含量增加。(2)同一生境下,与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生长土壤相比,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和爪哇鹅膏生长土壤pH值较高、极性较高而芳香性较低。(3)土壤中有效态Cu与pH值、S含量及速效磷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58、0.649和0.971;有效态Pb与速效磷含量相关系数为-0.513;有效态Zn与O含量和速效磷含量相关系数分别0.505和0.636;有效态Cd与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5)而与H/C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00)。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主要与土壤的pH值、S含量、O含量、C含量和速效磷含量相关。如,速效磷含量增加能活化Cu和Zn,而Pb则与之相反。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将有利于Cd的活化。pH值和S含量将有利于Cu的活化。(4)土壤pH值、S含量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能促进重金属的迁移转化,例如,可还原态及可氧化态Cd与土壤pH值、S含量和速效磷含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19;可氧化态和残渣态Zn与土壤pH值和速效磷含量相关系数均大于0.502;可氧化态Cu与土壤中C含量相关系数为-0.756;还原态Pb含量和残渣态Pb与S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6和-0.483。该研究将为野生食用菌生长土壤的重金属�
- 茶丽娟赵淑媛冯鸿娟周丹丹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野生菌土壤特性根际
- 卡马西平在云南典型土壤上的吸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卡马西平的广泛应用使得其大量进入环境,随之而来的环境风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土壤作为有机污染物主要的汇集地,控制了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进而影响了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环境风险.本实验以云南典型10种土壤为吸附剂,探讨卡马西平在土壤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土壤对卡马西平(CBZ)有较强的吸附,且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卡马西平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系数Kd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粘粒呈显著正相关性,而土壤的pH值、沙粒含量、CEC、粉粒含量与Kd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 茶丽娟张迪彭红波肖迪陈炳发陈建中
- 关键词:粘土矿物环境归趋FREUNDLICH模型有机碳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