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勋成
- 作品数:32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种诱发电位和MRI检查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EPs)和MRI检查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丹麦产Keypoint Worktation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收集65例MS患者的临床资料、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邹艺刘英李素荣胥勋成羊洁冯建华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MRI
- 文献传递
- 腕管综合征279例神经电生理分析
- 目的探讨常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指标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符合CTS诊断标准的患者279例(患手390支)为病例组,以健康志愿者228例(非利手228支)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①正中神...
- 羊洁刘英邹艺李素荣胥勋成冯建华
-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综合征正中神经
- 文献传递
- 腕管综合征279例神经电生理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指标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CTS患者279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228例为对照组,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两组末梢运动潜伏期(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f 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及腕-食指感觉传导速度(SC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电生理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S的诊断需要结合多项电生理检查指标以减少疾病的漏诊。
- 羊洁刘英邹艺李素荣胥勋成冯建华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感觉神经传导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检测对AL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AL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神经传导检测及其胸锁乳突肌、下胸段脊旁肌及肢体肌的EMG资料。结果:56例患者均呈广泛神经原性损害,胸锁乳突肌EMG异常率为89%,胸段脊旁肌EMG异常率为77%。两者异常率均低于上、下肢肌EMG的异常率(分别为100%,91%)。结论:早期EMG及神经传导检测有助于ALS的早期确诊,行胸锁乳突肌及下胸段脊旁肌EMG检测对AL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邹艺刘英李素荣胥勋成羊洁冯建华
- 关键词:神经传导胸锁乳突肌
- 定量感觉测定对有感觉异常的焦虑症患者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定量感觉测定(QST)在有感觉异常的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QST检测有主观感觉障碍的20例焦虑症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的感觉阈值,包括四肢的冷觉(CS)、温觉(WS)、冷痛觉(CP)、热痛觉(HP)的值进行分析,并作比较。结果:焦虑症组中的四肢的CP、HP异常较CS、WS更明显,焦虑症组中CS、WS、CP、WP的异常率分别是10%,15%,51%,53%。结论:焦虑组的QST的感觉阈值改变,说明焦虑症所产生的感觉障碍可能与周围和中枢神经敏感性增高有关。
- 刘英羊洁胥勋成
- 关键词:焦虑症
- 腕管综合征和颈椎病F波及神经传导分析差异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F波及神经传导分析的各参数在腕管综合征(CTS)和神经根型颈椎病(CRS)中的异同,增加对手麻患者的电生理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CSR患者50例,CTS 41例,健康对照组41名,分别收集各组患者的正中神经F波出波率(FR)、最短潜伏期(Fmin)、最长潜伏期(Fmax)、传导速度(FWV)、潜伏时离散度(Fchd=Fmax-Fmin)及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ML),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SR组FR下降2%(1/50),CTS组FR下降41%(17/41),N组无FR降低。CTS组CMAP与FR呈正相关。Fchd和DML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CV、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SR患者相较健康人,正中神经Fchd明显延长,而在CTS中则无此显著改变。可以推测正中神经Fchd在鉴别手麻患者的周围段与C6/7神经根损害中存在重要意义;Fchd在CSR、CTS鉴别诊断的价值优于Fmin、Fmax。CTS严重时可出现CMAP波幅明显降低(轴索损害的改变),FR下降,据此推测轴索损害可能对运动神经的逆向传导有影响;CTS组FR降低,但Fchd无明显下降、FWCV无明显减慢,也为CTS与近端神经损害的鉴别提供依据。DWL、SCV、MCV作为CTS诊断的电生理指标,其重要性不可取代,而SCV和DML在CTS诊断的敏感性更高。
- 冯建华刘英邹艺李素荣胥勋成羊洁
- 关键词: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电生理学
-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膈神经移植肌皮神经的电生理观察
- 2015年
- 目的:评估膈神经功能测定在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植前的应用价值,术后电生理观察神经移植恢复状况。方法:对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进行了膈神经功能测定,对其中10例膈神经功能正常者,行同侧膈神经移植肌皮神经手术,术后神经电生理随访观察肱二头肌肌电图及肌皮神经运动传导功能状况。结果: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约28%伴膈神经损伤,损伤的膈神经不能选择为移植动力神经。隔神经移植肌皮神经后,最早3个月出现再生电位,6个月后出现运动单位电位,12个月后运动单位电位明显增多。术后肱二头肌肌力18个月后恢复优良占80%。7例术后12个月肌皮神经引出运动神经传导电位。结论:膈神经功能测定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可评估选择移植神经,术后电生理可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 刘英胥勋成邹艺李素荣张斌王跃
- 关键词:膈神经臂丛神经肌皮神经神经移植
- MEP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中的诊断价值。方 法:对20例GBS患者进行磁刺激MEP检测,分别刺激皮层、CV 6-7、T 12、L 4-5、Erb点、肘部及腘窝 以测定中枢及周围神经传导时间,并以20例健康正常人作对照。结果:GBS患者中枢及周围神经传导 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MEP异常率为85%。结论:GBS患者磁刺激MEP检测时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 传导时间延长,MEP阳性率高。MEP对GB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 刘英邹艺胥勋成高国勋
- 关键词:MEPGBS磁刺激吉兰-巴雷综合征运动诱发电位
- 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即夏科-马里-图思病(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检测和分析28例CMT患者的电生理特征,包括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主要症状有弓形足、垂足、鹤腿和腱反射消失;21例患者EMG出现纤颤电位、正锐波,25例患者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延长。14例患者下肢SCV未引出,12例患者下肢MCV未引出,正中神经SCV有6例未引出,而对应的MCV只有2例未引出。结论:该组CMT患者电生理特点为EMG呈神经原性损害。下肢神经病变重于上肢。感觉、运动神经均受累,感觉神经病变重于运动神经。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腓骨肌萎缩症的可靠方法。
- 邹艺刘英李素荣胥勋成高国勋
-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垂足
- 脑穿通畸形相关性癫癎的手术治疗(附1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外科切除致癎皮质治疗脑穿通畸形相关性顽固性癫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穿通畸形病人的临床特征、电生理数据、术中所见及致癎皮质切除后的癫癎发作情况。本组均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显示:发作间期VEEG异常与囊肿位置吻合7例,分布弥散5例;发作期VEEG异常6例,其中5例与囊肿位置吻合。对术前VEEG和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显示的间期异常区、可能的症状区、硬化皮质和磁共振流体抑制翻转复原序列(MRI-flair像)上的高信号区等予以切除。结果随访6个月~7年,本组均获EngelⅠ级控制,其中2例仍有先兆发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脑穿通畸形病人中,致癎灶不仅涉及电生理异常区(包括术前VEEG及术中ECoG异常区),也可能涉及解剖异常区(包括术前MRI-flair像上的高信号区及术中所见硬化皮质)。这些异常区的充分切除和功能区的确切保护为脑穿通畸形性顽固性癫癎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办法。
- 赵冬冬何永生胥勋成张冠妮冯海龙黄光富
- 关键词:脑穿通畸形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