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祥
- 作品数:41 被引量:11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5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经验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总结为不适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建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65例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性肾病27例。手术方法是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和上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结果 65例患者共行动静脉内瘘手术71次,全部成功,总体成功率100%。术后有69例次成功用于透析穿刺,内瘘成熟率97%。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上肢肿胀(58例),其次为血栓形成(3例),出血(2例),缺血性神经病变(2例),窃血综合征(1例),切口血清肿(1例)。结论对不适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建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可行的,术前予以积极准备及评估血管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刘池拽师天雄胡锡祥缪健航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
- 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探讨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共治疗1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患者因动脉瘤破裂急诊经股部切口直接行瘤体动脉结扎术,7例择期手术,先经下腹部切口(腹膜外)暴露骼动脉控制出血再经股部切口行瘤体动脉结扎术。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发生肢体坏死。结论动脉结扎术治疗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术中观察远端动脉血回流情况、动脉测压、术中造影能提高其安全性。
- 胡锡祥师天雄缪建航陈彩虹
-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外科学海洛因投药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介入治疗体会被引量:2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对22例(26条肢体)下肢ASO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22例中18例(22条患肢)成功完成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2枚,术中造影血管通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介入治疗失败,其中2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肢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踝肱指数由治疗前的0.35±0.13增加至治疗后的0.70±0.15(P<0.01)。随访2~18个月(平均10个月),3例患者复发,其中2例再次行介入治疗,1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症状均缓解。结论下肢ASO的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重复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
- 师天雄缪健航胡锡祥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
- 增强螺旋CT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 2014年
- 目的探讨增强螺旋CT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总结淋巴结大小、位置、形态,强化等特征。结果40例中36例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其中转移淋巴结分布为在芋区34例,Ⅳ区36例,Ⅱ区8例,遇区18例,吁区1例、淋巴结大小平均8.7 mm。转移淋巴结不均匀强化32例、边界不清18例,钙化3例。结论增强螺旋CT可敏感的发现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对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 刘池拽师天雄邓建伟郑炳行胡锡祥缪健航
-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增强螺旋CT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骨髓中分离获取MSCs,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后,分4组对其进行诱导分化:(1)EPO组;(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组;(3)EPO+bFGF+VEGF组;(4)DMEM培养液对照组。诱导前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29、CD31、CD34、CD44,免疫细胞化学鉴定vWF抗体。结果 EPO组、bFGF+VEGF组及EPO+bFGF+VEGF组诱导MSCs后的细胞CD31、CD34表达率升高,CD29、CD44表达率降低,vWF抗体阳性。结论 EPO可以诱导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但联合bFGF、VEGF并不能进一步促进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转化。
- 师天雄张明光季明芳程伟民李晓玲何洁冰缪健航胡锡祥解孝章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细胞分化
- 一种处理下肢静脉曲张皮肤粘连以及异常交通支的简单办法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下肢静脉曲张术中的皮肤炎症粘连以及合并存在的交通支病变的方法。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1月,笔者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明显炎症粘连或C4以上患者62例(81条肢体),在控制下肢出血情况下应用剪刀钝性、锐性分离处理下肢交通支静脉病变以及皮肤炎症粘连。结果 62例患者的81条小腿病变交通支以及皮肤粘连病灶均得到有效处理,病变得到控制,溃疡愈合良好,操作简单快捷,费用低廉,并发症极少。结论驱血下剪刀分离法能有效处理小腿静脉交通支病变以及皮肤炎症粘连情况,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胡锡祥师天雄缪健航
- 关键词:静脉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
- 小腿驱血下剪刀分离法在处理下肢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下肢静脉交通支病变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疾病CEAP分类C4以上患者37例共48条肢体,我们在小腿驱血下应用剪刀钝性、锐性分离法处理下肢交通支静脉病变以及炎症粘连。结果所有患者病变得到控制,溃疡愈合良好,并发症极少。结论驱血下剪刀分离法能有效处理小腿静脉交通支病变以及炎症粘连情况,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胡锡祥师天雄缪健航
- 关键词:静脉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静脉性溃疡
- 成人体外膜氧合支持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转运管理病例报道被引量:1
- 2020年
-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武汉爆发,逐渐蔓延至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危重患者应尽快行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1-2]。若此类患者在不具备开展ECMO技术的医院病情加重,当单纯呼吸机支持不能确保转运安全时,就需要ECMO团队先为患者建立ECMO支持,再在ECMO辅助下转运至具备ECMO管理技术的医疗中心,既能保障转运期间患者安全,又可使医疗技术应用最大化[3-4]。
- 廖小卒麦聪阮宗发张银英胡锡祥蒋文新张志刚程周李斌飞古晨
-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
- 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死亡的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17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8例,8例患者入院后至手术时间为1~5d,平均2.4d。其中A型2例,B型6例,均系2008年前收治者;8例死亡病例均伴有高血压,3例伴有胸腔积液。围手期死亡病例发生在手术当天3例,其中2例发生在术后1h内,另1例发生在术后2h;术后2d死亡4例;术后4d死亡1例。死于主动脉破裂4例,脑梗塞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避免急性期行腔内隔绝术以及提高操作技能将有助于避免围手术期死亡的发生。
- 师天雄胡锡祥缪健航刘池拽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干细胞,采集5例TAO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并分离,配成干细胞悬液注射于患肢小腿肌肉。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肢疼痛、冷感、麻木感症状减轻,平均级别分别下降2.2级、1.4级、2.4级;跛行距离延长,平均下降2.8级;溃疡逐渐愈合,溃疡面积平均下降2.8级;踝肱指数平均升高0.27。患者术后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见患肢有新生血管。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TAO是一种可行且早期有效的方法。
- 张明光缪健航胡锡祥刘池拽钟林堃师天雄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