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巍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磐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慢性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肺疾病
  • 1篇代谢
  • 1篇对症
  • 1篇对症治疗
  • 1篇盐酸氨溴索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支气管黏膜
  • 1篇沙美特罗
  • 1篇沙美特罗替卡...
  • 1篇沙美特罗替卡...
  • 1篇沙星
  • 1篇糖代谢
  • 1篇替卡松
  • 1篇气管

机构

  • 3篇磐安县人民医...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作者

  • 3篇胡巍
  • 2篇马军
  • 1篇龚国良

传媒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莫西沙星联合稀化黏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稀化黏素(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0.4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稀化黏素30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用法、用量同治疗组;盐酸氨溴索30m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aO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两组自身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aCO2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aO2与PaCO2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联合稀化黏素治疗COPD效果好于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安全性好。
马军胡巍龚国良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莫西沙星盐酸氨溴索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根据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与最大呼气流量(PEF)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都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吸入治疗能在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基础上,加快糖代谢的恢复。
马军胡巍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代谢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肠道微生态的变化被引量:2
2020年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e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发生于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起病缓慢且病程长[1]。随着病情的发展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治疗慢支的方法主要是药物对症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后并发症较多。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来调控慢支病程的进展。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肺与肠道存在密切相互作用的关系[2],且慢支患者以老年人为主[3],年龄、临床上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等均影响肠道微生态[4]。因此,作者比较慢支患者与正常人群肠道微生态的改变,现报道如下。
胡巍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肠道微生态支气管黏膜对症治疗肺气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