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山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隆乳
  • 2篇隆乳术
  • 1篇胸肌
  • 1篇乳房
  • 1篇上睑
  • 1篇适应证
  • 1篇皮瓣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缺损
  • 1篇皮肤肿物
  • 1篇缺损
  • 1篇肿物
  • 1篇重睑
  • 1篇重睑术
  • 1篇小乳
  • 1篇小乳症
  • 1篇疗效
  • 1篇临床治疗探讨
  • 1篇筋膜
  • 1篇筋膜下

机构

  • 3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3篇黄巧玲
  • 3篇周龙
  • 3篇桂思
  • 3篇郭亮
  • 3篇徐凯
  • 3篇胡山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皮瓣结合重睑术修复上睑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较大的上睑皮肤肿物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采用推进皮瓣或旋转皮瓣结合不同的重睑术式一次性修复较大的上睑皮肤肿物切除后的皮肤缺损。结果:上睑皮肤肿物切除后的皮肤缺损完全修复,无睑外翻、眉下垂发生,双上睑形成对称的重睑线。结论:根据患者上睑皮肤肿物的部位、大小以及上睑皮肤的松弛程度采用不同的皮瓣并结合不同的重睑术式可有效的修复肿物切除后形成的皮肤缺损,既避免术后睑外翻、眉下垂的发生,又最大程度的维持了双上睑形态的对称性,且增加眼部的美感。
徐凯黄巧玲周龙胡山郭亮桂思
关键词:皮肤肿物皮瓣重睑术
丘状小乳症的临床治疗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丘状小乳症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近一年来4例采用乳房假体矫正丘状小乳的病案进行总结,比较假体置入时同期行乳腺后放射状切开、梯田状切开及乳晕双环法缩小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假体隆乳术后双乳呈葫芦状,形态不佳;假体置入同时行腺体后放射状切开的1例患者术后乳房仍呈葫芦形,程度较轻;假体置入同时行乳腺后梯田状切开的1例患者术后疗效与放射状切开相似;2例假体置入同时行乳晕旁双环法上提的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丘状小乳症是比较少见的乳房畸形,此类患者未生育前乳腺覆盖胸壁的面积小(远小于正常乳房基底面积),生育时哺乳期乳腺增生、增大导致乳头、乳晕四周皮肤小面积被牵张,又因哺乳导致乳头、乳晕及四周皮肤小面积松弛下垂,这样就导致乳晕及其旁侧的皮肤松弛度大于基底轮廓线外的胸壁皮肤。此类患者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是行乳房假体置入的同时用双环法矫正乳晕四周的皮肤松弛畸形。
徐凯胡山黄巧玲周龙郭亮桂思
关键词:小乳症隆乳术疗效
胸肌筋膜下隆乳术的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肌筋膜下丰胸的手术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对我科近一年来124例假体丰胸病案进行总结,比较乳腺下、胸肌筋膜下及胸大肌下三个不同层次置入假体时操作难易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乳腺下及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时剥离较为费力,尤其是乳晕下缘至乳房下皱襞区域,胸大肌下置入假体时此区域的剥离相对来说较容易。相比较而言剥离胸肌筋膜时操作比较繁琐;术后疼痛感以胸大肌下置入假体最为明显,乳腺下与胸肌筋膜下无明显区别。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术后发生假体移位及出现包膜挛缩的几率最低,胸大肌下及乳腺下无明显差别。假体边缘的触及感以乳腺下最为多见。术后血肿的发生率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最低;术后满意度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最高。结论: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操作虽较繁琐但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仿真性强,患者满意度高,有一定乳腺基础的患者是最适合的受术人群。
徐凯胡山周龙黄巧玲桂思郭亮
关键词:隆乳术适应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