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忠
- 作品数:18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 顾伟鸣杨阳胡伟忠吴磊汤全贵顾志英龚伟明张旭东章楚光
- 该课题研制的梅毒IgM免疫荧光吸收试验(FTA-ABS-IgM),与其他进口试剂比较,对检测样品有较好符合率。FTA-ABS-IgM与W-B方法(进口)的符合率:99.0%;FTA-ABS-IgM与ELISA方法(进口)...
- 关键词:
- 关键词:先天梅毒IGM抗体FTA-ABS
- 程序性细胞凋亡基因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系统z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凋亡基因(programmed cell death-1,PDCD1)第5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132例病例和160例对照,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PD1.6G>A和PD1.5C>T两个位点的SNPs,运用SAS8.2软件包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等的关联性分析。结果对照组PD1.6G>A位点突变基因型AA频率高于SLE患者(χ2=5.123,P=0.023),患者中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χ2=8.036,P=0.005);PD1.5C>T位点中,CT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比例较低(χ2=15.380,P=0.000),病例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11.631,P=0.001)。同时,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χ2=10.708,P=0.001),且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分布不同(χ2=18.821,P=0.000);其中,病例组A-C单倍型频率低于对照组(χ2=15.812,P=0.000),A-T和G-T单倍型频率高于对照组(χ2=4.119,P=0.042和χ2=6.621,P=0.010)。结论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PDCD1基因PD1.6G>A和PD1.5C>T两个位点多态性与SLE具有相关性,PD1.6G>A的G→A突变可能是SLE的保护因素(OR=0.57,95%CI:0.39-0.84),PD1.5C>T的C→T突变可能是SLE的危险因素(OR=2.02,95%CI:1.35-3.02)。A-T和G-T单倍型可能是SLE的易感单倍型(OR=1.58,95%CI:1.02-2.46和OR=3.02,95%CI:1.30-7.02),A-C单倍型可能是SLE的保护性单倍型(OR=0.51,95%CI:0.36-0.71)。
- 孔令杰王宝涛杨晓惠许爱娥朱惠军孙秀坤顾伟鸣胡伟忠江峰付朝伟秦万章孟炜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苷酸多态性
- 4种溶甲配方除甲治疗指甲真菌病对比观察
- 2000年
- 苏敬泽王蓉琴徐晓云薛梅新胡伟忠
- 关键词:甲真菌病
- 梅毒酶联免疫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了解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4种不同品牌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剂(TP-ELISA)检测53份梅毒、37份非梅毒血清样本.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对相关试剂进行评价.结果:4种试剂的敏感性分别...
- 袁雪玲吴磊蔡震胡伟忠杨阳顾伟鸣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麻风试剂评价
- 文献传递
- 两种非梅毒螺旋体试剂的比较
- 甲苯胺红试剂(TRUST)是目前国内广泛应用于梅毒筛查检测的试验之一。考虑到本试验可以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为了解不同的筛查试剂的检测结果是否可以相互认可,本文选用两家在本地区使用较多的TRUST试剂进行比较,以判断两者是...
- 莫小辉金月兰杨阳胡伟忠顾伟鸣
-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检出率特异性抗体
- 文献传递
- 两种TRUST试剂在梅毒筛查试验中的比较
- 2009年
- 莫小辉金月兰杨阳胡伟忠顾伟鸣
- 关键词:TRUST试验抗体滴度
- 1988-2002年上海分离的淋球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监测被引量:34
- 200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1988-2002年淋球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的发生率、流行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耐药性,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青霉素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结果青霉素敏感性从1988年的11.28%降至2002年的0,MIC50和MIC90分别增加了8倍和4倍,2002年的耐药率达到94.29%,PPNG株达到了50.95%;高度耐四环素株(TRNG)从1995年的0上升到2002年的20.95%;头孢曲松敏感株已由1995年的100%下降至2002年的23.80%;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维持在高点(>97%);环丙沙星敏感性有较大幅度下降,其耐药率在2002年达到了99.05%。分析多重耐药株,同为耐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四环素3种药物的菌株从2001年的20.87%上升到2002年的23.30%。同为耐青霉素和环丙沙星2种药物的菌株近2年都已接近70%。结论近15年来,淋球菌对多种药物产生了耐药,耐药率逐年提高。建议上海地区将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并且尽早研制出对淋球菌敏感的抗菌药。
- 顾伟鸣杨阳吴磊高志琴章楚光汤全贵张皓胡伟忠程瑛王海山
- 关键词:细菌分离淋球菌抗菌药药物敏感性耐药特征
- 镀银染色法在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镀银染色法在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生殖器溃疡患者经刮片取材后作镀银染色和暗视野镜检检测梅毒螺旋体 (TP) ,同时对血清进行RPR和TPPA检测。结果 14 6例患者中镀银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 3 9.7% ,高于暗视野镜检阳性检出率的 2 3 .9% (P <0 .0 0 1)。螺旋体经镀银染色后清晰易辨 ,特别是部分患者溃疡期较长或局部用药后的标本 ,仍有较好的检出率。结论 镀银染色法是早期梅毒实验室诊断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病期相对较长或局部用药的患者标本 ,镀银染色法检出率优于暗视野镜检。
- 章楚光胡伟忠顾伟鸣
- 关键词:镀银染色法一期梅毒
- 上海市1986~2001年梅毒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分析上海市 1986~ 2 0 0 1年性病门诊病例和部分社会人群梅毒感染情况 ,探索梅毒流行规律 ,发现高危人群 ,为有关部门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上海市 1986~ 2 0 0 1年的性病门诊病例和部分高危人群的血清学检查结果 ,结合梅毒确诊试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986~ 2 0 0 1年共对 2 0 35 5人次做了梅毒确诊试验 ,包括梅毒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共发现梅毒阳性135 18人次 ,年均阳性检出率为 5 8 6 3%。其中男性检出率 5 1 5 3% ,女性检出率 70 6 5 %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从1995年起 ,上海市每年梅毒阳性检出数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 ,并出现先天梅毒和小儿梅毒增多现象。结论 上海市性病门诊病例中 ,梅毒检出数和检出率逐年升高 。
- 顾伟鸣胡伟忠张皓杨阳
- 关键词:梅毒高危人群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97例SLE患者和200例对照在启动子区-1722T〉C和-318C〉T位点的多态性。结果SLE患者组-1722T〉C位点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2),患者中的T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OR=1.94,95%CI1.34-2.80,P=0.000);而在-318C〉T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是,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精确P<0.05),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频率分布不同(χ2=12.64,P=0.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T-C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频率(P=0.001)而C-C单倍型频率较低(P=0.002)。结论CTLA-4基因-1722T〉C位点多态与SLE易感性有关。虽然本次研究结果未发现-318C〉T位点多态与SLE发病相关,但发现T-C单倍型为SLE易感单倍型,而C-C单倍型为其保护单倍型。
- 高淑娜姜综敏孟炜江峰顾伟鸣胡伟忠付朝伟许爱娥赖声汉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单核苷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