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云桂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肺肿瘤
  • 1篇蛋白
  • 1篇致癌
  • 1篇致癌物
  • 1篇酸化
  • 1篇痰细胞
  • 1篇痰细胞学
  • 1篇痰细胞学检查
  • 1篇涂片
  • 1篇染色涂片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蛋白
  • 1篇热休克蛋白2...
  • 1篇转移酶
  • 1篇阻断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学
  • 1篇细胞学检查
  • 1篇细胞学诊断

机构

  • 4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胡云桂
  • 2篇张亚利
  • 1篇曾亮
  • 1篇陈建军
  • 1篇刘志红
  • 1篇刘保安
  • 1篇王玲
  • 1篇王劲
  • 1篇方帆
  • 1篇邓亚平
  • 1篇肖斌生
  • 1篇陈森林

传媒

  • 1篇湖南医学
  • 1篇癌症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1995
  • 1篇199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肺癌高发矿区职工痰细胞学检查及七年追踪结果分析被引量:1
1995年
湖南雄黄矿有砷接触史职工肺癌普查痰检结果,610名受检职工中痰检正常占17.2%,鳞状化生39.0%,轻度不典型增生26.2%,中度不典型增生11.8%,重度不典型增生4.6%,肺癌1.2%。经7年的复查和随诊,又发现经病理证实的肺癌26例。肺癌的发生率从痰检正常组、鳞状化生组到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组逐渐上升,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11.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和鳞化组(P<0.05)。提示该矿肺癌高发可能是在无机砷的作用下,支气管上皮广泛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在此基础上出现不典型增生,有些进一步发展成癌。
胡云桂王玲刘保安张亚利
关键词:肺肿瘤致癌物细胞学诊断
肺癌高危人群特征与阻断治疗效应
1993年
本文报告肺癌高危人群592人7年随访结果。痰检发现支气管上皮细胞中或重度非典型增生组肺癌发病率为正常组的2.31倍,轻度增生组为正常组的1.30倍;对3组的群体特征与肺癌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人群维生素A的含量以肺癌组最低,且发癌后比发癌前有降低趋势,当补充维甲类药后有抑癌作用,3年服药后的抑癌率为75.69%,停药4年后抑癌率为69.70%。
张亚利胡云桂吴开春肖斌生陈明山赵光明
关键词:高危人群阻断肺肿瘤
HSP27和GST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SP27和GST在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SP27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33.3%,65%,70%,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723,P=0.013)。两组间比较发现,HSP27表达率在正常组与大肠癌组存在差异,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最为显著(χ2=8.688,P=0.003),而其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ST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80.9%,90%,100%,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6.707,P=0.001);进一步进行两组间比较发现,GST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最为显著(χ2=10.909,P=0.001),而其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ST和HSP27表达无显著相关。结论HSP27和GS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特别在大肠癌恶性演进中以及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作为独立的生物标志物。
邓亚平曾亮陈建军刘志红陈森林胡云桂
关键词:大肠癌热休克蛋白27谷胱甘肽S转移酶
酸化高锰酸钾液与盐酸酒精液在瑞-姬氏染色涂片褪色中的应用
2009年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诊断的需要要求改变原涂片的染色,这就必须首先将涂片原有的染色褪掉再行所需要的其他染色。我科平均每天细针穿刺病例约40例,首选染色一般习惯于瑞一姬氏染色。但是如果碰到坏死多,或者高分化鳞癌的涂片,瑞一姬氏染色的涂片就看不清细胞的结构了,这样就很可能会造成误诊。
王劲方帆胡云桂
关键词:染色涂片高锰酸钾液精液酸化高分化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