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东

作品数:44 被引量:713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24篇植物
  • 13篇湿地
  • 13篇区系
  • 9篇群落
  • 8篇区系分析
  • 7篇植物区
  • 7篇植物区系
  • 6篇植被
  • 6篇植物群
  • 6篇植物群落
  • 4篇生物量
  • 4篇湿地植物
  • 4篇土壤
  • 4篇种子植物
  • 4篇物量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保护区
  • 2篇演替
  • 2篇银杉
  • 2篇优势种

机构

  • 43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北京市林业勘...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麋鹿生态...
  • 2篇北京动物园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林业局
  • 1篇教育部
  • 1篇国家地理频道
  • 1篇资兴市林业局

作者

  • 43篇胡东
  • 12篇陈卫
  • 6篇刘成立
  • 4篇洪剑明
  • 4篇宫兆宁
  • 4篇赵文吉
  • 3篇王宝娟
  • 3篇李满良
  • 3篇贺金生
  • 3篇高武
  • 3篇栾姗姗
  • 3篇战永佳
  • 3篇陈伟烈
  • 2篇谢宗强
  • 2篇路鹏
  • 2篇刘晓燕
  • 2篇付必谦
  • 2篇吉成均
  • 2篇张铁明
  • 2篇付瑞海

传媒

  • 20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湿地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北京农学院学...
  • 1篇南极研究
  • 1篇植物研究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第二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旅游对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01年
采用典型地段取样的方法 ,对河南龙池曼自然保护区旅游步道沿线的群落物种组成、物种种数、物种个体数、高度、盖度、频度进行了调查、采样 ,利用α 多样性指数 ,分析了旅游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旅游加大了环境异质化过程 ,使群落结构简化 ,物种组成减少 ,群落的α 多样性指数。
陈玥胡东田自强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生态旅游群落组成
麋鹿苑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麋鹿苑种子植物246种(含栽培植物),隶属182属,69科.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11种,双子叶植物56科132属182种,单子叶植物10科44属53种.麋鹿苑种子植物区系包含15个分布区类型及10个变型,麋鹿苑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中,温带性质的属有46属,占主导地位;除世界分布属及热带分布属,所占比例达57.3%,反映出该苑的种子植物的分布与本地所处的气候带相适应;该苑种子植物世界分布属有33属,占总属数28.1%,也是湿地植被的主要组成或关键属.该苑特有属匮乏(均为栽培种).
胡东陈卫刘昭军张林源胡文利
关键词:湿地种子植物区系
北京白河湿地主要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被引量:27
2004年
通过对北京白河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物量、生活型及区系特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白河滩地共分布有水生、湿生植物 33科 98属 178种 ;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占优势 ;区系特征以世界广布和北温带分布型占主导。该调查区域共有 18个湿地植物群落类型 ;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秋季小香蒲 (Typhaminima)群落为 32 0 0g/m2 ;芦苇群落 (Phragmitesaustralis)为 30 0 0g/m2 ;有芒稗 (Echinochloacrusgalliivar.caudata)群落为 35 0 0g/m2 ;褐鳞莎草群落 (Cyperusfuscus)为 130 0g/m2 。该地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群落组织水平。
刘晓燕胡东陈卫
关键词:芦苇群落植物群落群落类型区系特征河滩地温带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新记录—绿花杓兰被引量:1
2015年
1995年,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河北省兴隆县与北京密云县交界处,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缘采集到一株杓兰属植物.现经查阅文献,将该种定为绿花杓兰(Cypripedium henryi),为北京/河北新记录种.
苗雪鹏郑天雄吴洪安胡东李学东
神农架龙门河地区的植被制图及植被现状分析被引量:14
2002年
依据龙门河地区所处位置的植被地理分布规律性 ,绘制了该地区 1∶50 0 0 0的植被复原图。并在野外调查、资料搜集的基础上 ,辅以全球定位系统 (GPS)、GIS软件及TM影像数据 ,绘制了该地区 1∶50 0 0 0的植被类型图。结果表明 :1 )植被海拔分布由低至高依次为常绿阔叶林 (海拔 90 0m以下 ) ,硬叶常绿阔叶林 (海拔 90 0~ 1 30 0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海拔 1 30 0~ 1 60 0m)以及落叶阔叶林 (海拔 1 60 0~ 2 2 0 0m)。 2 )龙门河地区林地面积 441 9.2hm2 ,占该地区总面积的 93 .71 % ,共计 8个植被型 65个群系。其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面积最大 ,为 1 674.0 9hm2 ,占林地面积的 37.88%。另外 ,果园 (3种类型 )和农田两种农业用地面积 2 2 8.1 2hm2 ,占总面积的 4 .84%。 3)由植被复原图与现状植被类型图叠加分析可知 ,干扰后增加了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地 4种植被类型 ,占龙门河地区总面积的 34 .6 %。其中针阔混交林所占面积最大 ,996 .79hm2 。
田自强陈玥陈伟烈胡东
关键词:植被制图植被分析
濒危植物银杉的种群统计与年龄结构被引量:166
1999年
通过对银杉主要群落种群的数量统计和年龄组成的分析,编绘了银杉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存活曲线和年龄结构图。结果表明,银杉种群年龄超过 200a 后,出现植株个体死亡高峰,种群的平均生命期望陡降,预示着种群的生理衰退。银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 DeeveyⅠ和Ⅱ型曲线之间。整个银杉种群在40 龄级以上的年龄结构基本表现为增长型,但不同的银杉群落种群的年龄结构差异很大,大部分种群都存在幼龄个体缺乏的现象,其中花坪林区和金佛山的 2 个银杉的群落种群属于严重衰退型种群,其生存前景堪忧。
谢宗强陈伟烈路鹏胡东
关键词:银杉种群存活曲线年龄结构
单子叶植物叶片气孔观察方法改良的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通过对传统的植物叶片气孔观察方法的改良,建立了一种观察单子叶植物气孔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分清上下表皮、准确定位,而且简单易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验中采用该法可以准确地获得植物叶片的气孔参数,为植物学及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依据。
封涛胡东
关键词:单子叶植物气孔
六倍体莜麦染色体的核型分析被引量:7
1997年
对莜麦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为42,为六倍体,包括1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9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1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中有3对染色体带有随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2m+18sm(4SAT)+2st(2SAT).
谌志伟张飞雄胡东
关键词:六倍体染色体数核型分析着丝粒核型公式
北京怀沙-怀九河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对怀沙-怀九河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区共有种子植物67科177属264种,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等为优势科;以蓼属(Polygonum)、眼子菜属(Potamogeton)、鬼针草属(Bidens)等为优势属,但属的组成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7.18%,表明该区植物成分较为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从分布区类型看,科以热带成分占优势(51.28%);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4类,以北温带分布属为主,占27.27%,泛热带成分比例也较高,占21.21%,总体上温带成分(71.21%)高于热带成分(28.79%).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分布区类型多样.特有植物匮乏.列为国家首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3种.
刘成立胡东栾姗姗杜鹏志
关键词:种子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融合免疫机制的协同进化模型
2012年
针对传统进化算法在计算效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协同进化算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融合免疫机制的协同进化模型。该模型通过多个子种群各自分别进化以保持整个种群的多样性。在每次迭代进化过程中,各个子种群分别选择精英抗体并进行免疫记忆。随后各个子种群分别以不同的算法进行变异。若变异后抗体的适应度降低,则利用精英抗体对其进行引导操作。群体间的协作包括子种群间若干个抗体的随机交叉和子种群间的大规模迁移。最终进行免疫代谢,去除群中的弱适应度个体。算法反复迭代进行以上操作,直至达到既定目标或预定的循环迭代次数。通过对13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的仿真实验显示,该模型在搜索最优解或满意解时均优于传统的进化算法,同时在寻优效率上有较大的提升。
孙美华胡东刘成立张丽姗
关键词:免疫进化算法迁徙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