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牛骨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修复种植牙骨缺损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9
- 2003年
- 目的 :评价无机牛骨 (deproteinizedbovinebonemineral,Bio -oss)与可吸收性胶原膜 (bioresorbablecollagenmembrane ,Bio -gide)在种植牙骨缺损中的引导骨再生作用。方法 :在 30只兔子股骨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BLB种植体 (3.3mm× 8mm) ,然后在其侧壁制造标准骨缺损 (4mm× 3mm× 3mm) ,骨缺损内植入Bio -oss,并在其表面覆盖Bio-gide膜 ,分别于术后 1、4、6个月取样本 ,制备带种植体的硬组织切片 ,通过计算机组织图像分析系统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 1个月Bio -oss颗粒表面有新骨形成 ,随时间延长 ,新生骨量增加 ,Bio -oss百分率下降 ,6个月时新生骨百分率达 37% ,而Bio -oss百分率由 35 %下降到 2 5 % (P <0 .0 5 )。结论 :Bio -Oss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使牙种植中的骨缺损获得重建 ,Bio-Oss是一种骨引导材料 。
- 耿威宿玉成徐刚林润台
- 关键词:种植牙骨缺损骨再生
- 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失败中的种植体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应用GBR技术治疗失败中的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GBR技术治疗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9例,用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应用GBR技术治疗后随访6—18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得以消除,探诊深度均小于5mm,X线检查显示种植体周围的骨量得到较好恢复。结论:应用GBR技术治疗失败中的种植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种植体部分恢复其周围原有的骨量和骨结合。
- 陈德平耿威戈怡宿玉成
-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引导骨再生技术
- 颅颌面种植系统及与其配套的手术器械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颅颌面种植系统及与其配套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种植体,其根部和颈部分别具有外螺纹,根部末端具有切削锥,种植体顶部具有一定位锥和一扳手台,扳手台的中心具有一螺纹孔;一加强板,其每一伸出端上具有一安装...
- 宿玉成刘镇湖耿威戈怡
- 文献传递
- 下颌前部连续多颗牙缺失区夹层植骨和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下颌前部连续多颗牙缺失伴重度骨缺损,以夹层骨移植,同期进行常规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05--2004.03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的8例患者,下颌前牙区37颗缺牙位点,行夹层骨移植,同期植入24枚种植体;平均4个月愈合期后再次植入12枚种植体;再经过3-6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结果:术后平均垂直向高度提升7.6mm,牙槽嵴顶厚度增加6mm;骨块无坏死;所有种植体实现骨结合。随访5.3-7.1年,非种植区骨块牙槽嵴顶冠根向骨吸收〈0.16mm.种植体周围碟形骨吸收〈0.25mm。结论:夹层骨移植是修复下颌前牙区重度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并可同期种植。减少了手术次数,缩短了治疗时间。
- 戈怡耿威姜秀瑛宿玉成
- 关键词:牙缺失骨缺损
- 腭部种植体支抗在固定矫治技术中的应用——第一阶段治疗评价
- 赵颖宿玉成杜娟姜秀瑛耿威
- 文献传递
- 12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全颌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对经牙周治疗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拔除剩余牙齿后同期植入种植体并采用全颌种植义齿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对12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治疗,控制病情后,拔除剩余牙齿并同期植入种植体,5~6个月后行全颌种植义齿修复。根据临床、X 线检查和患者主诉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共计108枚种植体植入20个牙弓,其中37枚种植体即刻植入拔牙窝内。种植体平均承载3年,所有种植体均无松动。2枚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有进行性骨吸收,其中1枚为即刻植入拔牙窝内的种植体。除2枚有进行性骨吸收的种植体外,其余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高度平均为(1.33±0.10)mm。108枚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8.1%,37枚即刻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7.3%。结论对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治疗后拔除剩余牙齿并同期植入种植体,采用全颌种植义齿修复,可减少牙槽骨的吸收、缩短种植修复疗程,在定期的口腔卫生维护下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 耿威宿玉成张雪净武丽春黄庆姜秀瑛
- 关键词:牙周炎义齿全口牙种植
- Bio-oss复合BMP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骨组织学定性与定量分析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分析和评价以无机牛骨(deproteinizednaturalbovinemineral, Bio-oss)作为载体材料复合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icprotein, BMP)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60只兔子随机分成两组,在兔子的股骨预备种植窝后制造标准开放式骨缺损,宽3mm、高4mm、厚3mm,然后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的3. 3mm×8mmBLB种植体,一组骨缺损填入Bio-oss,另一组填入Bio-oss/BMP复合骨。于术后2、4和6个月取样本,制作带种植体的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学形态学观察,骨结合百分率测定和计算机组织图像定量分析。结果:两组的骨缺损处均有新骨形成,Bio-oss/BMP组与单独植入Bio-oss相比,新骨形成更早、新生骨量更多、骨的矿化程度更高。2、4和6个月的骨结合百分率均高于Bio-oss组。结论:Bio-oss是BMP理想的载体材料,Bio-oss/BMP复合骨可更快更有效的促进骨组织再生,并形成理想的种植体-骨结合界面。
- 耿威宿玉成林润台徐刚
- 关键词:骨再生骨形成蛋白
-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国产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磷酸钙骨水泥引导骨再生的方式,为将来磷酸钙骨水泥能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40只日本大耳白兔,在白兔右侧股骨大转子区植入BLB种植体(Φ=3.3 mm,L=8.0 mm),同时种植体冠部制造宽度为2.0 mm、深度为4.0 mm的环行骨缺损,骨缺损区充填CPC进行修复。实验组术后1、2、4、6个月随机处死大白兔10只,对骨缺损区X线骨密度分析,带种植体的硬组织磨片的组织学观察新骨的生成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磷酸钙骨水泥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发生降解,新生骨组织沿降解裂隙长入,与种植体发生直接的接触,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月内的新骨量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表明磷酸钙骨水泥在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展示了较好的引导骨再生性质。
- 徐刚耿威林润台宿玉成
-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牙种植体骨缺损
- 美学区种植修复的评价和临床程序被引量:4
- 2008年
- 牙缺失的种植修复已经获得成功,并且成为常规的临床修复手段。在大约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现代口腔种植的发展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三个阶段:①注重功能性修复的阶段。骨结合理论诞生,奠定了牙种植治疗成功的理论基础,开启了现代口腔种植的新时代;
- 宿玉成耿威戈怡姜秀瑛任燕玲
- 关键词:美学口腔种植牙缺失
- 可吸收性胶原膜结合无机牛骨修复种植牙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 2003年
- 目的 :应用可吸收性生物膜Bio -gide结合无机牛骨Bio -oss修复临床牙种植中的骨缺损 ,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 :在牙种植外科中将Bio -oss充填在暴露的种植体周围 ,表面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Bio -gide ,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 ,暴露骨缺损区 ,观察并测量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并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曲面断层片 ,评价其在临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效果。结果 :二期手术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新骨形成 ,骨缺损重建百分率达 90 %。术后及承载 6~ 3 6个月的跟踪随访 ,结果显示 88个植入骨缺损区的ITI种植体 ,有 2颗脱落 ,种植体存活率达 97%。结论 :Bio -oss与Bio -gide联合应用于临床ITI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可以成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 ,重建缺损的骨组织 。
- 宿玉成耿威徐刚林润台
- 关键词:种植牙骨缺损骨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