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真东

作品数:28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水浸泡
  • 17篇海水浸泡
  • 13篇腹腔
  • 9篇海水浸泡伤
  • 9篇腹腔海水浸泡...
  • 8篇腹部
  • 7篇救治
  • 5篇失血
  • 4篇外伤
  • 4篇救治效果
  • 4篇聚维酮碘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开放伤
  • 3篇腹部开放伤
  • 3篇腹部外伤
  • 2篇低张
  • 2篇动脉
  • 2篇动脉血

机构

  • 11篇解放军第15...
  • 8篇解放军第一五...
  • 4篇解放军157...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8篇吴印爱
  • 28篇罗真东
  • 25篇刘献棠
  • 24篇王志伟
  • 14篇金浩生
  • 12篇蒋邦好
  • 10篇谢尚奎
  • 9篇胡世雄
  • 6篇喻洪涛
  • 4篇黄建强
  • 2篇孙红宇
  • 1篇王志伟
  • 1篇黄建强
  • 1篇胡莹
  • 1篇胡世雄
  • 1篇李江
  • 1篇李海平
  • 1篇胡辉莹
  • 1篇李莉琴
  • 1篇胡莹

传媒

  • 5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中华航海医学...
  • 4篇华南国防医学...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海水浸泡对失血犬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腹腔海水浸泡对失血犬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犬 2 1条随机均分为失血组 (A组 )、腹腔海水浸泡组 (B组 )、失血及腹腔海水浸泡组 (C组 )。观察各组犬腹腔海水浸泡前后心排血量 (CO)、平均动脉压 (MAP)和血浆渗透压、乳酸、丙二醛 (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变化。结果 C组动物腹腔海水浸泡 3hCO、MAP、SOD水平分别由浸泡前 ( 4 .3 5± 0 .5 0 )L/min、( 2 0 .1± 1.3 )kPa、( 182 .1± 14 .5 )U /L显著降低至 ( 1.3 7± 0 .11)L/min、( 9.6± 2 .7)kPa、( 5 1.4± 11.8)U /L ,而MDA及乳酸水平则分别由浸泡前 ( 5 .9± 0 .2 ) μmol /L、( 2 .3± 0 .4)mmol/L显著升高至 ( 2 6.4± 3 .2 ) μmol/L、( 8.7± 1.4)mmol/L(与A、B组比较P <0 .0 5 )。 结论 腹腔海水浸泡可加重失血犬血流动力学紊乱及自由基损伤。
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喻洪涛罗真东蒋邦好
关键词:失血并发症救治
地塞米松对腹腔海水浸泡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地塞米松 (DXM)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大鼠的救治效果。方法 :将 88只腹腔海水浸泡伤 SD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 ,观察术后不同时间 (n=6 )丙氨酸转氨酶 (AL T)、血清淀粉酶 (AMS)、尿素氮 (BUN)、肌酸激酶 (CK)、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乳酸 (L A )水平变化 ;同时计算两种不同处理情况下实验动物的存活情况。结果 :地塞米松治疗组术后 12、2 4和 36小时存活率分别为6 0 %、35 %和 2 0 % ,而模型组分别为 35 %、2 5 %和 10 %。治疗组 SOD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 (P均 <0 .0 5 ) ,而AL T、AMS、BU N、CK、MDA及 L 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腹腔海水浸泡后早期应用 DXM能保护机体多器官功能 。
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蒋邦好胡世雄罗真东金浩生
关键词:地塞米松
犬腹腔海水浸泡伤不同清创方法及补液方案的救治效果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腹腔清创方法及补液方案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的救治效果。方法杂种犬32只,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初步补液救治组(A组)、生理盐水充分补液救治组(B组)、321胶体液初步补液救治组(C组)及321胶体液充分补液救治组(D组),观察每一组腹腔海水浸泡后的存活情况、平均动脉压(MAP)、血浆渗透压、血浆乳酸水平、血浆丙二醛(MDA)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C、D组长期存活率分别为62.5%(5/8)、100%(8/8),显著高于A、B两组0(0/8)(P<0.05)。(2)腹腔海水浸泡后6h B、D两组MAP水平显著高于A、C两组,而血浆渗透压、血乳酸及MDA水平则显著低于A、C两组,D组血浆渗透压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腹腔海水浸泡后12 h D组MAP水平显著高于B组,而血乳酸及MDA水平则显著低于B组(P<0.05)。(3)A、B组腹腔海水浸泡后24 h腹腔器官病理改变以化脓性炎症反应为主,而C、D组则以充血水肿性炎症反应为主。结论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早期完成初步清创及补入足量321胶体液能有效减轻机体腹腔感染,提高创伤动物生存率。
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罗真东蒋邦好黄建强谢尚奎
关键词:腹部外伤海水浸泡救治
一期瘘管切除与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比较
2008年
为了观察一期瘘管切除与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采用一期瘘管切除和挂线术分别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10例(切除组)和106例(挂线组)。结果显示,切除组术后第8天疼痛指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挂线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大便失禁,在随访时间内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一期瘘管切除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安全性与挂线术相当。
吴印爱王志伟刘献棠谢尚奎黄建强罗真东胡世雄
关键词:肛瘘瘘管切除挂线疗法疗效
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头面部淋巴管瘤9例报告
2001年
罗真东吴印爱刘献棠金浩生
关键词:博来霉素淋巴管瘤儿童
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模式探讨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确定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的模式。方法 杂种犬 8只 ,建立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的动物模型 ,按确定程序对伤后犬进行战地救治。结果 实验动物长期存活 5只。结论 按照迅速脱离海水环境、初步清创、适当补液、包扎后送、进一步清创程序对腹腔海水浸泡伤进行战地救治是可行的。
吴印爱王志伟刘献棠谢尚奎金浩生蒋邦好黄建强罗真东
关键词:腹腔海水浸泡伤救治模式聚维酮碘腹腔冲洗
大鼠腹腔海水浸泡时间与死亡率的关系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海水浸泡大鼠腹腔对大鼠急性死亡的影响,分析浸泡时间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等渗盐水腹腔浸泡组)及海水腹腔浸泡组,每组20只,观察腹腔浸泡后大鼠急性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持续浸泡2小时均无死亡,海水腹腔浸泡组持续浸泡67min50%大鼠急性死亡,浸泡95min全部急性死亡。结论:海水腹腔浸泡可以引起大鼠急性死亡,死亡率随着海水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金浩生吴印爱刘献棠王志伟谢尚奎罗真东
关键词:腹腔海水浸泡死亡率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疗效分析
1999年
分别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与手术切除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共37例,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相当,而前者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避免了手术、麻醉的危险性及其所带来的创伤,优越性明显。因此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具有临床价值。
罗真东吴印爱卢斌刘献棠胡莹
关键词:淋巴管瘤平阳霉素外科手术
TDP特定电磁波术后肛部照射对复杂性肛瘘的作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评价TDP特定电磁波对复杂性肛瘘术后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8月—2004年8月,将32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入院次序分两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治疗组自术后第2天始对患者肛部切口进行TDP照射。前瞻性比较两组间术后疼痛评分、运动功能指数、排便受阻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第7,14天疼痛评分,第7,14天运动功能指数,排便受阻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复杂肛瘘术后进行肛部TDP特定电磁波理疗可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王志伟李江吴印爱刘献棠黄建强罗真东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特定电磁波创面愈合时间促进伤口愈合TDP照射肛瘘术后
腹腔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犬动脉血气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腹腔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机体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对实验动物行腹腔开放伤后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 (A组 ,n =7)、腹腔海水浸泡组 (B组 ,n =7)和腹腔海水浸泡合并失血性休克组(C组 ,n =7) ,观察各组动物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A组与伤前比较 ,PaO2 在 6 0分钟时明显降低 (P <0 .0 5 ) ,在 12 0分钟时明显升高 (P <0 .0 5 ) ,pH、PaCO2 及剩余碱 (BE)明显降低 (P <0 .0 5 ) ;B、C组致伤后 6 0分钟始pH、PaO2 及BE水平均较A组显著降低 (P <0 .0 5 )。B组致伤后 12 0分钟、C组致伤后 6 0分钟始PaCO2均较A组显著升高 (P <0 .0 1) ,两组间差别显著 (P <0 .0 1)。结论 失血性休克合并腹腔海水浸泡可使高碳酸血症提早出现 。
喻洪涛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金浩生罗真东
关键词: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腹部损伤动脉血气动物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