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是是

作品数:34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
  • 9篇磁共振成像
  • 6篇动脉
  • 5篇乳腺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细胞
  • 5篇腺癌
  • 4篇血管
  • 4篇血管成像
  • 4篇乳腺癌
  • 4篇肿瘤
  • 4篇宫颈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3篇多模态
  • 3篇心脏
  • 3篇影像

机构

  • 24篇海南省人民医...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西门子(中国...

作者

  • 33篇罗是是
  • 16篇王振平
  • 11篇李建军
  • 8篇孔祥泉
  • 8篇赵应满
  • 6篇陈峰
  • 6篇刘定西
  • 5篇吕银章
  • 4篇常丹丹
  • 4篇刘光洪
  • 4篇柳曦
  • 4篇陈洋
  • 3篇曹桢斌
  • 3篇袁利
  • 3篇陈集敏
  • 3篇汪晶
  • 3篇杨帆
  • 2篇李冠乔
  • 2篇袁莉
  • 2篇刘富金

传媒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微偏腺癌一例
2011年
患者女,48岁。白带量增多1年,加重半月。妇科检查:外阴阴道见淡红色水样分泌物,宫颈肥大,可见菜花状赘生物,质硬,触之出血;右侧附件区触之鸭蛋大小囊肿。宫颈刷片示正常细胞。超声检查:宫颈回声不均,内见多个液性暗区;右侧附件区5.3cm×4.3cm液性暗区,内见多个分隔。
罗是是孔祥泉柳曦
关键词:宫颈微偏腺癌液性暗区外阴阴道妇科检查宫颈肥大正常细胞
肝动脉造影联合超声互补式诊断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肝动脉造影联合超声互补式诊断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1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肝动脉造影、肝脏超声造影及肝动脉造影联合超声造影互补式诊断,均以肝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准,分析其诊断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肝动脉造影、肝脏超声造影及二者联合互补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74.07%、69.52%和90.70%;肝动脉造影、肝脏超声造影和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86.30%和9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32,x^(2)=4.768,x^(2)=8.158;P<0.05);肝动脉造影、肝脏超声造影和二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50.00%、68.75%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0,x^(2)=4.920,x^(2)=6.180;P<0.05);肝动脉造影、肝脏超声造影和二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2.22%、80.95%和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82,x^(2)=4.566,x^(2)=7.976,P<0.05))。结论:肝动脉造影联合超声互补式诊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正确率,可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
陈亮蔡望洲陈忠明陈嘉嘉王振平罗是是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肝动脉造影肝脏超声造影
256层CT上肢血管成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评价
目的 研究256层CT血管成像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256层CT对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造瘘侧上肢血管成像,其中标准内漏25例,人工血管内漏2例.从非患肢前臂静脉进针注射非离子型造影...
王振平罗是是赵应满袁利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造影计算机体层成像
无对比剂MR血管成像3D SSFP对先天性心脏病血管应用初探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无需对比剂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three dimen-sional 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3D SSFP)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血管评估的潜在价值。资料与方法将CHD患者(18例)、健康者(20名)及心肌疾病患者(16例),分别进行胸部3D SSFP扫描,对比分析其对CHD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及相应血管分段分支显影的可行性。结果 (1)CHD患者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均能满足临床诊断。CHD组肺动脉、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1~0.99),而较心肌疾病组显著增高(P<0.05)。其主动脉图像质量与健康组及心肌疾病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13~0.49)。(2)CHD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44~0.87),相应血管分段分支图像质量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5~1.00)。结论全胸各向同性3D SSFPMRA对CHD患者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高,对其分段分支成像质量稳定,对CHD的血管异常的评估具有重要潜在价值。
常丹丹孔祥泉刘定西曹祯斌袁莉李玉曼金利新汪晶罗是是吕银章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磁共振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MR心脏大血管成像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应用初探被引量:4
2011年
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 three dimensional-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3D-SSFP) MRI 是对心脏大血管的自由呼吸、导航门控、心电触发、各向同性的三维容积扫描,使得MRI对心脏大血管的显影在传统无创、无射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无需屏气及无对比剂显影,可综合评估心脏、大血管及冠状动脉异常。笔者对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临床怀疑有心脏大血管异常的患者进行了胸腔3D—SSFP扫描及传统心血管MR扫描(CMR),
常丹丹孔祥泉刘定西曹桢斌金利新石浩军袁莉汪晶罗是是吕云章李玉曼
关键词:心脏大血管MRI血管成像冠状动脉异常
乳腺癌多模态MRI成像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磁共振表现特点及各分子分型与MRI征象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87例乳腺癌患者的多模态MRI资料;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状态,将乳腺癌分为三阴性、HER-2过表达、Lumi-nal A和Luminal B 4个亚型,分析不同亚型乳腺癌MRI形态、增强和动态增强曲线,ADC值及磁共振波谱的征象的特征与差异。结果 87例乳腺癌中Luminal A型占29.9%(26/87),Luminal B型占36.8%(32/87),HER-2型占19.5%(17/87),三阴性型占13.8%(12/87)。平均ADC值为0.97×10-3mm2/s;Luminal型MRI常表现为不规则或边缘毛刺状肿块,三阴性型乳腺癌多表现为边缘光滑、边界清晰,环形强化,更易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即Ⅲ型TIC曲线类型。Luminal型和HER-2过表达型的平均ADC值比三阴性型的平均ADC值低。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MRI增强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及ADC值具有一定特征,通过乳腺癌的MRI表现可初步预测分析其分子分型,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振平刘光洪陈洋罗是是李建军赵应满李冠乔陈集敏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分子分型
6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首诊胸部CT表现和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3月7日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胸部CT资料。结果 69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56例,咳嗽、咳痰59例,乏力32例。临床分型,轻型3例(4.35%),普通型病例54例(78.26%),重型和危重型12例(17.39%)。69例患者中,5例(7.25%)首诊胸部CT阴性,64例(92.75%)胸部CT有异常病灶,13例(20.31%)单侧肺叶病变,51例(79.69%)为双肺受累;9例(14.06%)肺内单发病灶,55例(85.94%)肺内多发病灶。病灶的CT影像学特征为肺内磨玻璃密度影,37例(57.81%)呈胸膜下及肺外带分布为主;伴病灶中心或节段性肺实变23例(33.33%),伴支气管充气征19例(27.54%),合并病灶内血管束增粗50例(72.46%),伴小叶间隔增厚38例(55.07%),胸膜下纤维条索影9例(13.04%),2例(2.90%)伴有胸腔积液。结论海南地区COVID-19患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部分为本地散发病例,临床以轻型和普通型病例为主。首诊胸部CT主要表现为胸膜下及肺外带分布磨玻璃密度影,伴血管束增粗及间质性改变,胸腔积液少见。
王振平罗是是陈洋陈惠娟陈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原发性卵黄囊瘤CT表现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卵黄囊瘤患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原发性卵黄囊瘤的临床及CT表现,其中8例仅接受CT平扫,23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9例肿瘤位于性腺,包括单侧卵巢11例,睾丸8例;12例肿瘤位于性腺外,包括骶尾部7例,前纵隔3例,阴道2例。20例肿瘤呈椭圆形,11例形态不规则;20例肿瘤边界相对清楚,11例边界模糊;2例合并畸胎瘤,瘤内可见脂肪、钙化。增强扫描示23例肿块实性部分呈中度至明显强化,17例呈丝瓜瓤样强化,18例可见供血血管,21例病灶边缘见延迟强化的包膜;4例显示肿瘤包膜破裂。结论卵黄囊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罗是是王振平刘富金陈峰李建军
关键词:卵黄囊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256层螺旋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降低管电压对体质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BMI在正常范围内并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管电压采用120 k V,B组40例,管电压采用100 k V,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分别对两组检查图像的血管强化程度、重建血管清晰度以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 9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检查。两组之间图像质量分级差异和图像信号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冠状动脉腔内CT值均较A组增高(P<0.001),B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平均有效剂量(ED)较A组显著减低,有效剂量由(16.25±2.35)m Sv降至(7.89±0.67)m 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5,P<0.001)。结论对BMI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冠状动脉CTA采用100KV检查,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并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冠状动脉图像。
王振平罗是是袁利赵应满李建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胃肠道异位胰腺CT表现(附23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异位胰腺是指与胰腺完全分离的孤立胰腺组织,拥有独立的腺管系统及血供,与正常胰腺组织之间无解剖、血管、神经的关系。异位胰腺可发生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常见发生部位为胃、十二指肠、近段空肠,也可发生于胆道、盆腔、脾脏、系膜、纵隔...
罗是是王振平赵应满
关键词:异位胰腺消化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