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俊娟
-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广东排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文化内涵分析——以东三排为例
- 2017年
- 广东清远连南的排瑶山歌是瑶族文化中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排瑶的民族记忆、文化底蕴和教育传承。排瑶(八排瑶)分为东三排和西五排,东三排主要包括油岭排、南岗排以及横坑排。二者的音乐风格、时调、唱词等均有着很大区别,本文以东三排的山歌为主要考察对象,试图分析其山歌表现的排瑶生活内容、音乐形态、歌词曲调特征等。
- 唐钰梅杨春花纪俊娟李俊
- 关键词:音乐特征
- “创作民歌”辨析被引量:1
- 2008年
- 众所周知,所谓民歌即“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歌曲”,它的“形式生动活泼,富有地方色彩”(《现代汉语词典》),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然而,人们现在经常提及的许多“民歌”,却是模仿民歌风格的现代创作歌曲。这些创作的,被人们称之为“民歌”的歌曲,笔者暂且称之为“创作民歌”。“创作民歌”早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艺术现象,很有研究的必要。
- 纪俊娟
- 关键词:民歌风格口头创作《现代汉语词典》创作歌曲劳动人民艺术现象
- 高师声乐课程创新发展“新体系”模式的探索被引量:2
- 2015年
- 当前高校师范专业声乐课程的发展停滞不前状况问题引起了社会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声乐"新体系"模式的改革探索,就是试图从声乐学科知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运用创新性的思维加以重新整合,并且注重其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教学经验总结,力图取得高校师范专业声乐课程的新突破和创新发展。
- 纪俊娟肖瑶
- 关键词:声乐课程学科知识教学评价
- 谈歌唱艺术中姿态与情感
- 2007年
-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其完整内容包括"演"和"唱"两个要素,唱,是情感表现的基础;演,是情感的艺术升华.歌唱艺术作为舞台艺术,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不同的舞台形象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而舞台形象的塑造是靠演员的歌唱与表演完成的.好的表演有助于艺术创作,不好的表演将破坏歌唱的艺术效果.……
- 纪俊娟
- 关键词:歌唱艺术观众歌曲声乐曲歌唱表演
- 从《玉娥郎》到《洪湖水,浪打浪》的历史演变过程
- 2018年
- 《玉娥郎》最初是民间俗乐(1)。后来被文人填词后发展成雅乐(2)《四大景》。后又跨越地域界线,传承至今天的湖北地区,发展成为湖北小曲《四大景》。湖北小曲《四大景》与洪湖民谣《月望郎》是同宗民歌。洪湖民谣《月望郎》是《襄河谣》、《洪湖水,浪打浪》创作的曲源来源。由此可知,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历史源头是明清时期的时调《玉娥郎》。本文着重分析《玉娥郎》到《洪湖水,浪打浪》的传承演变渊源。
- 纪俊娟陈华丽
- 关键词:民歌传承
- 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 2008年
- 在演唱艺术中正确的演唱姿态是演唱发声和情感表达的基础,真实动人的情感是演唱者内心活动的外部流露。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只有将正确的演唱姿态和真实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从而准确地向观众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展示演唱艺术的迷人魅力。
- 纪俊娟
- 关键词:演唱艺术情感表现
- 民族唱法的风格特征被引量:3
- 2008年
- 我国的民族唱法,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具有多元特征,讲究明亮、清澈、圆润、柔和之音色。以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控制气息,独具一格的“字韵声腔”,形成了完整的咬字收放过程。民族演唱风格是以戏曲、曲艺表演体系为主体,并吸收其他表演艺术之长,根据民族声乐表演表现的自身原则、要求及手段加以创新发展,最终形成了“形、神、声”一体和“唱、做”统一的艺术表现特征。
- 纪俊娟
- 关键词:民族唱法演唱风格
- “中华第一笛”:中国律学演进的基始被引量:1
- 2007年
- 20世纪80年代始,河南舞阳贾湖相继出土了30多支骨笛。这些骨笛表明: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先祖已经有了诸如音准概念、音孔规范乃至律吕意识,但律学的完全成熟则是16世纪后期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
- 纪俊娟苏柳
- 关键词:骨笛中原文化
- 剧种生存发展之道:守住个性——河南曲剧诞生80年回顾被引量:5
- 2007年
- 纪俊娟马紫晨
- 关键词:河南曲剧剧种百花齐放成长期
- 河南曲剧渊源考辨被引量:4
- 2007年
- 河南曲剧是河南省第二大剧种,也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中的优秀种类,流行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及河北、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省。它由高台曲演变而来,发源地当为现河南平顶山汝州。
- 纪俊娟
- 关键词:河南曲剧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