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静芝

作品数:33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北京医学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胃癌
  • 6篇疗效
  • 6篇病患
  • 5篇脂蛋白
  • 5篇晚期
  • 4篇蛋白
  • 4篇低密度脂蛋白
  • 4篇端粒
  • 4篇他汀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肿瘤
  • 4篇注射
  • 4篇注射液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化疗
  • 4篇伐他汀

机构

  • 21篇解放军第30...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医学部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参谋...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管静芝
  • 8篇廖国清
  • 7篇毛丽伟
  • 6篇李仁德
  • 5篇朱文华
  • 4篇王红梅
  • 4篇管维平
  • 4篇赵盼
  • 4篇袁龙
  • 3篇崔瀚之
  • 3篇王阳
  • 2篇牛旗
  • 2篇刘鹏辉
  • 2篇张丰云
  • 2篇万广志
  • 2篇李秋文
  • 1篇魏利华
  • 1篇李辉
  • 1篇潘超
  • 1篇肖文华

传媒

  • 5篇中国药物应用...
  • 4篇肿瘤研究与临...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在合并脂蛋白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中的脂质调节作用。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8例,男女各19例,平均年龄为(58.7±6.0)岁,均于日本弘前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收集。患者每晚服用20mg氟伐他汀,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8,12周分别测定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脂(TG)浓度,以及LDL颗粒大小的动态变化。结果:氟伐他汀对HDL的影响较弱,血浆HDL浓度在用药12周后呈现增高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服用氟伐他汀4周后,LDL呈降低趋势,8周后呈现明显下降,LDL水平为(126.0±8.0)mg·dl-1,12周时为(129.0±7.0)mg·dl-1,说明用药8周后LDL不再进一步降低,LDL-C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TG水平呈渐进性下降,随服药时间而递减,8周时为(127.0±27.0)mg·dl-1,12周时降至(100.0±12.0)mg·dl-1;LDL颗粒大小在不同观察时间段里无明显变化。结论:氟伐他汀用于以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为特征的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的强弱程度依次为:TG>LDL>HDL,且药效的评估应在服用2个月之后进行。
管静芝玉泽直树
关键词:氟伐他汀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万古霉素致不良反应一例被引量:6
2008年
崔瀚之牛旗管静芝刘佳晋颖
关键词:万古霉素鼻咽部肿瘤分泌物增多5-氟尿嘧啶鳞状细胞癌听力障碍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晚期恶性体腔积液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胸腹腔注射治疗晚期恶性体腔积液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52例晚期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单药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组26例、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组26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胸腹腔超声定量、定位检查后予以积液引流,引流后单药组胸腹腔一次性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10 ml,两药联合组引流后给予胸腹腔一次性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10 ml及乌司他丁30万U,每周2次,连续注药4次后对治疗前后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单药铜绿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有效率34.6%;两药联合组:CR 2例,PR 14例,有效率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注药后出现发热者8例,两药联合组出现发热3例,两药联合组与单药组相比,发热明显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胸腹腔注射,较单药铜绿组有效率明显提高,不良反应降低.
万广志管静芝刘鹏辉朱文华潘超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乌司他丁恶性体腔积液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比较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其中配合化疗组25例,采用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20~30mg/m2,第2~4天静脉滴注。化疗过程中常规行预处理,化疗同时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20~3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15d为1周期。对照组25例化疗方案同治疗组,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化疗组总有效率(56.0%)较单纯化疗组(52.0%)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可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毒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崔瀚之牛旗管静芝王芳英王宇
关键词: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观察消癌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应用GP方案化疗,试验组24例应用GP方案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能减轻GP方案对机体的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张丰云李秋文管静芝崔丽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消癌平注射液化疗
舒尼替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舒尼替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31例,采用舒尼替尼行靶向治疗(50mg,pd,4/2方案)。服药期间进行不良事件管理及随访,每间隔2周期行疗效评价,随访截止至2013年8月,Kaplan-Meier分析总体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随访8-35个月,平均22.3个月,可评价31例,PR 9例(29.0%),SD 14例(45.2%),PD 8例(25.8%),疾病控制率为74.2%,客观反应率为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个月(95%CI:9.2-14.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21个月(95%CI:17.9-24.1个月)。不良事件多为Ⅰ/Ⅱ级,Ⅲ/Ⅳ级少见,常见的为腹泻、乏力、高血压及造血系统毒性等。41.9%的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或暂时停药,不良事件经管理后可缓解。结论: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好,安全性较高,是转移性肾细胞癌较好的治疗选择之一。
毛丽伟廖国清王红梅李仁德彭孟奇管静芝
关键词:转移性肾细胞癌舒尼替尼临床疗效安全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误诊分析被引量:6
2000年
辛惠春张生林管静芝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脑出血病例分析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2003年
目的 观察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检测两组用药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 ,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用药后可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有效率、死亡率两组无显著差异 ;该药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降纤酶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的作用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形成和发展。
解龙昌魏利华管静芝牛小媛郭军红李新毅李阳
关键词:降纤酶急性脑梗死纤维蛋白原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其中配合化疗组30例,采用紫杉醇135mg/m2+生理盐水500ml静滴3小时以上,第1天,后予顺铂25mg/m2静滴,第1-3天方案化疗,化疗时常规行预处理,化疗前3天开始静滴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1次/日,连用10天,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30例化疗方案同治疗组,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组总有效率(40.0%)较单纯化疗组(33.3%)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可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毒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崔瀚之朱蕾牛旗管静芝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DC-CIK对胃癌合并腹水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DC-CIK对胃癌合并腹水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胞(Treg细胞)比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胃癌合并腹水患者,于输注DC-CIK前1天及DC-CIK治疗结束后1周分别采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例,RT-PCR法检测其Foxp3mRNA表达情况;将分选出的Treg细胞和CD4^+CD25^-T细胞分为单纯Treg细胞组(A组)、1∶1混合培养(B组)、单纯CD4^+CD25^-细胞组(C组)进行培养,~3H-TdR掺入法检测Treg细胞抑制CD4^+CD25^-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治疗后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较疗前显著下降[(6.21±1.37)%vs(9.38±1.06)%,P<0.05]。治疗后Treg细胞Foxp3m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56.18±13.25)%vs(85.26±11.58)%,P<0.05]。治疗后Treg对CD4^+CD25^-T细胞抑制增殖能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7.31±4.16)%vs(48.92±5.25)%,P<0.05]。结论:输注DC-CIK免疫治疗,可显著降低胃癌合并腹水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下调Foxp3mRNA表达水平,降低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有利于诱导抗肿瘤免疫效应。
毛丽伟王阳廖国清王红梅李仁德侯伟管静芝
关键词:胃癌腹水CD4+CD25+调节性T细胞DC-CIK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