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生
- 作品数:77 被引量:1,841H指数:2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对抗制诉讼与法官制度改革
- 2002年
- 一、引言、西方国家法治现代化的经验表明,现代的司法制度,离不开一个高度自治的职业法律家群体的支撑。事实上,一套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司法制度,是与一个国家法律人员的职业化进程相伴而生的。在这种司法制度诞生之前,法律机构相对简单,司法人员也不需要专门的训练。
- 章武生吴泽勇
- 关键词:法治现代化司法人员职业化进程高度自治法官制度改革现代市场经济
- 民事案件管辖权异议初探被引量:9
- 1993年
- 民事诉讼法第38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 章武生
- 关键词:管辖权异议民事案件受诉法院移送管辖第二审程序管辖法院
-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反思与发展进路被引量:23
- 2012年
- 我国法院目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国外第一审程序所有的三种类型案件,即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三种诉讼标的数额差别很大的案件适用同一种程序,与国际上公认的按照案件的类型设置民事纷争的处理程序的原理发生了明显的冲突。笔者认为,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首先应将目前按照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按照一定的数额标准一分为三;其次,在基层法院要专门设立简易诉讼法庭、小额诉讼法庭,以防止不同类型案件审理上的混同;最后,简易、小额诉讼程序的设置要有助于人们接近司法,有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
- 章武生
- 关键词:民事简易程序进路
- 督促程序的改革与完善被引量:44
- 2002年
- 我国督促程序运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诉讼制度不能保证民事诉讼法各项任务的实现。为此 ,要充分发挥我国督促程序的功效 ,除了改革该制度外还必须同时完善相关的程序制度。具体包括 :增设简易判决制度 ;改革诉讼费用分担制度 ;加大执行力度和对逃避执行者的制裁力度 ,建立不良信用纪录制度。
- 章武生
- 关键词:督促程序分担判决制度诉讼制度诉讼费用
- 论我国群体诉讼价值和功能的发挥——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群体诉讼具有提高诉讼效益、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通过规模化的诉讼追求诉的利益,追求公益和强化实体法的实施等方面的价值和功能。但并非所有进入法院的群体纠纷都要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在实践中,从理论上或宏观角度推定的效果未必都能成...
- 章武生
- 关键词:群体诉讼群体纠纷代表人诉讼司法实践
- 文献传递
- 司法ADR之研究被引量:84
- 2003年
- 司法ADR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在司法程序内迅速解决纠纷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是在案件进入法院之后的一种非审判的纠纷解决途径。作者认为 ,以改革法院调解为契机创设我国的司法ADR体系 ,既是必要的 ,又是可行的。本文在对司法ADR进行理论分析和制度考察的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我国司法ADR制度的具体构想。
- 章武生
- 关键词:司法ADR调解仲裁司法制度
- 论群体诉讼的表现形式被引量:43
- 2007年
- 群体诉讼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群体诉讼案件数量的不断上升,群体诉讼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在不断深入,群体诉讼的运作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此同时,不同的群体诉讼,以及群体诉讼与共同诉讼概念的混用和理解上的混乱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澄清认识上的误区,科学总结和评价现行的群体诉讼形式,界定各类群体诉讼的概念和特征,厘清群体诉讼与共同诉讼的关系,无论对深化群体诉讼的理论研究还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指导以及民诉法的修改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章武生
- 关键词:群体诉讼司法实践共同诉讼诉讼形式民诉法
- 非讼程序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45
- 2011年
- 民事诉讼程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分类是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而非我们传统上理解的通常程序与特别程序。因为,特别程序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一个缺乏严格规定性且在多种意义上使用的概念,对其很难做一个整体上的理论概括,也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而非讼程序具有丰富的内容,研究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立法上用非讼程序取代特别程序,更能反映此类案件的本质特征,有助于相关程序制度的完善和对非讼程序的深入研究。
- 章武生
- 关键词:非讼程序
- 退出制的本质及集团成员的确定方法之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在集团诉讼中,与加入制相比,退出制是确定集团成员范围时必须将选择退出的意愿予以明示的程序义务,它将沉默的含义推定为同意成为集团成员,追求群体性纠纷的统一解决;与禁止退出制相比,退出制是集团成员享有的排除集团诉讼裁判约束力的程序权利,它突出了对集团成员个体利益的保护和对诉讼自主权的尊重;在对集团成员的聚集能力方面,退出制高于加入制、低于禁止退出制;在对个体利益的特殊保护方面,退出制高于禁止退出制、低于加入制。
- 章武生罗健豪
- 关键词:集团诉讼
- 民事执行: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被引量:11
- 2004年
- 为加快上海法治化进程,近年来,上海市法院系统将解决执行难作为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一个重要方面,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司法权威与公民的法治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公民法治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法律的实践,法治的实践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司法裁判的结果和实现的状况中。因此,上海法院系统应抓住解决执行难的契机,重塑人们的法治意识。
- 章武生
- 关键词:民事执行司法权威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