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可敦
- 作品数:25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人物描写的重要道具——服饰与仪仗的夸张——论《诗经》与两汉乐府诗的人物描写被引量:1
- 2005年
- 《诗经》中正面描写人物容貌的诗歌不多,而且较为简略。两汉乐府诗对人物的描写主要从服饰仪仗方面加以展示。服饰仪仗成为描写人物的常备道具,详写的对象。说明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技巧对传统笔法有所超越,显示出由注重形似向崇尚神似的演变。
- 章可敦
- 关键词:容貌服饰形似神似
- 《诗经》经济意识解读被引量:2
- 2007年
- 可以说《诗经》是西周时代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历代名家对它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成果累累。但以前人们侧重于从政治、思想、伦理和哲学方面研究《诗经》,很少从经济角度去研究它。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诗经》中就有不少是农事诗,从中能解读出较明显的经济意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意识,农时意识,保护生产力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区域经济意识和公平分配意识。
- 章可敦
- 关键词:诗经农业经济意识
- 三仙姑和蘩漪的心理轨迹比较研究
- 2004年
- 三仙姑是《小二黑结婚》中的主要人物 ,蘩漪是《雷雨》中的主人公 ,她们在对待性爱的问题上 ,有相同的心理轨迹 :性补偿心理和性痴妒心理。
- 章可敦
- 关键词:三仙姑蘩漪
- 《诗经》战争诗与农耕文化被引量:6
- 2004年
- 《诗经》中的战争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场面 ,而是用军威震慑、道德感化敌方 ,这一奇特的文学现象体现了周统治者敬德保民思想 。
- 章可敦
- 关键词:诗经战争诗保民农耕文化
- 《诗经》战争诗的独特文学风貌及其成因被引量:4
- 2005年
- 《诗经》中战争诗不多,且大都正面描写的是朝廷军队磅礴的气势、显赫的威仪,没有战斗场面的具体描绘。形成这种独特文学风貌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周礼的影响,周统治者敬德、保民、惠民的思想,周人威仪外显的特点以及诗歌作者文武兼备之因素。
- 章可敦
- 关键词:战争诗《诗经》气势学风正面描写战斗
- 论阿宝感情变化的合理性逻辑及其蛇足被引量:2
- 2003年
- 粤西名士孙子楚向娟丽无双的阿宝求婚,阿宝瞧不起手有枝指的孙子楚,并多次揶揄戏弄他,还称其为“孙痴”,然孙子楚大智若愚,果断勇敢,痴情不渝,甚至灵魂出窍,舍身为鸟。孙子楚的真诚和痴情终于感动了阿宝,使她从“高其位置”,逐渐转变为誓死相从,并终成眷属。阿宝的感情变化有其自身的轨迹,是合情合理的。
- 章可敦
- 关键词:阿宝感情蛇足
- 论《诗经》与《古诗十九首》的游子诗被引量:3
- 2006年
- 游子思妇诗在古代诗歌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表现手法的各异,价值观念的更新,导致诗歌中的思念主体有所不同。《诗经》所处落后的农耕社会思念的主体是故土和父母。因较少受礼教的影响,风格直朴坦率。《古诗十九首》所处私有制社会思念的主体则是妻子和家庭。因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风格则婉转温丽。
- 章可敦
- 关键词:游子思妇故土妻子
- 墨家消亡原因探微被引量:2
- 2008年
- 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道家并称显学,但不久就急剧衰亡,究其原因,错综复杂。首先,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等客观原因使墨家从外部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墨家本身理论、组织形式、学说继承等主观方面的缺陷也是最终导致墨家学派消亡的重要原因。
- 章可敦
- 关键词:墨家消亡
- 论《诗经》与两汉乐府诗的人物描写
- 2006年
- 《诗经》中正面描写人物容貌的诗歌不多,而且较为简略;两汉乐府诗对人物的描写主要从服饰仪仗方面加以展示。服饰仪仗成为描写人物的常备道具,详写的对象。说明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技巧对传统笔法有所超越,显示出由注重形似向崇尚神似的演变。
- 章可敦
- 关键词:诗经容貌服饰
- 波奇云诡 瑰丽奇谲——论《庄子》语言的多义性、随意性与模糊性被引量:1
- 2005年
- 先秦诸子中,庄子语言———寓言、重言、卮言,向有汗洋恣肆、波奇云诡、瑰丽奇谲、仪态万方之评。然它却能展示最为奇妙、深邃、超前的哲学思考。尽管如此,庄子语却有很人的多义性性与模糊性。
- 章可敦
- 关键词:庄子语言多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