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传真
- 作品数:5 被引量:85H指数:3
- 供职机构:赣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赣州市5例恙虫病调查报告
- 2006年
- 5例病人均有发热及典型的焦痂体征,焦痂率达80%;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对强力霉素高度敏感。发病时间为6、7月份,男女均有发病,以农民为主,均有野外作业史,呈散在流行。调查首次证明赣州市有恙虫病的存在,流行病学特征明显。
- 吴中发邓海智苏子林章传真许先来朱丰秀李建华刘素华
- 关键词:恙虫病
- 赣州市发现恙虫病5例被引量:6
- 2006年
- 吴中发邓海智苏子林章传真许先来朱丰秀李建华刘素华
- 关键词:恙虫病临床病例报告疾病预防控制发病情况
- 中国2003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3
- 2005年
- 目的为了解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2003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是否存在基因型或亚型的差异.方法对2003年15个省分离的107株麻疹病毒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同一年份不同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及分子差异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从107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COOH)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106株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1株属于A基因型,为沪191(S191)疫苗株.106株H1基因型毒株分成2个亚型,101株为H1a,5株为H1b基因亚型.2003年H1b亚型主要流行于海南、四川、上海、贵州省;而H1a在全国广泛分布;未发现H1c基因亚型,该亚型1993~1994年曾是北京、山东、河北、湖南省流行的优势毒株.对比2003年与1993~2002年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亚型,H1a呈上升趋势,H1b亚型在所有H1基因型中的比例由1995~2002年的24.3%下降到2003年的4.7%,而H1c亚型逐渐消失.对2003年分离的病毒进行省内和不同省间遗传距离的比较证明,各省内的毒株变异范围在0%~6.1%(0~27个核苷酸差异);各省间的变异范围在0%~4.3%(0~20个核苷酸差异);省内差异最大值大于省间差异.结论中国最近11年来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亚型趋势为:H1a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优势亚型;H1b亚型逐年降低转为弱势;H1c亚型逐渐消失.2003年麻疹变异毒株呈散在分布,无明显地域性.同时表明,中国的麻疹流行是由H1a和H1b中的许多不同病毒株造成的多个传播链引起的.讨论了在中国继续开展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展望了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对于中国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应用前景.
- 张燕许文波朱贞蒋小泓胡家瑜王建国张金芳何吉兰孙莉林春燕凌华李聪勇刘杨马艳张晋琳王常银杨学磊章传真李平杜雯郑蕾梁勇姬奕昕
- 关键词:麻疹病毒H1基因型
- 在奶牛粪便中检出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从奶牛粪便中检出1株O157∶H7大肠埃希菌,但未发现人与其他家禽、家畜感染及食品污染。
- 苏子林吴中发李伯林谢鸿蛟章传真
- 关键词:奶牛
- 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法江西省首次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被引量:5
- 2004年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国际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牛、猪等动物是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主要传染源,为了解江西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布及流行情况,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袁辉李荣辉杨梦章源章传真吴中发李伯林熊伯庆李全发
-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流行病血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