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富
- 作品数:59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6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脉注射液治疗脑挫裂伤260例疗效观察
- 2002年
- 谭宗德徐延森程新富林爱龙罗晓明李平
- 关键词:脑挫裂伤生脉注射液疗效
- 全文增补中
- 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发生的预防性治疗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发生情况。方法:重型颅脑外伤共112例,糖尿病患者31例,非糖尿病患者81例,糖尿病患者按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16.0)和血糖控制不良组(>16.0),分别为13例、18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减压,术后早期行脱水治疗,糖尿病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术后1天、3天、7天复查CT。结果:糖尿病组患者15例(48.4%)出现脑梗死,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分别为3例(23.1%)、12例(66.7%),非糖尿病组患者9例(13.2%)出现脑梗死。结论:通过术后早期控制血糖水平于合适状态(<16.0),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发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陈红庆张志强程新富
- 关键词:颅脑外伤糖尿病脑梗死
- 脑胶质瘤中β-catenin和细胞周期素D1表达的意义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研究β-catenin与Cyclin D1蛋白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9例脑胶质瘤组织和5例正常脑组织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男30例,女19例,年龄12~75岁,平均42.56岁。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中,β-catenin蛋白阳性的比例分别为2/5和38/49(P<0.01),Cyclin D1蛋白阳性的比例分别为1/5和42/49(P<0.01);比较β-catenin和CyclinD1在脑组织、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中的光密度值,发现发现各组之间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β-catenin的过度表达与Cyclin D1的过度表达显著相关(r=0.6395,P<0 05)。结论:脑胶质瘤细胞β-catenin与Cyclin D1表达增强,可能参与胶质瘤的发生。
- 张志强陈红庆陈映红程新富
- 关键词:脑胶质瘤Β-CATENINCYCLIND1免疫组化
- 水囊压迫防止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水囊血肿腔压迫防止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进行水囊对模拟颅内压的影响实验后,前瞻性研究了76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病人应用水囊血肿腔压迫,24 h后分次水囊放水,72 h拔除双腔引流管,并行头部动态螺旋CT检查,3月后根据GOS评分判断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术后继发再出血2例(2.6%),恢复良好49例,中残16例,重残6例,死亡5例。结论水囊血肿腔压迫对防止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再出血有可靠效果,并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 谭宗德李平程新富林爱龙张志强刘宗霖钱晟陈红庆
- 关键词:颅内血肿水囊再出血
-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Bax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EPO干预作用研究
- 2007年
- 目的观察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及Bax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EPO干预中的变化,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单侧(左)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24只和EPO治疗组24只,观察时相点为缺血后6、12、24、48h,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变化,HE染色进行脑组织病理观察及细胞计数,TUNEL法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B法观察GSK-3β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EPO组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EPO组缺血24h及48h平均脑组织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EPO组GSK-3β和Bax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结论EPO能有效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水肿及细胞凋亡发生,可能与其使GSK-3β和Bax活性的降低有关。
- 罗晓明程新富钱晟张志强秦晓勇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凋亡糖原合成酶激酶3ΒBAX
- 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浓度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 2001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浓度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1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浓度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浓度<10mmol/L者,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较小,血糖浓度≥10mmol/L者,出血的可能性大,差异极为显著(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浓度升高者,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大。
- 程新富徐延森等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血糖消化道出血
- 猪总颈动脉狭窄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测定猪颈总动脉狭窄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参数,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按文献建立猪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狭窄前后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的变化。结果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前、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分别为(95.78±9.86)cm/s和(72.04±12.24)cm/s。颈总动脉狭窄前及狭窄后2个月颈内动脉PSV分别为(113.09±19.92)cm/s和(244.76±52.30)cm/s,血流量分别为(355.379±38.08)ml/min和(191.36±39.27)ml/min;两者比较,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猪颈总动脉严重狭窄后,颅内动脉灌注压明显下降及颅内血流量明显减少。
- 林爱龙李俊马廉亭程新富谭宗德刘宗霖张志强秦晓勇陈雯
- 关键词:颈总动脉狭窄动物模型彩色多普勒超声
- 外伤性胶质细胞增生症的治疗探讨
- 2015年
- 胶质增生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损害的一种修复防御反应,神经胶质细胞轻度增生可不引起临床症状,过度增生则使机体的正常防御反应转变成影响受损神经元髓鞘和轴突生长的机械性屏障,从而影响神经元功能的恢复,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胶质细胞增生症,颅脑损伤是胶质细胞增生症的主要病因之一[1-2]。单纯针对外伤性胶质细胞增生症的治疗尚无报道。
- 张志强朱殊陈红庆程新富刘宗霖谭宗德
- 关键词:外伤胶质细胞增生
- 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塞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高血糖患者因合并脂肪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从而成为脑梗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对2004年3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13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 程新富张志强陈红庆谭宗德林爱龙钱晟
-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糖脑梗塞
- 颅前窝粉碎性骨折手术处置及早期修复重建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前窝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处置及早期颅骨、脑膜重建修复意义。方法总结20例创伤性颅前窝粉碎性骨折病人,根据病情应用不同入路早期手术处置并进行颅骨、硬脑膜重建修复,3个月后根据GOS评分判断临床效果并随访观察。结果恢复良好14例,视力损伤3例,迁延性脑脊液鼻漏1例,死亡2例。结论颅前窝开放粉碎性骨折及时手术处置并进行颅骨重建和硬脑膜修复,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与生存质量。
- 谭宗德李平程新富林爱龙张志强刘宗霖钱晟
- 关键词:颅底骨折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