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克明

作品数:101 被引量:3,832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对外合作非常规天然气技术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天文地球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盆地
  • 30篇油气
  • 24篇源岩
  • 20篇生烃
  • 16篇碳酸
  • 16篇碳酸盐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5篇烃源
  • 15篇烃源岩
  • 14篇盐岩
  • 14篇碳酸盐岩
  • 13篇页岩
  • 13篇页岩气
  • 13篇酒西坳陷
  • 13篇古生界
  • 12篇吐哈盆地
  • 12篇煤成油
  • 11篇地质
  • 11篇勘探

机构

  • 8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中国石油
  • 10篇石油天然气总...
  • 9篇北京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兰...
  • 4篇学研究院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斯坦福大学
  • 3篇青海石油管理...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玉门油田公司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01篇程克明
  • 24篇熊英
  • 13篇赵长毅
  • 12篇王兆云
  • 11篇董大忠
  • 9篇李新景
  • 9篇曾凡刚
  • 9篇马立元
  • 6篇张大江
  • 6篇何忠华
  • 6篇黄金亮
  • 6篇苏爱国
  • 5篇黄第藩
  • 5篇王社教
  • 4篇朱扬明
  • 4篇梁狄刚
  • 4篇李建忠
  • 4篇涂建琪
  • 4篇王世谦
  • 4篇高波

传媒

  • 2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2篇沉积学报
  • 9篇石油学报
  • 9篇地质地球化学
  • 7篇天然气工业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地球化学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勘探家(石油...

年份

  • 4篇2012
  • 2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7
  • 4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4篇1999
  • 12篇1998
  • 10篇1997
  • 4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阳盆地西北坡重油特征及其成因初探被引量:1
1991年
基于对泌阳盆地西北坡重油的物性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类型、分布及其各种参数的详细研究,提出该重油是次生降解(包括氧化降解及生物降解)的观点、通过西北坡重油与盆地中有代表性的正常原油对比和西北坡重油与当地核三下段生油岩的对比,否定了当地生油岩(未成熟)作为重油主要源岩的可能性,提出重油与盆地中南部原油同源,在向西北坡运移及在该区浅层储集层的聚集和保存过程中,受到次生降解作用所形成的结论。
汪本善张丽洁邢福健麦碧娴李汉城马万怡朱照璧程克明苏艾国
关键词:盆地生物降解重油
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和有机质演化的热模拟研究被引量:11
1996年
本文对不同类型源岩进行了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源岩在相同模拟温度的热作用下,形成的镜质体反射率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类型源岩的有机质在热模拟演化过程中,液态烃高峰产率期出现的模拟温度阶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用镜质体反射率作为造岩作用阶段和油气形成阶段划分的指标时,应该考虑源岩性质和有机质类型等的影响。
郑国东罗斌杰程克明段毅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热模拟油气形成有机质演化
孔西潜山奥陶系原生油藏成藏时期探讨被引量:17
2002年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发现奥陶系 (孔古 3井、孔古 7井 )低产原生油藏和石炭 二叠系原生油气藏 (孔古 4井 ) ,油源对比结果证明 ,前者原油主要源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 ,后者油气主要源于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泥岩。根据孔古 3井油藏的两期流体包裹体及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 Ar年龄测定结果 ,油藏属两期成藏 ,第一期为晚三叠世 (距今 2 2 2 .5 1~ 2 40 .3 4Ma) ,第二期为第三纪 ,以晚第三纪为主。图 9表 1参 4(程克明摘 )
程克明熊英张晓宝
酒西坳陷青南次凹烃源岩的热演化及生烃史被引量:13
2004年
应用可溶有机质演化、岩石热解、生物标志物参数和镜质体反射率等方法对酒西坳陷青南次凹下白垩统烃源岩热演化史的研究表明 :次凹的生油门限深度为 4 0 0 0~ 4 10 0m ,中沟组绝大部分现处于未成熟阶段 ,中沟组底部和下沟组上部处于低成熟阶段 ,下沟组下部和赤金堡组上部处于生烃的成熟阶段 ,赤金堡组下部则处于湿气 -凝析油阶段。应用Easy Ro(% )数值模拟软件对青南次凹地热史的研究表明 ,白垩纪与第三纪的古地温梯度分别为 30℃ /km和 2 9℃ /km。烃源岩生烃史具有如下特点 :(1)青南次凹下白垩统烃源岩不存在二次生烃作用 ,其主要生油阶段为晚第三纪—第四纪 ;(2 )下沟组下部和赤金堡组上部的烃源岩经历了油气大量生成的成熟阶段 ,是油气生成的主力烃源岩 ;(3)下沟组上部和中沟组的烃源岩层 ,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较低 ,对生烃的贡献不大 ;(4 )赤金堡组底部的岩层热演化程度较高 ,但由于是一套较粗的碎屑岩 ,有机质丰度较低 ,生烃能力比较有限。
高波程克明张大江涂建琪胡咏杨智明
关键词: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生烃史
烃源岩产烃潜力的热压模拟实验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21
1991年
烃源岩的热压模拟是探索油气生成机制、重现成油过程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评价各类源岩的产烃潜力,本文通过对各类煤岩及煤系泥岩、非煤系湖相泥岩和海相碳酸盐岩的热压模拟,获得了各类源岩的气、液态烃产率曲线及不同演化阶段的气、液态烃产率,为各类源岩油气生成潜力的定量评价、总油气生成量的计算及资源预测提供了重要参数和科学依据。为了进一步扩大源岩热压模拟的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利用源岩热压模拟气、液态烃产率曲线及不同演化阶段气、液态烃产率,按演化阶段分别计算油、气总生成量的计算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油气合量计算的技术难题,经试用效果良好。
程克明关德师陈建平张文正
关键词:石油勘探热模拟
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烃源岩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7
1998年
本文对国内外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作了总结:(1)有机质丰度及其影响因素;(2)有机质赋存形式;(3)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恢复方法和原理;(4)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热成熟度研究。这四个方面是评价我国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前景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近年来我们研究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曾凡刚程克明
关键词:下古生界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
吐哈盆地油气生成
程克明苏艾国赵长毅何忠华张朝富
吐哈盆地油气生成是一项以研究煤系有机质成油(简称煤成油)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基础研究。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先进的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为手段,在对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三套可能源岩层系生烃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深入...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生成侏罗系地层吐哈盆地
中性含氮化合物在酒西盆地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0
1999年
石油在运移过程中,最可能与岩石中的矿物和水发生相互作用的成分是具有官能团的、能与强酸、强碱或氢键相互作用的那些化合物,如酚类、咔唑类。咔唑属于中性氮吡咯类化合物,目前国内实验室能分析出来的吡咯类化合物主要有咔唑类与苯并咔唑类。石油中这些吡咯类化合物成分的变化,可以比常规参数更好地指明石油运移的方向。酒西盆地是我国油气勘探历史最长的盆地之一,基本地质特征相当清楚,地质学研究指出盆地南部老君庙背斜带分布的油田油源来自青南凹陷,原油从西向东运移,经鸭儿峡、老君庙到石油沟油田。采用7 项中性含氮馏分运移参数,对取自5口井的5 个原油样品进行运移判别,从地球化学角度证实了这一地质推论。这对加深酒西盆地油气聚集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作用,也进一步确定了中性氮分析技术在石油运移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图5 表2 参4(熊英摘)
熊英程克明
关键词:含氮化合物酒西盆地石油运移石油天然气
酒西坳陷与酒东坳陷下白垩统生烃条件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论文通过对酒泉盆地下白垩统各层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凹陷分层组对酒泉盆地下白垩统的生烃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酒西坳陷和酒东坳陷下白垩统的生烃条件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酒西坳陷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烃条件从中沟组—下沟组—赤金堡组逐渐变好,而酒东坳陷下白垩统的生烃条件具有从中沟组—下沟组—赤金堡组逐渐变差的趋势,也反映出"好的不熟,熟的不好"的生烃特点。酒西坳陷的下沟组和赤金堡组烃源岩是酒泉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中生烃较大贡献者。研究结果对于本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立元程克明
关键词:生烃条件下白垩统烃源岩酒西坳陷
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被引量:290
2012年
以单井储层地质分析为基础,结合其他钻井、露头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从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与分布、岩矿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储渗条件、力学性质等方面,对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该页岩储集条件与美国主力产气页岩相近,具有4项显著特征:①黑色页岩为深水陆棚相沉积,厚度大,分布稳定,广泛分布于川南及其邻区,沉积中心区厚度一般为20~135 m,其中富有机质页岩段具高伽马测井响应;②石英、长石、碳酸盐3种脆性矿物含量超过40%,黏土矿物不含蒙脱石和高岭石,具较高弹性模量和较低泊松比,质地硬而脆;③发育残余原生孔隙、有机质孔隙、黏土矿物层间微孔隙、不稳定矿物溶蚀孔等4种基质孔隙以及大量裂缝,其中有机质微孔隙和黏土矿物层间微孔隙是页岩基质孔隙的主要组成部分;④应用地球物理、老资料复查和实验室分析等手段初步证实,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存在异常高压特征,物性好于预期。总体认为,川南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具备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良好储集条件。
王玉满董大忠李建忠王社教李新景王黎程克明黄金亮
关键词:龙马溪组页岩气异常高压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