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静

作品数:35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栽培
  • 6篇雷丸
  • 5篇白及
  • 4篇药材
  • 4篇植物
  • 4篇菌核
  • 3篇药用
  • 3篇栽培技术
  • 3篇授粉
  • 3篇人工授粉
  • 3篇中药
  • 3篇中药材
  • 3篇种子
  • 3篇坐果
  • 3篇坐果率
  • 2篇选育
  • 2篇药用植物
  • 2篇原种培养
  • 2篇杂交
  • 2篇植株

机构

  • 35篇重庆市药物种...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作者

  • 35篇秦静
  • 19篇肖波
  • 17篇韦中强
  • 17篇李娜
  • 15篇韩量
  • 13篇刘燕琴
  • 12篇胡开治
  • 9篇韩如刚
  • 9篇刘杰
  • 5篇李娟
  • 5篇张军
  • 4篇全健
  • 4篇赵银瓶
  • 3篇杨毅
  • 3篇刘正宇
  • 3篇张万超
  • 3篇杨天建
  • 2篇雷美艳
  • 2篇曹厚强
  • 2篇刘莎

传媒

  • 4篇现代中药研究...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药材
  • 1篇南方农业
  • 1篇第四届中药材...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麻种间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依据杂种优势利用原理,探讨天麻不同类型间杂交组合,旨在寻求并利用其优势性。[方法]以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作供试亲本,开展类型间正反交试验,分析不同组合间的产量差异。[结果]天麻不同类型组合中,以绿天麻(父本)×红天麻(母本)F1代有性种产量最高达2.84 kg/0.35 m2优势明显;以乌天麻(父本)×红天麻(母本)组合F1代个体平均单重及商品天麻产量分别达5.07 g和5.11 kg/0.8 m2为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结论]天麻杂交优势明显,可以利用。
韦中强肖波韩如刚秦静李娜韩量
关键词:天麻杂交育种
猪苓菌核共生营养优势蜜环菌初步筛选被引量:4
2021年
采用对比法,研究不同产地来源的蜜环菌菌株生长性能及其配套栽培方法对猪苓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蜜环菌Gu-7菌株日生长速率(6.130 mm·d^(-1))和菌丝体干重(4.76 mg/10 mL)在7株供试菌株中较为突出,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生长性能,其发酵液对猪苓菌丝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配套诱导方法6猪苓菌核形成快、数量多,优于其他诱导栽培模式,蜜环菌侵染菌核共生营养良好。
韦中强肖波李娜韩量秦静
关键词:猪苓蜜环菌
中药材茯苓中呋喃丹含量的测定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中药材茯苓中的氨基甲酸酯农药呋喃丹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进行提取,F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茯苓中呋喃丹的含量为0.032ng/g,回收率为96.63%,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 8。结论该法简便、可靠,可用于中药材茯苓中呋喃丹残留量的测定。
秦静肖波李娜李娟
关键词:茯苓呋喃丹农药残留
槲蕨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槲蕨愈伤组织诱导条件和增殖培养条件进行了探讨。方法以槲蕨幼嫩根茎、孢子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培养,并对愈伤组织生长量和培养过程中的褐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结果 1/2MS+2,4-D 1.0 mg/L+NAA 0.5 mg/L+6-BA 0.3 mg/L+Vc 10 mg/L为诱导槲蕨愈伤组织的较优培养基,1/2MS+2,4-D1.0 mg/L+6-BA0.5 mg/L+Vc 10 mg/L为槲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较优培养基。结论槲蕨幼嫩根茎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率和增值率较低;添加Vc能较好地控制培养过程中的褐化问题,诱导培养20 d转移继代亦能较好地控制褐化的加重。
李娟全健韩凤曹厚强秦静杨成前
关键词:槲蕨根茎愈伤组织激素褐化
雷丸子实体的人工诱导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丸子实体的人工诱导方法。本发明的雷丸子实体人工诱导方法,具体包括原种制备、栽培种制备、诱导子实体步骤以及人工管理方法。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将雷丸产生子实体的时间延长至3个月以上,打破...
李娜肖波余中莲韩量韦中强卢圣鄂秦静张万超
文献传递
白及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及推广
肖波韩量李娜王礼中秦静韦中强韩如刚易思荣赵银瓶杨毅
白及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假鳞茎是中国传统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该成果针对白及繁殖困难的问题,结合现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以白及种子组织培养为基础的快繁技术体系,实现了白及的人工繁育和规模化栽培,及时...
关键词:
关键词:白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药栽培技术
不同贮藏方法及贮藏时间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为适时开展白及种子成苗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沙藏、自然贮藏、低温干藏方法分别贮藏白及种子120、150、180 d常规种子皿内发芽法测定萌发率,SSR法比较差异性。结果:白及种子有胚率(84.9±4.7)%、新鲜种子萌发率(92.1±2.1)%;沙藏、自然贮藏、低温干藏种子120、150、180 d的平均萌发率分别为(89.3±2.7)%、(77.4±3.3)%、(68.9±2.7)%,相互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种子贮藏120、150、180 d时,三种方法的平均萌发率分别为(81.7±8.0)%、(78.5±7.9)%、(75.7±8.5)%,其中贮藏120 d与180 d的萌发率呈显著差异;新鲜与沙藏120 d白及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沙藏白及种子的萌发效果好,贮藏180 d仍有较高萌发率。
胡开治刘杰肖波刘燕琴秦静韩如刚
关键词:白及贮藏种子萌发
运用人工授粉技术提高八角莲坐果率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八角莲Dysosm a versipellis(Hance.)M.Cheng为小蘖科八角莲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干燥的根茎入药,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之一。八角莲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用于治疗蛇咬伤、痈疖肿痛、风湿筋骨痛及气管炎等症。
刘燕琴刘正宇秦静肖波刘莎
关键词:八角莲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重庆产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重庆产栀子为试材,采用随机群组抽样,HPLC测定栀子苷含量,x2检测研究群体栀子苷含量分布规律,为客观评价群体栀子质量和优良栀子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重庆产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在1.47%~6.44%之间,平均含量为4.07%;x2=10.68410.05,栀子苷含量实际分布次数与由正态分布的理论次数差异不显著.重庆产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围绕约4%服从正态分布,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胡开治刘燕琴秦剑张军秦静刘杰
关键词:栀子栀子苷
一种可拆装组培苗培养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装组培苗培养瓶,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瓶身、瓶盖和瓶底,所述瓶身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两侧分别通过卡合结构Ⅰ和卡合结构Ⅱ可拆装的与瓶盖和瓶底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行,能够便于拆装的优点,专用...
刘燕琴刘旭刘杰胡开治陈玉菡秦静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