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曼

作品数:23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渔业
  • 6篇海洋产业
  • 5篇生态
  • 5篇产权
  • 4篇生态化
  • 4篇产权效率
  • 3篇海洋渔业
  • 2篇渔民
  • 2篇指标体系
  • 2篇中国近海
  • 2篇省级面板数据
  • 2篇面板数据
  • 2篇近海
  • 2篇近海捕捞
  • 2篇近海捕捞业
  • 2篇捕捞
  • 2篇捕捞业
  • 2篇产权收益
  • 1篇动态演进
  • 1篇行为博弈

机构

  • 2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3篇秦曼
  • 7篇王淼
  • 5篇梁铄
  • 3篇杜元伟
  • 1篇程传周
  • 1篇赵嘉璐

传媒

  • 3篇中国渔业经济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渔业经济研究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管理科学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共青岛市委...
  • 1篇农业经济与管...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由进入渔业经济均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Gordon-Schaefer模型的拓展被引量:1
2015年
经典的Gordon-Schaefer模型无法分析如要素价格、生产弹性、科技进步等外生因素对渔业均衡的影响,因而对现实渔业无法开展有效的分析。通过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刻画努力量的生产,将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等因素引入模型,在自由进入渔业下得到捕捞要素投入、捕捞努力量、近海渔业资源存量水平等的均衡结果。进而对均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各种外生经济因素如技术进步、要素成本等对渔业资源存量、捕捞努力量及要素投入量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近海捕捞业的经济分析提供模型基础。
梁铄秦曼
关键词:经济均衡
海洋渔业资源资产产权效率的演变诱因及度量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产权问题在海洋渔业发展中越来越突出,在海洋渔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探索过程中,产权效率的竞争是根本。产权效率的演化有其基本诱因,以此为起点,运用成本收益理论,逐步开拓海洋渔业产权效率理论的一些创新性内涵,构建产权效率度量模型并对其优化,通过定量分析深入探讨产权制度设计的根本,即改变把生产力标准(即盲目追求GDP或经济效益)作为产权效率最高衡量标准的认识,而将福利最大化(个体福利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最高标准,为构建高效率的海洋渔业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提供借鉴。
秦曼梁铄赵嘉璐
关键词:产权效率福利
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博弈被引量:10
2007年
本文首先对海洋渔业开发中的三个行为主体进行界定,然后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各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我们运用"公地悲剧"理论来解释渔民之间、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渔业中介组织与政府和渔民间的关系;对渔民和政府两个主体来说,渔民和政府之间是一种监督博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则是一种动态的博弈。最后通过对三个主体关系的分析提出利益冲突时的协调与解决方法。
王淼秦曼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政府渔民博弈
我国海洋产业生态转型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3
2016年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生态转型的困境并非单纯的资源环境的生态约束或工业化惯性的延续,而是海洋产业发展的深层结构问题,表现在海洋产业生态绩效水平不均、海洋产业间生态关联弱、生态要素配置不合理等方面。海洋产业生态功能不足与海洋生态产业链缺位相互交织,成为当前海洋产业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现海洋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生态型转变应着重从结构性矛盾中寻求突破。
秦曼王淼
关键词:海洋产业生态转型生态绩效生态产业链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海洋渔业具有双重属性,即海洋渔业既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一种资产,对海洋渔业资源资产产权进行科学和系统的界定,明确海洋渔业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的责、权、利边界,建立新型的海洋渔业资源资产产权体系,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淼秦曼
关键词:海洋渔业资源资源资产产权体系
海洋产业生态化关键因素识别被引量:15
2017年
科学合理地识别海洋产业生态化的关键因素,判明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程度和因果关系,对于现阶段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海洋产业生态化概念模型的提出为基础,从海洋产业结构生态化、海洋产业组织生态化、海洋产业生产方式生态化和海洋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化4个方面构建区域海洋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应用DEMATEL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影响网络关系图.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生产方式生态化与海洋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处于评价的核心位置,是整个生态化水平评估维度的起因,影响着海洋产业组织生态化和海洋产业结构生态化.最后结合各个维度的具体指标,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秦曼杜元伟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态化
海洋渔业产权动态演进中的产权效率与路径选择
2013年
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产权制度的比较、选择、调整、修正和重构过程中,检验不同产权形式或产权安排的效率,进而激励产权主体利益和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面对海洋渔业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不断演进,仅持有静态、单一目标的产权效率观无益于解决现实中渔业资源的产权效率问题。为了规避产权效率僵化或惰性的存续,针对海洋渔业资源资产产权效率的动态比较尤为重要。以产权动态演进作为基点,定义"海洋渔业资源资产产权效率",从成本和收益两个维度进行分解,深入剖析产权效率与路径选择的关系,构建产权效率比较模型,提出海洋渔业产权效率提升的两条路径。
秦曼
关键词:产权收益产权效率
海洋产业生态化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从产业生态发展脉络的梳理出发,结合海洋产业生态特性,界定海洋产业生态化内涵;并在综述产业生态化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指标选择原则与指标体系构成两个方面构建包含海洋产业结构生态化、海洋产业组织生态化、海洋产业生产方式生态化、海洋产业技术生态化的指标体系框架,以期为定量评估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识别生态水平的区际差异并提出解决对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秦曼
关键词:海洋产业生态化指标体系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海洋生态承载力评价及贡献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基于网络分析原理构建了能够处理指标之间存在关联影响关系的海洋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对我国沿海11省(区、市)在2006~2014年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指数和贡献因素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地区人口数量、地区海洋生产总值、海洋水产品产量、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占比、直排海污染物排放量是对海洋生态承载力指数具有重要影响的指标;按承载力指数分布,广东、山东、浙江为高承载地区,福建、辽宁、上海为中承载地区,江苏、天津、河北、广西、海南为低承载地区,各类地区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指数近年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趋势;按贡献因素分布,广东、广西、河北、江苏、辽宁、山东、浙江为社会压力主导型,上海、天津为生态本底主导型,海南为科技支撑主导型,福建为资源供给主导型。
杜元伟周雯秦曼王锐
关键词:海洋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网络分析法
青岛市海洋生物产业空间布局与区位选择被引量:12
2020年
运用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法刻画青岛市海洋生物产业的空间演化及产业关联特征,运用条件Logit模型分析海洋生物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青岛市海洋生物产业的空间演变总体呈现单核集中到连片发展再到多中心集聚的格局,扩展趋势体现为老区向新区的辐射与扩张。②海洋生物产业与传统海洋渔业的空间分布范围均不断扩大,空间分布中心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但两类产业均向黄岛区集聚;海洋生物产业与科技资源的空间集聚范围基本一致,发展特征具有区域异质性。③成本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对海洋生物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最大;生产销售型企业的影响因素更为多样,对相关产业的布局以及交通区位条件的要求更高。
秦曼梁铄万骁乐
关键词:区位选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