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晓玲

作品数:31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宫颈
  • 11篇化疗
  • 11篇宫颈癌
  • 11篇放疗
  • 10篇放化疗
  • 9篇同步放化疗
  • 7篇疗效
  • 5篇中晚期
  • 5篇中晚期宫颈癌
  • 5篇转移瘤
  • 5篇晚期
  • 5篇晚期宫颈癌
  • 5篇化疗治疗
  • 5篇癌患者
  • 4篇热疗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宫颈癌患者
  • 4篇SURVIV...
  • 3篇调强

机构

  • 27篇内蒙古医科大...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托克托县医院

作者

  • 31篇秦晓玲
  • 14篇贾玉玲
  • 12篇郁志龙
  • 9篇宝莹娜
  • 6篇闫文明
  • 5篇王利华
  • 4篇索志敏
  • 3篇额尔德木图
  • 2篇林宇
  • 2篇赵建国
  • 2篇玉荣
  • 1篇孙晓革
  • 1篇张剑
  • 1篇王宏伟
  • 1篇刘秀兰
  • 1篇张保祯
  • 1篇赵建国
  • 1篇祁真
  • 1篇林宇
  • 1篇赵娟

传媒

  • 6篇内蒙古医科大...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27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65例,同步化放疗组62例...
秦晓玲贾玉玲宝莹娜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疗法同步放化疗
放化热疗对宫颈癌血清Survivin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本文收集200例宫颈鳞癌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其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了放、化、热疗联合治疗对宫颈鳞癌血清Surviv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放、化、热疗联合治疗后宫颈癌血清中Survivin表达明显降低,其中肿瘤完全消退者下降更为明显。提示Survivin表达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有可能为宫颈癌判断预后提供新的依据,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治疗的新的分子标记物。现报道如下。
额尔德木图贾慧贾玉玲秦晓玲宝莹娜郁志龙
关键词:宫颈鳞癌SURVIVIN放化疗热疗
复方苦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住院的Ⅱb-Ⅲb期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同步放化疗综合治疗,联合组在常规同步放化疗基础上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完全缓解(CR)Z3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NC)2例,恶化(PD)0例,总有效率92.8%。单纯组CR25例,PR4例,NC3例,PD0例,总有效率90.6%,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单纯组低(P〈0.05),KPS改善率联合组较单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复方苦参虽未能提高放化疗的近期疗效,但能明显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秦晓玲闫文明贾玉玲
关键词:复方苦参同步放化疗宫颈癌
Survivin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流式细胞术对63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喉组织进行Survivin蛋白检测和DNA含量分析.结果:Su...
秦晓玲郁志龙贾玉玲
关键词:喉癌SURVIVIN细胞增殖DNA含量
放射治疗所致胸部病变的诊断及其防治
2011年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胸部病变所致损伤的机制和特点,达到及时防治的目的。方法:收集3202例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胸部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病例胸部异常病变检出率为34.01%,包括肺部阴影80.07%、食管不同程度的狭窄59.69%、心包积液5.05%、胸膜改变9.09%和肋骨骨折0.735%。其中只有60.61%有症状,发生时间为放疗开始后0.5~36mo,1~6mo多见。肺部改变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片状影和条索影;食管病变表现为程度不同的管腔狭窄;心包和胸膜损伤表现为心包或胸腔有轻、中度的积液和轻度心包或胸膜增厚,伽玛刀治疗后表现为原病灶处的片状高密度影,边缘较清楚,有时中心密度较低,类似空洞表现。这些改变在门诊约50%的肺内病变误诊为肺结核,30%误诊为放射性肺炎,5%误诊为肺炎,3%误诊为肺部肿瘤,4例误诊为肺脓肿。86%的食管病变在影像科误诊为食管癌或食管炎,建议病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88%的胸膜、心包病变误诊为胸膜和心包炎或癌转移。结论:放射性损伤发生率较高,且易于误诊误治,需提高认识,重在预防。
索志敏祁真郁志龙林宇张剑秦晓玲孙晓革刘秀兰张保祯赵建国
关键词:胸部疾病胸部肿瘤
甘露聚糖肽对癌症放疗病人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甘露聚糖肽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吞噬细胞、升高外周白细胞、提高骨髓造血的功能等作用。目前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近年来我们对放疗中的癌症病人同时给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力尔凡注射液)治疗,观察其对病人在生存质量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减轻癌痛及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贾玉玲秦晓玲郁志龙
关键词:癌症生活质量疼痛甘露聚糖肽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原发灶不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60例来源于鼻咽癌、扁桃体癌、梨状窝癌、乳腺癌、喉癌、食管癌及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病人资料,放疗加热疗组(R+H)28例,单纯放疗组(R)32例。放疗总量60~70 Gy/6~7 wk,5次/wk;微波热疗2次/wk。随访3mo,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放疗加热疗组CR 82.1%,单纯放疗组CR为3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的总有效率(CR+PR)96.4%,后者的(CR+PR)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后3mo时:放疗加热疗组CR 89.3%,单纯放疗组CR为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的(CR+PR)为96.4%,后者的(CR+PR)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热疗对放疗有协同作用,二者配合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秦晓玲郁志龙闫文明索志敏赵娟
关键词:放疗微波热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颅内转移瘤放射治疗方案的优化
2015年
目的:探讨颅内转移瘤放射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50例颅内转移瘤患者。原发灶均得到控制,30例采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组),20例采用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单一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处方剂量均采用45%-75%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边缘剂量15-20Gy,中心剂量30-45Gy,一次完成。全脑放疗每次分割剂量为2Gy,1次/d,5次/w,总剂量40Gy/4w。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1年、2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均无生存3年以上患者。按病灶数进行分层研究:1年生存率单发病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212),1年生存率多发病灶联合组明显优于单一组(P=0.001),2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多发颅内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比较优化的选择方案,而对于单发的颅内转移瘤患者,则可以先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者直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秦晓玲郁志龙杨帆
关键词:颅内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脑放疗
深吸屏气方式在左侧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评价以及心脏-胸壁接触距离与心脏受照射量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对比在左乳癌放射治疗中应用深吸屏气(DIBH-deep inspiration breath-hold)与自由呼吸两种方式(FB)的心脏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射量,以及对心脏-胸壁接触距离(CCD)和心脏受照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30例左乳癌患者分别进行DIBH和FB方式的CT扫描,然后使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剂量计算,通过使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心脏、左前降支、左心室的剂量行分析,同时在基于FB的CT图像中分别对轴位心脏-胸壁接触距离(FB-CCDax)和矢状位心脏-胸壁接触距离(FB-CCDps)进行测量.结果 所有测量参数显示,采用DBIH技术的放射治疗中,心脏、左前降支、左心室的受照射量都远低于在FB中的各器官的剂量,心脏的平均照射剂量前者为0.8 Gy,后者为2.7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前降支的平均照射剂量前者为4.0 Gy,后者为12.7 Gy(P<0.001);左心室的平均照射剂量前者为1.2 Gy,后者为3.6 Gy(P<0.01).在DIBH和FB放射治疗中,心脏、左前降支和左心室的平均照射剂量都与FB-CCDps有相关性,而与FB-CCDax没有相关性.结论 在不丢失靶区剂量的情况下,DIBH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的能够降低心脏受照射量的治疗技术.FB-CCDps是一个潜在的心脏受照射量的预测因子,FB-CCDps距离越长,则心脏的受照射量就越高.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至少70%的左侧乳腺癌患者会从DIBH中获益而使得心脏等正常结构的受照射量降低,因此,应该将DIBH做为日常的临床应用.
王利华秦晓玲
关键词:乳腺癌
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27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65例,同步化放疗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单纯放疗组完全缓解率为80.00%(52/65),同步化放疗组完全缓解率为82.26%(5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2,P=0.352).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38%、9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533);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54%、90.3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31%、83.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09,P =0.015;x2=3.87,P=0.039).46例年龄≥60岁的患者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62%、93.9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02%、87.2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06%、73.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753;x2=1.16,P=0.279;x2=0.48,P=0.511).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以1—2级为主,其中白细胞减少(56.10%∶72.20%)、血小板减少(58.82%∶76.80%)、恶心呕吐(34.04%∶56.90%)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23,P=0.003;x2=11.82,P=0.002;x2=12.77,P=0.000).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可以提高3年和5年总生存率,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同步放化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对于年龄≥60岁的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并未取得更大的生存获益.
秦晓玲贾玉玲宝莹娜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疗法同步放化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