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君

作品数:59 被引量:23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9篇大豆
  • 12篇小麦
  • 11篇育种
  • 9篇分子标记
  • 7篇性状
  • 7篇基因
  • 7篇分子标记辅助
  • 7篇大豆品种
  • 6篇杂交
  • 6篇系谱
  • 6篇大豆育种
  • 5篇脂肪氧化
  • 5篇脂肪氧化酶
  • 5篇种质
  • 5篇赖草
  • 5篇多枝赖草
  • 5篇SSR
  • 4篇冬小麦
  • 4篇绥农14
  • 4篇高蛋白

机构

  • 55篇河北省农林科...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河北科技大学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河北科技师范...
  • 3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央广播电视...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9篇秦君
  • 39篇张孟臣
  • 28篇杨春燕
  • 23篇刘兵强
  • 23篇闫龙
  • 15篇赵青松
  • 14篇史晓蕾
  • 12篇王凤敏
  • 11篇邸锐
  • 9篇冯燕
  • 8篇陈强
  • 8篇常汝镇
  • 8篇邱丽娟
  • 7篇关荣霞
  • 7篇魏景芳
  • 6篇蒋春志
  • 6篇刘章雄
  • 5篇谷峰
  • 5篇王海波
  • 5篇赵双进

传媒

  • 6篇河北农业科学
  • 5篇华北农学报
  • 4篇大豆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2005年全...
  • 2篇第十届全国大...
  • 1篇玉米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全国作物遗传...
  • 1篇2012作物...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鉴别或辅助鉴别大豆蛋白含量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鉴别或辅助鉴别大豆蛋白含量的分子标记、其特异性引物对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实验证明,无论是针对HJ117×Hobbit的RIL群体、HJ17×中黄13的RIL群体、HJ117×齐黄34的RIL群体,还是针对...
闫龙刘智杨永庆秦君张孟臣杨春燕刘兵强冯燕赵婧孙勃
文献传递
一种适于小麦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的培养基被引量:3
1999年
培养基是植物离体培养体系中最能体现人为调控作用的因素。N_6培养基的出现曾极大地推动了禾本科植物组织和花药培养的进步,并且至今仍在许多重要作物组织及细胞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N_6培养基的作用效果是有其局限性的,禾本科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仍有极大潜力可挖。这里,我们向大家推荐一种新的培养基-HB培养基(表1。
孙果忠马民强张永强谢小亮柴建芳李杏普尹志敏秦君张润徐甸杨静英王海波
关键词:小麦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培养基
一种带有可视窗口的牛皮种子纸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可视窗口的牛皮种子纸袋,包括第一牛皮纸和第二牛皮纸,所述第一牛皮纸的背面和第二牛皮纸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正面所述固定带的内部设有密封槽,背面所述固定带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密封槽内部的密封条...
刘兵强杨春燕张孟臣闫龙邸锐史晓蕾赵青松秦君冯燕陈强
文献传递
大豆油分含量相关主效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油分含量相关主效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应用,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定位在大豆第17号染色体上,在大豆基因组中的物理距离为Chr17‑13096500 bp,其基因型包括:纯合高油基因型GG/CC和纯合...
陈强杨春燕史晓蕾闫龙刘路平孟庆民刘兵强赵青松杨庆秦君张孟臣
大豆脂肪氧化酶Lox3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抗体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抗大豆脂肪氧化酶Lox3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保藏编号为:CGMCC5123,本发明还公开了由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在检测大豆脂肪氧化酶Lox3中的应用。
马志民张孟臣秦君闫龙李亚璞蒋春志张梅申邸锐唐晓东许宁
文献传递
国审高油无腥大豆品种五星2号的选育被引量:3
2014年
五星2号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大豆中心以冀豆9号为母本,Century-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200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83.23 kg·hm-2。SMV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对黄淮中北部流行株系SC3、SC8,黄淮南部(江苏)株系Sa均表现高抗,对东北流行株系N3表现免疫,此外,对近期发现的重组型SMV分离物3238表现高抗。该品种因脂氧酶2缺失具有无豆腥味特性,蛋白质含量37.18%,脂肪含量23.97%,属于高油品种。
王凤敏秦君闫龙鲍聪史晓蕾许宁张孟臣杨春燕
关键词:大豆
大豆姊妹系品种冀豆17和冀nf58及双亲生理特性及与产量相关分析
王凤敏杨春燕王静华刘兵强赵双进冯燕秦君张孟臣
关键词:大豆生理特性
小麦种质纹枯病抗性评价被引量:2
2003年
秦君魏景芳蒋春志范凤翠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抗性小麦品种田间管理
大豆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抗体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抗大豆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抗大豆脂肪氧化酶Lox1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保藏编号为:CGMCC 5121,抗大豆脂肪氧化酶Lox2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保藏编号为:CG...
张孟臣马志民蒋春志邸锐杨春燕赵双进秦君闫龙刘兵强赵青松唐晓东史晓蕾李亚璞
文献传递
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及其衍生品种(系)的特点与遗传分析
2024年
冀豆12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蛋白大豆品种,其蛋白含量高、高产、高抗病。该品种于2001年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农作物优异种质,是目前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高蛋白品种。为了明确冀豆12的主要表型特征和遗传特性,本研究采用系谱图法结合重测序技术对冀豆12及衍生品种和创新种质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多年的生产试验提炼出了冀豆12与其衍生品种和种质的优良特性,并进行重要功能位点在后代品种或品系中的传递情况分析。作为黄淮海地区首个高蛋白品种,冀豆12被作为核心亲本广泛利用。迄今为止已培育出了23个衍生品种,分别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安徽和湖北等地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并创新出了15个高蛋白特异种质。表型鉴定结果表明,冀豆12的衍生品种在产量相关性状、蛋白含量等品质和花叶病毒抗性上存在较大的变异,生育期、株高的变异范围相对较小。冀豆12与其衍生品种和种质在遗传上主要分为3个亚群。通过热图追踪分析功能位点显示,冀豆12中优异功能位点传递率较高,另有抗蚜虫等不利位点在后代中得到互补改良。衍生品种中蛋白含量变异较大,有两个品种蛋白含量超过冀豆12;冀豆12背景高蛋白含量相关位点个数与衍生品种(或品系)的蛋白含量呈正相关趋势。在利用冀豆12为核心种质进行品种选育的过程中,应注重蛋白含量、花叶病毒抗性等的选择,其次是生育期和株高。同时,在选择亲本时还需要关注蚜虫抗性和耐盐基因的互补。
张旭娟陈强赵田湉刘书林杨春燕秦君乔亚科张孟臣
关键词:创新种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