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亚峰

作品数:28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小说
  • 11篇叙事
  • 8篇文学
  • 6篇叙事伦理
  • 6篇伦理
  • 4篇文本
  • 4篇文学教学
  • 4篇教学
  • 3篇性别
  • 3篇女性
  • 3篇文学批评
  • 3篇小说叙事
  • 2篇当代家族小说
  • 2篇叙事研究
  • 2篇文化
  • 2篇向度
  • 2篇小说叙事研究
  • 2篇历史小说
  • 2篇教育
  • 2篇家族小说

机构

  • 26篇淮南师范学院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淮南师范专科...

作者

  • 27篇祝亚峰
  • 3篇李欣复
  • 1篇孙晓文

传媒

  • 4篇淮南师范学院...
  • 2篇东方丛刊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淮南师专学报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学术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与伦理:格非小说的叙事向度被引量:1
2009年
历史与伦理构成了格非小说叙事的核心。从早期的先锋小说,到近年来发表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等作品,无论文学是从历史回归修辞,还是通过叙事为历史寻找筑居之地,他都在尝试建构历史与伦理之间的叙事张力,以打开文学探索的空间,发现未来的主题。在历史的叙述中对人的存在、心理深度的探询,体现出一种现代性的叙事伦理取向,坚守着一份文学创作的道德责任。
祝亚峰
关键词:伦理叙事伦理
叙事伦理:小说叙事研究的现代形态被引量:7
2009年
祝亚峰
关键词:叙事研究叙事伦理小说叙事现代性伦理文学批评
女性自我认同的一种虚幻化叙事——论徐小斌的《羽蛇》被引量:1
2004年
从审美层面上看 ,《羽蛇》为中国女性写作提供了审美的价值范本 ,而从自我认同的文化叙事上分析 ,《羽蛇》
祝亚峰
关键词:女性历史女性自我自我认同语言乌托邦
当代家族小说的叙事与性别
祝亚峰
关键词:家族小说家族叙事历史图景家族伦理革命叙事
文献传递
从政治伦理、精英伦理到个体伦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叙事的伦理向度被引量:2
2010年
当代小说从政治伦理、精英伦理再到个体伦理的叙事价值的迁移,形成内涵各异的小说话语范式:政治伦理规约下的人民伦理大叙事;精英伦理指向性的启蒙现代性叙事;以个体化、生活化和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小说叙事伦理。这些变化表明文学在不断地被边缘化、市场化的同时,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和屈从,将会随着文学自律意识的复苏而逐渐消除,文学将重新疏通整理自身的叙事经纬,构建自身的叙事伦理维度。
祝亚峰
关键词:政治伦理个体伦理叙事伦理当代小说
当代城市小说的叙事与性别
2008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承载着新兴的生活经验、新型文学观念及美学范式的当代城市小说再度重返文学的场域,围绕着"城市"、"都市"这一客体形象而衍生出"城市小说"、"都市文学"、"都市文化"等概念,其中性别视点与城市叙事构成了一个新的写作与阐释的视角,蕴涵着文化、性别、个体生命以及"人与城"之间相关的命题,呈现诸多未曾显露的意义。
祝亚峰
关键词:城市小说叙事文化认同
文字的历险:海南的叙述语言
2005年
海南打破传统小说创作的规范,在叙述语言层面进行了一次文字的历险,主要表现为:叙述的非线型,多重文本互涉;写实与超验虚构;诗性想像。这一文本实验的最大收获是凸现了语言,包括某种语言意象、语言诗性特质等。
祝亚峰
关键词:语言文本
叙事伦理文本批评的方法与途径被引量:5
2011年
现代性兴起引发伦理概念的延异,为叙事走向伦理奠定了知识的合法性。叙事伦理是回应文学艺术伦理的叙事表达,将叙事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而生成的一种阐释文本的批评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叙事伦理概念在汉语批评界出现以来,历经文学批评的实践,这一概念已具备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形成了外部伦理介入与内部伦理的发掘两种批评的途径,从方法论的角度可以大致梳理出这一概念的现代性知识内涵。
祝亚峰
关键词:叙事伦理文本内外方法论
轻逸与沉重:当代历史小说的两种叙事被引量:2
2010年
沉重是从"真"的角度看取历史,力主"真相"的浮现;轻逸则从"思"的维面,探询历史是怎样的和可能呈现的面相。轻逸较沉重而言,是"减重"式的做法,在叙事结构、叙事语言等方面,力主文本诗性、凝练、寓言化。沉重较轻逸而言,是一种"加重"的方式,作者或叙事者凭借为历史作证的勇气,直面并再现历史真实的面相,揭示过往的历史叙述如何遮蔽了真正的历史,并竭力彰显另类的历史,尤其是创伤性的历史,由此体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祝亚峰
关键词:当代历史小说历史叙事
研究性教学与文学教学方法改革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性教学"不以传授系统的知识为目的,而是以"问题"意识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以"问题"的发现、提出、设计,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讨论及总结,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并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思维能力、行动能力及建构创新意识为目的。
祝亚峰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改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