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延博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搏动灌注和非搏动灌注对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CPB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30例。PP组在人工心肺机泵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置,在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NPP组全程均采用非搏动灌注。两组灌流量控制在2.3~2.8 L/(min .m2)。分别于术前(T1)、CPB后4 h(T2)、12 h(T3)、24 h(T4)、48 h(T5)抽取外周静脉血及留取新鲜尿液,测定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MG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比较,两组血清Scr、BUN浓度在T4~T5明显升高(P<0.01);血清β2-MG、尿β2-MG浓度在T2~T5明显升高(P<0.05)。与NPP组比较,PP组血清Scr、BUN浓度在T4~T5明显降低(P<0.05);血清β2-MG、尿β2-MG浓度在T2~T5明显降低(P<0.05)。结论 PP能有效地减轻CPB后肾脏损伤,降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 王少强魏松洋马志强郑庆杰祁延博
- 关键词:搏动灌注肌酐尿素氮血清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
- 心脏瓣膜置换术107例围手术期的处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行瓣膜置换术107例病例,均为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分别行单瓣或双瓣置换术。结果102例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早期死亡5例,占4.9%。死亡原因主要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呼吸功能或肾功能严重损害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调整全身及心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术中良好心肌保护、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或采用浅低温不停跳技术,同时纠正三尖瓣病变,术后积极防治低心排血量、室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马志强魏松洋杨瑞丽王少强祁延博郑庆杰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