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眭志方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船舶工业国防科技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目标识别
  • 1篇信息融合
  • 1篇证据理论
  • 1篇贴近度
  • 1篇模糊聚类
  • 1篇模糊模式识别
  • 1篇模式识别
  • 1篇聚类
  • 1篇感器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机构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眭志方
  • 1篇刘维亭
  • 1篇杜晓
  • 1篇杨薇
  • 1篇张冰
  • 1篇朱志宇
  • 1篇杜茜

传媒

  • 1篇电光与控制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加权证据组合方法被引量:3
2008年
证据理论在证据高度冲突时,因其归一化过程会产生有悖常理的无效结果。针对这些问题,在证据源及证据平均可信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证据合成公式。新的合成公式弥补了吸收法合成公式所存在的不足,使冲突证据合成的结果更为理想。最后的实验证明了这种新的证据合成方法的有效性。
杜晓刘维亭杜茜眭志方
关键词:证据理论
基于异类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目标识别和分类技术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性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获得最佳的作战效果,依靠单传感器提供信息已无法满足作战需要,必须运用各种有源和无源探测器在内的异类多传感器来集成提供多种观测数据。基于异类传感器的信息融合可以得到目标的...
眭志方
关键词:传感器信息融合目标识别
文献传递
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7年
提出了一种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相结合的目标识别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海上舰船识别分类;同时引入聚类分析有效性评价的F统计量,实现了模糊聚类的自适应性,避免了聚类数目选取上存在的主观性。对于给定特征的海上舰船目标,仿真实现了对目标的聚类分析,获得目标的分类并形成标准模型库,并通过模糊模式识别对后继获得的目标特征样本在标准模型库中进行匹配,应用最大贴近度原则完成目标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战场环境,两种方法的结合是可行和有效的,可以满足战时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眭志方张冰朱志宇杨薇
关键词:模糊模式识别目标识别贴近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