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栓成

作品数:45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包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手术
  • 14篇麻醉
  • 7篇芬太尼
  • 6篇动脉
  • 6篇控制性降压
  • 5篇血液
  • 5篇手术患者
  • 4篇心肌
  • 4篇血液稀释
  • 4篇瑞芬太尼
  • 4篇术后
  • 4篇体外循环
  • 4篇腔镜手术
  • 4篇外循环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术后认知
  • 3篇双能量
  • 3篇七氟烷
  • 3篇吗啡

机构

  • 42篇包头市中心医...
  • 5篇内蒙古科技大...
  • 4篇包头医学院
  • 3篇包头市第二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包头医学院第...
  • 2篇包头市眼科医...
  • 1篇包头市扶贫医...
  • 1篇北方医院
  • 1篇内蒙古包钢医...

作者

  • 45篇白栓成
  • 30篇王君艳
  • 9篇秦广平
  • 3篇孙凯
  • 2篇王海涛
  • 2篇李佩铂
  • 2篇贺翠莲
  • 2篇李坤成
  • 2篇赵瑞平
  • 2篇卢耀军
  • 2篇李洪宇
  • 2篇韩瑞娟
  • 2篇刘智慧
  • 2篇王君艳
  • 2篇贾力维
  • 2篇李凤鸣
  • 2篇张佳
  • 1篇付春梅
  • 1篇曹甫为
  • 1篇乔烨

传媒

  • 8篇内蒙古医学杂...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4篇包头医学院学...
  • 3篇系统医学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北方药学
  • 2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包头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4
  • 2篇2002
  • 2篇1998
  • 1篇199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置起搏器患者胆囊手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安置起搏器患者行胆囊手术时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对8例安装心脏起搏器后施行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未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围术期经过顺利。结论安装心脏起搏器可增加患者的手术麻醉安全性。
白栓成王君艳刘志慧
关键词:起搏器胆囊手术麻醉管理
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评价猪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赵瑞平卢耀军李洪宇孙凯周大可白栓成王君燕刘智慧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是一种新型补液策略,其运用微创或者无创的实时监测方法,规范有效的治疗程序,可优化组织器官灌注,进而减少众多高危手术引起的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在围术期液体管理中更具优势。本文将对GDFT在各项临床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以及患者围术期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综述,现报告如下。
高彩凤白栓成
关键词: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临床手术器官灌注液体管理围术期高危手术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剖宫产术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剖宫产术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82例产妇,所有产妇分娩前均行脊椎硬膜外麻醉,采用右美托咪定预防麻醉后寒战,根据所应用的右美托咪定的剂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0.1μg/kg)和观察组(0.5μg/kg),各41例。选取多个时间点(T0、T1、T2、T3、T4、T5、T6),测量各时间点产妇的循环指标(MAP、HR、SpO_(2)),比较两组在麻醉期间寒战的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在T0、T4、T6时的MAP,在T0、T1时的HR,在所有时间点的SpO_(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T1、T2、T3时的MAP更高,T5时的MAP更低,T2、T3、T4、T5、T6时的H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期间寒战总发生率(4.88%)较对照组(26.8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32%)较对照组(4.88%)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行剖宫产分娩时,如果采用脊椎硬膜外麻醉,则在术前给其应用大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寒战有着较好的效果,并且能够较好地维持产妇体循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小燕杨玲王晓东王志强白栓成
关键词:剖宫产术寒战
持续泵入瑞芬太尼对甲状腺患者生命体征及脑电双频指数值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最适宜的用药浓度。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0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四组:A组[瑞芬太尼0.05μg/(kg·min)+颈丛神经阻滞]、B组[瑞芬太尼0.08μg/(kg·min)+颈丛神经阻滞]、C组[瑞芬太尼0.10μg/(kg·min)+颈丛神经阻滞]和D组(空白对照,单纯颈丛神经阻滞),每组30例。记录四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安静平卧10 min(T1)、颈丛神经阻滞后1 min(T2)、切皮时(T3)、分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4)、缝皮时(T5)和术毕(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T1、T4、T6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进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术后满意度。结果 与D组比较,A、B、C组发生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D组比较,A、B、C组的术后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D组比较,A、B、C组T2、T3、T4、T5时间点MAP降低,T2、T3、T4、T5时间点心率降低,C组T2、T3、T4、T5时间点Sp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点比较,A、B、C组T3、T4、T5的MAP升高,A、B组T3、T4、T5的HR增快,D组T2、T3、T4、T5的MAP升高,HR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T1、T4、T6 BIS值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镇静指数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B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均能满足甲状腺手术术中镇痛,与丙泊酚联合,发挥协同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单纯颈丛神经阻滞小,对维持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的平稳有帮助,但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
王君艳穆新华白栓成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瑞芬太尼RAMSAY评分
乌司他丁和糖皮质激素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随机将120患者分为乌司他丁组、地塞米松组、甲强龙组及氢化可的松组各30例。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地塞米松、泼尼松及氢化可的松治疗3d。对比三组患者24h、48h、72h APACHEⅡ评分及清内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蛋白水平。(1)在进入ICU后24h,乌司他丁效果稍好于地塞米松和甲强龙(P<0.05),但是其药效比起氢化可的松要低(P<0.05)。在进入ICU并给药72h后,乌司他丁和氢化可的松对于患者的APACHE II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皮质激素药物的效果(P<0.05)。(2)氢化可的松和乌司他丁均有对减少血清内两种主要炎症因子的含量较好的3天疗效(与给药前相比,三个时间点的test P均小于0.05)。乌司他丁相比于氢化可的松,在症状早期的作用要慢了很多,其整体对IL-6的作用效果甚至与地塞米松类似(P>0.05)。甲强龙的治疗效果在四种药物中最为微弱,无论早期还是中期(P<0.05)。地塞米松对于IL-6的控制效果已经类似于乌司他丁(P>0.05),但是对于TNF-α的控制效果则显著弱于乌司他丁和氢化可的松(P<0.05)。结论 (1)进入ICU一天甚至三天后,四种药物的作用趋于相近,但是乌司他丁(UTI)和氢化可的松仍比其他两种的效果稍好。(2)氢化可的松仍是降低血清内炎症分子最有效的药物,乌司他丁的药效强于其他两种糖皮质激素,但是稍弱于氢化可的松。
牛梦玄王君艳白栓成
关键词:脓毒症APACHEII评分IL-6
颈丛神经阻滞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最适宜的用药浓度。方法: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年龄18~60岁,体重45~75kg。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0.05μg/kg·min)、B组(瑞芬太尼0.08μg/kg·min)、C组(瑞芬太尼0.10μg/kg·min)和D组(空白对照,单纯颈丛神经阻滞),每组25例。记录四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安静平卧10min(T1)、颈丛神经阻滞后1min(T2)、切皮时(T3)、分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4)、缝皮时(T5)和术毕(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测定T1~T6时间点的血糖值(Glu)、皮质醇值(Co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满意度。结果:A组、B组、C组与D组疼痛、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和术后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效果优于D组。与D组比较,C组的Sp O2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呼吸抑制明显。四组在T3~T6时间点MAP和HR较T1~T2时间点均升高,D组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机体应激情况的指标Glu和Cor,A组、B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在T3~T6时间点均能抑制机体应激反应,D组在T3~T6时间点比T1~T2时间点Cor升高明显(P〈0.01)。A组、B组、C组与D组比较,BIS值在T2~T6时间点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镇静指数比较,D组明显低于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神经阻滞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均能满足甲状腺手术术中镇静镇痛,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单纯颈丛神经阻滞小,并能有效抑制机体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但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所以临床应用应选择适合的剂量,本研究瑞芬太尼0.05�
穆欣华安然王君艳白栓成
关键词:颈丛阻滞瑞芬太尼甲状腺术
术中目标导向输液对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实施不同的输液方案,对比研究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在不同的输液方案下围手术期安全及术后恢复情况,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60例ASAI-II级结肠癌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经典输液组(A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输液组(B组),每组30例。术中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尿量、肌酐和出血量等;术后监测:术后第一天儿茶酚胺、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输液量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的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结肠癌患者在手术中使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可以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而对肾功能无影响。(2)结肠癌患者手术使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利于伤口愈合,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
李凤鸣白栓成王君艳
关键词:结肠癌
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30 d内有综合随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Ⅰ增高、心电图有动态演变等资料)的可疑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对可疑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站式心肌灌注及冠状动脉成像。以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资料为金标准,计算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冠状动脉各段图像质量及有效射线剂量。采用SPSS 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射线剂量采用x±s表示,不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检验采用Cohen's Kappa分析。结果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7.0%、86.4%和98.9%。1例患者出现断层伪影,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显影差,中远段血管不可评估;另1例患者由于心率变异性较大,造成右冠状动脉中远段有运动伪影,其余患者成像质量均良好。第二代双源CT的平均有效射线剂量为(6.1±1.5)mSv。结论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一站式心肌灌注碘图,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测心肌梗死的准确性高,有效射线剂量低。
韩瑞娟孙凯李坤成赵瑞平李文欢白栓成王君艳李洪宇卢耀军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心肌灌注显像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常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激反应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常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舒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OPCABG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 0例,麻醉诱导应用咪达唑仑(0.04~0.05)mg/kg,依托咪酯(0.16~0.2)mg/kg,维库溴铵(0.1~0.12)mg/kg同时分别静注舒芬太尼(0.5~1)μg/kg,或芬太尼4~8μg/kg,同时持续输注丙泊酚4~6 mg/(hr.kg),舒芬太尼0.08μg(min.kg),或芬太尼0.6μg/(min.kg)维持麻醉。记录各组气管插管、切皮、劈胸骨、穿钢丝和拔除气管导管各时间的平均压和心率。结果: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浅麻醉反应的病人数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在气管插管、切皮、劈胸骨、穿钢丝和拔管期间,芬太尼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术后清醒和拔管及ICU滞留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能提供术中更稳定的血液动力学,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而且不影响术后清醒和拔管及ICU滞留时间。
白栓成王君艳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