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压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化疗
  • 5篇高血压
  • 5篇恶性
  • 5篇肥胖
  • 4篇动态血压
  • 4篇血糖
  • 4篇隐性高血压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肥胖患者
  • 4篇病患
  • 2篇代谢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低氧
  • 2篇低氧诱导
  • 2篇低氧诱导因子

机构

  • 2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昌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30篇田力
  • 19篇曹悦鞍
  • 18篇彭朝胜
  • 11篇夏菁
  • 8篇杨璐
  • 8篇张文洛
  • 7篇王玮
  • 5篇郑伟
  • 5篇吴苏冬
  • 5篇何继东
  • 5篇杨平
  • 3篇谢文秀
  • 3篇李方明
  • 3篇张军
  • 3篇聂青
  • 2篇康怡
  • 2篇郭宇姝
  • 2篇龙南展
  • 1篇彭朝圣
  • 1篇刘泽源

传媒

  • 6篇海军总医院学...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多肽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脾多肽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9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脾多肽联合治疗组,前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后者给予脾多肽联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及FEV1/FVC均显著上升,脾多肽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脾多肽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常规治疗组为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均显著下降,脾多肽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脾多肽联合治疗组CD8+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脾多肽能够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炎性反应,调节其免疫水平,提高疗效。
彭朝胜盛晓燕田力杨晓斌夏菁曹悦鞍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疗效
替普瑞酮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内科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均治疗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91.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善总有效率(81.7%)明显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普瑞酮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病理组织学变化。
盛晓燕彭朝胜田力王宇杨璐夏菁
关键词:替普瑞酮慢性萎缩性胃炎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态血糖波动的关系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T2DM伴颈动脉硬化(CAC)患者动态血糖波动的特点。方法 88例受试者分T2DM伴颈动脉硬化(CAC)组38例,T2DM无颈动脉硬化(NCAC)组35例和正常对照(NC)组15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三组72h血糖变化,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血糖波动系数(BGF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AC组BGFC、MAGE及HOMA-IR明显高于NCAC组(P均<0.05);CAC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BGFC、MAGE及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2、0.360、0.336,P均<0.05);CAC组BGFC、MAGE与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1、0.362,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与血糖波动相关,血糖波动可能促进了颈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彭朝胜曹悦鞍田力张文洛刘淑云
关键词: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波动
血压晨峰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曹悦鞍彭朝胜何继东田力王玮康怡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血压晨峰室性心律失常
紫杉醇与替尼泊苷联合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紫杉醇与替尼泊苷联合化疗方案对恶性脑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探讨有效的辅助化疗方案,以提高恶性脑神经胶质瘤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法不能手术、术后残留或复发的恶性脑神经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1例):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替尼泊苷200mg/m^2,分3d(d1—3),静脉滴注,3周可重复;对照组(19例):司莫司汀100mg/m^2,第1天,晚顿服;替尼泊苷用法同前,4~6周可重复。第1周期化疗后常规局部外放疗,肿瘤组织量50-60Gy。结果40例患者有效28例,总有效率70.0%;其中大脑半球胶质瘤有效率65.5%(19/29),脑干胶质瘤有效率88.9%(8/9),小脑胶质瘤有效率50%(1/2)。经X^2检验,两种化疗方案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毒性反应5例,占12.5%;经对症处理均恢复正常。远期疗效正在观察中。结论紫杉醇与替尼泊苷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安全、有效,为脑瘤辅助化疗提供了新方案。
杨平聂青田力郑伟李方明张丽萍康静波张军
关键词:抗肿瘤药多剂联用紫杉醇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化疗前血糖水平正常的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追踪其化疗结束后的血糖检验报告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化疗后空腹血糖升高19例,占18.09%(19/105)。其中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者4例,占3.81%(4/105);糖耐量减低6例,占5.71%(6/105);一过性血糖异常升高9例,占8.57%(9/105)。②化疗诱发的血糖异常多发生在化疗的第1~3个疗程。③以紫杉醇合并铂类化疗后血糖升高为著(20%)。④不同肿瘤化疗后血糖异常升高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血糖异常,甚至发生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尤以紫杉醇合并铂类化疗影响为著,应引起重视。
田力杨平聂青李方明吴苏冬郑伟朱奇
关键词:肿瘤紫杉醇血糖
含毒性药材中成药临床使用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对含毒性药材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药典》收载的大毒、有毒、小毒中药为标准,参照药品说明书,统计分析2017年海军总医院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品种、功效分类及临床用药情况。结果该院含毒性药材中成药78种,主要用于老年和骨科患者;主要不合理用药为超剂量使用和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结论含毒性药材中成药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存在一定风险。应加强临床非中医师的培训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郭宇姝卢婧乔琳田力
关键词:毒性药材中成药用药分析
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被引量:17
1991年
肺部并发症是住院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肺炎、肺脓肿、肺不张、肺栓塞、肺水肿、急性呼吸衰竭等。其中以感染性并发症最为常见,病死率高达30~50%。肺部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与护理工作质量直接相关。因此,我们着重从基础护理的角度。
田力吕连桂
关键词:护理并发症
艾迪注射液对老年肿瘤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使用单独放疗或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放疗或化疗)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Ⅲ~Ⅳ度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总改善率为49.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5%(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以提高老年肿瘤放化疗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张军郭晓东田力吴苏冬
关键词:老年肿瘤艾迪注射液
榄香烯乳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榄香烯注射液+化疗,32例)和B组(单纯化疗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病灶、生活质量、T细胞亚群、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周期治疗结束后,A组生活质量评分较B组明显改善(P<0.05)、A组有效率(31.25%)较B组(26.67%)明显升高(P<0.05);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D3+、CD4+细胞、CD4+/CD8+比值升高(P<0.01);CD8+细胞明显下降。而B组治疗后患者CD3+、CD4+细胞、CD4+/CD8+比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CD8+细胞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后B组相比,A组血清CEA、CA-125明显减低,(P<0.01);B组治疗后CEA、CA-125也较治疗前减低,但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A组较B组减轻。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田力曹悦鞍彭朝胜王玮龙南展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榄香烯乳剂化疗T淋巴细胞亚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