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丹

作品数:25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急诊
  • 3篇心肺
  • 3篇心肺复苏
  • 3篇预后
  • 3篇护理
  • 3篇护士
  • 3篇按压
  • 2篇心肺复苏培训
  • 2篇胸外
  • 2篇胸外按压
  • 2篇血功能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综...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灌流
  • 2篇血液灌流救治
  • 2篇院前急救
  • 2篇中毒
  • 2篇凝血

机构

  • 20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0篇田丹
  • 10篇魏捷
  • 4篇吕菁君
  • 4篇杜贤进
  • 4篇晏晨
  • 3篇吴莎
  • 3篇张美芳
  • 3篇杨卫泽
  • 2篇王蕊
  • 2篇王念
  • 2篇李学惠
  • 2篇涂丹芳
  • 2篇刘靖
  • 2篇孙胜男
  • 2篇王玉
  • 2篇蔡忠香
  • 2篇吴淼
  • 1篇张丽丽
  • 1篇胡鹏
  • 1篇王莹颖

传媒

  • 5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2007年全...
  • 1篇《中华急诊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内静脉超声对献血者血容量状态的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超声测量健康仰卧献血志愿者的颈内静脉(IJV)来快速精确地评估血容量状态。方法:比较46例志愿者献血前后超声测量的IJV塌陷指数和校正IJV长度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46例志愿者献血前后校正IJV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6±0.32)vs(6.11±0.41),P<0.01],献血前后IJV塌陷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12±2.21)vs(39.01±3.83),P>0.05]。献血前后的校正IJV长度密切相关(r=0.81,P<0.05),献血前后IJV塌陷指数无相关性(r=0.24,P>0.05),校正IJV长度和IJV塌陷指数之间无相关关系(r=0.13,P>0.05)。结论:IJV塌陷指数不是很好的评估低血容量的参数,校正的IJV长度是更有价值的急诊评估低容量状态的指标。
田丹李文强魏捷
关键词:颈内静脉急诊超声低血容量
团队资源管理在急诊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本研究通过培训团队资源管理知识,引人团队资源管理工具,建立医护一体交接班制度并推动团队资源管理精神,护士能够运用相关知识主动加强与医生对患者情况的交流,既方便医生能够快速地对病情作出准确判断,又能获取与医生一致的信息,及...
刘靖田丹
关键词:团队合作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住院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估急诊预检分诊评分(EDTS)在急诊入院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从2018-11-01—2018-12-31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入院的患者中筛选符合标准的病例,收集每名患者信息,分别计算EDTS分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急诊住院患者共584例,其中男363例(62.16%),女221例(37.84%),最终好转出院患者528例(90.41%),死亡患者56例(9.59%)。死亡患者入院EDTS分值高于好转出院患者(14.93±7.66vs.23.53±11.47,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DTS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OR=1.103,P<0.001;EDTS评分对患者预后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730(95%CI:0.658~0.801,P<0.01)。结论:EDTS评分对急诊入院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具备作为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基础。
田丹魏捷晏晨吴莎黄青刘艳
关键词:急诊入院预后
重症破伤风患者的镇静治疗被引量:4
2019年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严重厌氧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可经由各种伤口侵入机体并迅速繁殖,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以经由下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向上运输至脊髓或脑干,这些毒素穿过突触后就会被抑制性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摄取,造成GABA和甘氨酸的释放受到抑制,导致下运动神经元去神经化,引起肌肉活动增加,最终出现肌肉强直和痉挛[1-2]。
吴淼魏捷杜贤进晏晨田丹
关键词:破伤风肌痉挛镇痛中药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极重度药物或毒物中毒9例分析
我科2006年1年中收治急性中毒9例属极重度中毒,其中2例心搏骤停,经心跳复苏后均给与血液灌流(HP)治疗,9例有6例治愈,本文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了讨论。
李学惠涂丹芳田丹王玉魏捷
关键词:血液灌流毒物中毒心搏骤停
文献传递
紧急医疗服务前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分析紧急医疗服务前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的影响因素,并对提高我国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率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描述国内外紧急医疗服务到达前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现状,从人力资源因素(专业第一反应者和公民第一反应者)、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性(数量、位置、时间因素)及可及性(距离、运送设备、紧急医疗服务因素)3个方面总结归纳了紧急医疗服务前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强自动体外除颤器培训、建立全国自动体外除颤器登记处及减少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时间的干预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王念蔡忠香方婷陶晶晶张丽丽杨欣田丹余小梅董丽娟
关键词:自动体外除颤器影响因素
初探急诊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讨急诊分诊护士胜任力内涵,构建急诊分诊岗位的护理胜任力基础模型,为评价急诊分诊护士胜任力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行为事件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急诊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结...
田丹周炜张美芳
白细胞介素-11与脓毒症心肌损伤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ll与脓毒症心肌损伤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4例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28例)和死亡组(16例).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IL-11水平.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心脏指数[(3.2±0.4)L·min^-1·m^-2比(2.6±0.3)L.min^-1·m^-2]、心功能指数[(4.6±0.8)L/min比(3.9±0.5)L/min]、全心射血分数[(16.5±1.6)%比(14.7±1.3)%]和左心室收缩力指数[(1349±285)比(1024±231)]等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SOFA评分[(5.3±1.6)分比(8.2±2.3)分]和IL-11水平[(25.6±8.3)ng/ml比(46.1±10.7)ng/m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IL-11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5),其AUC为0.883,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和80.5%.结论血清IL-11水平有助于预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预后.
刘靖田丹王莹颖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1脓毒症心肌损伤预后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探讨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nTS)预后的临床指标,为SFTS危重病例的病程变化、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1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收集17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并发症、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痊愈组和死亡组入院时(发病第6天)以及入院3d时(发病第9天)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男性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功能明显异常、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提示病情危重,预后极差.SFTS患者AST、ALT明显升高,AST539 U/L(229.73,545.4) U/ (r=0.597,P=0.015)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氨升高提示严重的肝脏功能损伤,常常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谵妄、不自主的四肢颤动.SFTS患者出现血小板显著下降,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危重;PLT 24.88×109 L-1 (12.75,35.00) ×109L-1 (r=0.557,P=0.005)或者APTT86.06s (66.88,114.18)s(r=0.798,P=0.001)或者D-二聚体9.79 mg/L (4.09,16.51) mg/L(r=0.597,P=0.015)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发病第9天(高峰期第3天)的AST、WBC、PLT、Am、D-二聚体是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蒋舒玉吕菁君魏捷孙胜男王蕊杨卫泽田丹
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肝功能凝血功能回顾性分析
临床男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了解临床男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男护士灾害护理继续教育与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76名临床男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临床男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得分为(2.69±0.64)分,得分最高维度为灾害过程护理(2.86±0.72)分,最低维度为灾害护理专业发展(2.28±0.80)分;有无灾害护理经历、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是影响临床男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男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较低,突出表现为灾害护理专业发展方面能力较低。建议对临床男护士进行系统的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结合临床男护士有无灾害护理经历及灾害护理培训经历,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害护理救援培训,以促进其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提升。
蔡忠香张美芳孙璇田丹黄琦王念
关键词:男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