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锋

作品数:46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19篇口腔
  • 15篇细胞
  • 15篇口腔鳞
  • 13篇鳞癌
  • 11篇细胞癌
  • 11篇鳞状
  • 11篇鳞状细胞
  • 11篇鳞状细胞癌
  • 9篇肿瘤
  • 9篇口腔鳞状细胞...
  • 8篇口腔鳞癌
  • 6篇缺损
  • 5篇血管
  • 5篇增殖
  • 5篇手术
  • 5篇颌骨
  • 5篇细胞增殖
  • 5篇环状
  • 5篇RNA
  • 4篇舌鳞癌

机构

  • 44篇北京大学深圳...
  • 13篇汕头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北京大学...

作者

  • 46篇王锋
  • 43篇杨宏宇
  • 30篇杨辉俊
  • 24篇沈时岳
  • 14篇王宇帆
  • 11篇孟玉生
  • 11篇马平平
  • 9篇余术宜
  • 7篇苏铭扬
  • 7篇汪海燕
  • 7篇罗娟
  • 6篇唐璟
  • 6篇邬腊梅
  • 5篇张珊珊
  • 3篇庄园
  • 2篇朱汝妃
  • 2篇吕达
  • 2篇金龙
  • 2篇李树春
  • 1篇黄洪章

传媒

  • 11篇中国口腔颌面...
  • 4篇口腔医学研究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华西口腔医学...
  • 3篇广东省口腔医...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2013年全...
  • 2篇第五届全国口...
  • 2篇第十四次中国...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2017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7-H3在涎腺肿瘤和炎症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研究B7-H3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组织和涎腺炎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检测B7-H3mRNA和蛋白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CR结果显示,B7-H3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均有表达。RT-PCR结果显示,与涎腺正常组织组比较,良性肿瘤组B7-H3mRNA表达量为其4.2106倍,显著高于涎腺正常组织组(P<0.05);恶性肿瘤组为其3.216倍,也高于涎腺正常组织组(P<0.05);涎腺炎症组为1.812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B7-H3的表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炎性组织中的B7-H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涎腺肿瘤组织B7-H3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涎腺组织;涎腺炎症组织B7-H3表达与在涎腺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罗娟孟玉生杨辉俊沈时岳王锋杨宏宇
关键词:B7-H3涎腺肿瘤
小剂量平阳霉素早期干预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平阳霉素多次注射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2011年间行小剂量低浓度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的78例增殖早期腮腺血管瘤患儿。分别用数码照片和MRI记录治疗前、后病变的面积,随访时间为0.5-10 a。按初诊年龄分为4组,比较用药剂量、治疗次数和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大部分血管瘤体积明显减小,MRI检查显示瘤体组织纤维化。治愈67例(85.9%),显效11例(14.1%),总有效率为100%。仅15例出现食欲缺乏、发热和皮疹等不良反应。低年龄组治疗持续时间为(4.73±0.11)个月,注射总剂量为(2.82±0.12)mL,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结论:小剂量平阳霉素多次注射治疗法对婴幼儿腮腺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安全可靠。患儿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用药剂量越小,疗程越短,家长满意度越高。
沈时岳邬腊梅杨宏宇罗娟王锋苏铭扬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腮腺平阳霉素小剂量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胚抗原Ⅰ(UCA1)mRNA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舌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 II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实验方法,从6种基因中筛选出在40对舌鳞癌组织及配对正常舌组织样本中表达有明显差异的基因UCA1,扩大样本量至93例,检测UCA1 mRNA在两者中的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UCA1 mRNA表达量与舌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UCA1 mRNA在93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平均表达量为0.7213,在正常舌组织中为0.2756,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01);UCA1 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舌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UCA1 mRNA高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密切相关,对舌鳞癌的诊断、判断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邬腊梅方征宇杨宏宇苏铭扬张珊珊孟玉生王锋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肿瘤分子标志物
长链非编码RNAMALAT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MALAT1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Graph Pad.Prism.v5.0软件包检测MALAT1在60例舌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及SCC9、SCC15、SCC25、CAL27 4株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生物公司构建的慢病毒干扰载体GV248建立舌鳞状细胞癌稳转细胞株,通过生物基因芯片分析,应用Graph Pad.Prism.v5.0软件包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NIP3L、NRG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ALAT1基因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株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经沉默MALAT1后,CAL27及SCC25中MALAT1基因的沉默效率较阴性组降低75%以上;凋亡相关基因BNIP3L、NRG1表达显著下调。结论:MALAT1基因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MALAT1基因表达后,引起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NIP3L、NRG1的表达下调,MALTA1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
张珊珊杨宏宇王宇帆杨辉俊沈时岳王锋谢舒乐金龙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
经睑结膜入路手术治疗陈旧性眶底骨折
2012年
目的:探讨经下睑结膜入路手术治疗陈旧性眶底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陈旧性眶底骨折经结膜切口入路,用网状眶底接骨钛板眶底重建。结果:8位患者的眼球内陷和眼球运动障碍都得到纠正,除2例术后早期有结膜水肿,经治疗后消退外,8例术后切口均恢复良好,没有瘢痕遗留,疗效满意。结论:睑结膜入路提供了足够的手术视野,术后不留瘢痕,美观效果好,并发症较少,特别是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是处理陈旧性眶底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杨辉俊杨宏宇沈时岳王锋孟玉生
关键词:眶底骨折眼球内陷结膜切口
使用改良唇复位术改善牙龈过多暴露
2014年
微笑时牙龈暴露过多(“露龈笑”)困扰着许多人,成为热门的美学话题。上唇提肌过度牵拉(the hyper—activity of the elevator muscle)是露龈笑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相应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本文将介绍一种改良的唇复位手术,相对保守,又能达到稳定和显著的效果。2名因露龈笑就诊的患者接受了上述手术,随访6个月,露龈量显著减少,美观满意。
王锋吕达徐莉
关键词:上唇牙龈复位术复位手术露龈笑
累及侧颅底肿瘤手术切口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安全切除累及侧颅底的肿瘤的手术切口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21例累及侧颅底的肿瘤患者,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8例。其中5例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8例采用改良FergusonWeber切口,7例采用耳前-下颌下切口,1例采用头皮半冠状-耳前-下颌下-改良Ferguson-Weber复合切口。结果 :20例患者的肿瘤均完整切除,1例上颌窦纤维肉瘤复发患者行姑息切除。所有手术患者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及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8例恶性肿瘤中,5例术后予以放疗,3例术后予以化疗。恶性肿瘤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50%(4/8)。结论 :对于累及侧颅底的肿瘤,应针对其所侵及的具体解剖结构,选择最适宜的手术切口。其中头皮半冠状切口、改良Ferguson-Weber切口、耳前-下颌下切口与复合切口较为常用,且均可达到手术目的,但又各有其侧重点。
孔杰杨宏宇王宇帆杨辉俊沈时岳王锋
关键词:肿瘤侧颅底手术切口
正颌手术患者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究正颌手术患者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正颌术前或术后患者148例,分别于直立位与仰卧位时拍摄照片,测量静态露齿值,比较不同体位的差值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患者根据性别、口内是否有正畸托槽、测量时间(术前、术后)、术中上颌骨移动方向(前徙、后退)进行分类,比较静态露齿差值的差异。将露齿差值与年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其相关性。结果 2种体位下静态露齿的差值为0.99 mm±0.95 mm,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性别的静态露齿差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正畸托槽、术前术后测量时间、不同上颌骨移动方向的静态露齿差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露齿差值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087,P=0.291)。结论 仰卧位相较于直立位,静态露齿会增加约0.99 mm;男性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差值大于女性,是否有正畸托槽、是否接受过上颌骨手术、上颌骨移动方向、年龄对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差值无影响。
张添文杨辉俊王锋林博杨宏宇
关键词:体位影响因素
长链非编码RNA HULC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
研究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ULC对口腔鳞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使用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ULC在口腔癌及癌旁和口腔鳞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使用siRNA转染SCC15和SCC25细胞,通...
苏文王宇帆杨辉俊沈时岳王锋杨宏宇
关键词:信号通路
文献传递
经颏孔前下颌骨劈开径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颏孔前下颌骨劈开径路切除咽旁巨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8例咽旁间隙巨大肿瘤,采用下颌骨颏孔前截骨劈开径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肿瘤,其中腮腺来源6例,神经来源2例,患者术后无面瘫、舌麻木,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未发生术后感染。全组病例随访8个月~5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下颌骨颏孔前截骨劈开径路对于咽旁间隙巨大肿瘤视野良好,暴露充分,肿瘤可直视下完整切除,手术安全、可靠。
杨辉俊杨宏宇沈时岳王锋孟玉生
关键词:咽旁间隙肿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