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进明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甘肃省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东祁连山
  • 2篇药剂
  • 2篇药剂防治
  • 2篇番茄
  • 2篇番茄白粉病
  • 2篇白粉
  • 2篇白粉病
  • 2篇草地
  • 1篇东祁连山高寒...
  • 1篇药剂防治试验
  • 1篇田间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表层
  • 1篇土壤碳
  • 1篇镰孢
  • 1篇镰孢菌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性
  • 1篇抗病性鉴定
  • 1篇加工番茄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王进明
  • 3篇杨成德
  • 3篇陈秀蓉
  • 2篇张俊忠
  • 1篇徐长林
  • 1篇屈星
  • 1篇龙瑞军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张掖市加工番茄白粉病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番茄形态抗病性与生理生化抗病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番茄白粉病进行了田间扩展流行规律调查、药剂防治试验,番茄形态、生理特征与白粉病抗性相关性以及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田间调查与室内鉴定,取得以下...
王进明
关键词:番茄白粉病病原菌药剂防治抗病性鉴定
文献传递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5种镰孢菌的形态鉴定和ITS rDNA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为确定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中镰孢菌的分类地位,运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其中分离的5种镰孢菌,采用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同时利用ITS rDNA序列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并分析比较了基于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的两种鉴定手段。结果表明,3个菌株为三线镰孢(Fusariumtricinctum),2个菌株为木贼镰孢(F.equiseti),与传统方法相比,ITS rDNA方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但对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镰孢菌的鉴定,只有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互结合,才能使镰孢菌的鉴定分类更加完善。
张俊忠陈秀蓉杨成德王进明
关键词: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表型鉴定RDNA序列分析
番茄白粉病田间扩展流行规律与药剂防治试验被引量:11
2009年
通过2年对番茄白粉病田间扩展流行动态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白粉病菌首先由中心病株下部叶片向上部作垂直扩散,随后进行水平传播,且顺垄传播快;在甘肃省张掖市一般7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出现,田间蔓延快;环境条件适宜时,从植株上部叶片显症到发病率达91.5%仅需5 d。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喷药7 d后,24%噻呋酰胺悬浮剂1 2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倍液、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和62.25%代森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达到最大,依次为83.4%、81.4%、81.3%和68.7%,而喷药10 d后40%氟硅唑乳油3个浓度梯度(3 000、5 000倍液和7 000倍液)的药效均达到最高值,依次为72.2%、73.3%和78.5%,表明40%氟硅唑乳油持效期较长,药效稳定。
王进明屈星陈秀蓉杨成德张俊忠
关键词:番茄白粉病药剂防治
东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类型土壤表层碳、氮、磷密度特征被引量:41
2008年
在青藏高原东祁连山以杜鹃灌丛、高山柳灌丛、金露梅灌丛、珠芽蓼草甸、禾草草地、沼泽草地和嵩草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碳、氮、磷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土壤表层碳、氮、磷密度分别介于4.66kg/m^2~6.63kg/m^2、0.31kg/m^2~0.59kg/m^2和0.07kg/m^2~0.16kg/m^2,2006年分别介于5.27kg/m^2~6.84kg/m^2、0.40kg/m^2~0.51kg/m^2和0.10kg/m^2~0.20kg/m2;土壤碳、氮和磷密度受植物群落和根系分布特征影响,样地间及土层间差异明显。
杨成德龙瑞军陈秀蓉徐长林王进明
关键词:东祁连山土壤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