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祥
- 作品数:87 被引量:826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4个非-Reid类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杂交设计)组配了44个杂交组合,对4个非-Reid(非瑞德)群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产量配合力高的组合有‘LX9801×9858’、‘LX9801×8112’、‘LX9801×9058’、‘LX9801×9537’、‘昌7-2×沈137’、‘昌7-2×5276’、‘昌7-2×9537’、‘7117×5003’、‘7117×9858’、‘7117×郑58’、‘7117×9558’、‘K12×沈137’、‘K12×478’、‘K12×8112’、‘K12×K22’;增加百粒质量配合力高的组合有‘LX9801×K22’、‘LX9801×9537’、‘昌7-2×K22’、‘昌7-2×5276’、‘7117×郑58’、‘7117×9558’、‘K12×沈137’、‘K12×478’、‘K12×9058’、‘K12×8112’、‘K12×5003’;降低株高配合力高的组合有‘7117×5276’、‘昌7-2×9558’、‘7117×9537’、‘7117×K22’、‘7117×478’、‘昌7-2×郑58’;降低穗位高配合力高的组合有‘昌7-2×郑58’、‘7117×K22’、‘7117×9537’、‘昌7-2×5003’、‘7117×8112’、‘昌7-2×9058’;在4个非-Reid父本系中,产量配合力由高到低依次为‘LX9801’>‘昌7-2’>‘K12’=‘7117’;‘7117’一般配合力低于‘昌7-2’,可使F1代行粒数增加,并有降低株高和穗位的致矮遗传效应;对受加性基因控制的穗长、结实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株高、百粒质量等性状,宜进行早代选择;穗位、叶面积系数和小区产量等性状受非加性基因作用相对较大,宜进行晚代选择;应扩大供体遗传范围对‘昌7-2’受体进行遗传改良.
- 张永科郗洛延樊瑞彬王建平谭宜国任喜龙王立祥廖允成梁德俊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
- 论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生产又以旱作为主,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条件差,社会经济条件落后,粮食产量低下人均粮食占有量不高,地区间差异大。虽然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力较大,但近期实现区域粮食自给...
- 李军王立祥邵明安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种植业结构
- 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被引量:56
- 2003年
- 小杂粮营养丰富 ,极具产业化开发潜力 ,且具有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生产力稳定等特点 ,在当前西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 ,小杂粮生产必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战略地位。生产规模小 ,生产力低下 ,科研滞后 ,加工工艺落后是目前制约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 ,提出以区域生产、规模发展、优先发展科学技术 ,大力促进产业化开发为主的措施和对策。
- 张雄王立祥柴岩廖允成
- 关键词:小杂粮可持续发展营养水平生育期膳食结构
- 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种植模式产量效应模拟与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利用作物生长模型软件包DSSAT3 ,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地区主要种植模式的产量效应与年际变异情况 ,并采用耗水系数、耗氮系数和经济收益值 ,综合评价了各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 ,选择出了关中平原区、渭北高原区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好的最优种植模式 ,分别为冬小麦 夏玉米、春玉米。
- 李军邵明安王立祥
- 关键词:黄土高原作物
- 泾河流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对策被引量:3
- 2006年
- 泾河流域是全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影响泾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植被极度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趋势加剧;人口增长过快,资源难以为继;农业结构单一,整体效益差。发展对策应以植被的恢复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生态塬”、“圈层结构”和“梯层结构”等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发挥川塬旱作农业优势,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高效优质的旱作农业体系;以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核心,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协调发展。
- 张希彪姜双林上官周平王立祥刘彬
- 关键词:泾河流域黄土高原
- 中国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增进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基于旱区范围扩大、旱情加剧的干旱趋势 ,以及水分生产潜力是变量而非常量的认识 ,提出“借助科学技术进步 ,强化对农田作物以水肥为主体的生活因素的调控力度 ,增进水分生产潜力 ,奠定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见解。进而提出现阶段中国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增进的技术途径 。
- 廖允成王立祥温晓霞
- 关键词:北方旱区可持续发展
- 一年生豆类作物固氮力及后效的研究
- 王留方王立祥付增光
- 关键词:豆类作物固氮作用固氮微生物磷肥
- 小杂粮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8
- 2008年
- 小杂粮是黄土高原旱作农区传统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自古以来一直在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全球气候干旱趋势加剧,粮食日益紧缺,小杂粮必将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及区域粮食基本自给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同时,小杂粮营养丰富,医食同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杂粮生产,促进其产业开发,是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张雄王立祥
- 关键词:黄土高原小杂粮旱作农业
- 关注旱区农业发展 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
- 本文阐述了我国旱区农业的范围、战略地位及其对国家农业发展的贡献,重点对旱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能力进行预估。
- 王立祥张永科高茂盛
- 关键词:旱区农业
- 旱作农区应变型种植制度决策系统的建立及效益被引量:7
- 2003年
- 针对宁南旱区降水资源短缺且变异性显著 ,造成干旱灾害频繁的气候特点 ,依据不同作物对干旱气候的适应性规律 ,借助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进行应变型种植制度优化设计 ,组建了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的应变型种植制度决策系统。在综合考虑各种干旱发生频率及其对作物产量影响程度的基础上 ,种植制度优化模式包括了随机型和确定型两种决策方案。综合分析和生产验证表明 ,优化方案可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研究结果对于广大旱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 王龙昌王立祥贾志宽冯金侠
- 关键词:旱作农区决策系统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