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祥
- 作品数:530 被引量:1,463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精准健康传播“七质”
- 2017年
- 精准健康传播给健康传播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给健康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在提出精准健康传播遵“七则”、守“七理”、循“七生”、敬“七母”和承“七归”后,提出精准健康传播修“七质”的理论。笔者认为,
- 白剑峰文建强王立祥
- 关键词:信息传播渠道互联网
- 野战增压帐篷对高原缺氧的防治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健康武警官兵急进性高原缺氧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低海拔地区急进高原的武警官兵12名,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海拔3700 m,4200 m,5200 m高度,分别监测增压组与未增压组23:00时至次日6:00共7 h的睡眠状况和脉搏氧饱和度,并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测评。结果在3个海拔高度,增压组与未增压组睡眠的平均脉搏氧饱和度、最低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性事件总指数、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野战增压帐篷能有效纠正高原低压性缺氧,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睡眠质量,具有防治急进性高原缺氧作用。
- 刘亚华王立祥李春伶郑静晨孙鲲蔡蓓蓓付一登
- 关键词:高原缺氧脉搏氧饱和度睡眠质量
- 谱写生命健康时代"心"华章——记中国心肺复苏"三立"战略理论与实践被引量:5
- 2019年
- 心搏骤停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心肺复苏术作为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关键技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届科学普及分会的专家学者基于对生命健康及所处时代的思考与实践,聚焦关乎人民生命安危主题,从"起死回生"之术——心肺复苏领域精准健康发力,以"立心肺复苏科学理论之言、立心肺复苏科技人才之基、立心肺复苏科普传播之众"为主要内容,通过"建设科学理论体系、科技队伍基地、科普传播惠民"三方面,有力促进了心肺复苏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普及推广,取得了心肺复苏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骄人成绩,为生命健康时代注入了"心"的文化内涵。
- 王立祥
- 关键词:心肺复苏生命健康文化
- 论战创伤心脏呼吸骤停精准心肺复苏模式
- 直接针对战创伤心脏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CPR)是提高战创伤心脏呼吸骤停复苏成功率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不同战创伤心脏呼吸骤停特点,探索战创伤心脏呼吸骤停规律模式,认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精准个体化心肺复苏程序、方法及...
- 王立祥
-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心脏停搏
- 文献传递
- 经膈肌下抬挤心脏急救肝移植术中心搏骤停循环支持方法被引量:18
- 2004年
- 王立祥李威刘振文雷志礼武警总医院麻醉科雷联会王瑜贵姜涛侯会亚
- 关键词:心搏骤停
- 院外溺水者复苏要点
- 2002年
- 李卉王立祥
- 关键词:溺水急救脊髓损伤
- 灾难心理救援中不可缺位的“心理伤票”
- 人是由身心两方面构成,当身体受到伤害的时候,心理自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身心的创伤都十分严重,仅仅对身体创伤进行评估和救治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在汶川和玉树大地震发生以后,灾民中出现急性应激障碍和...
- 史宇王立祥
- 关键词:自然灾害心理救援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 肺动态顺应性与氧合指数动态监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动态顺应性(C_D)与氧合指数(OI)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ICUARDS患者25例,按预后不同分为治愈组(18例)和死亡组(7例)。确诊为ARDS并行机械通气开始,连续采集上机后2 h(T_1)、12 h(T_2)、24 h(T_3)、48 h(T_4)、72 h(T_5)、96 h(T_6)、120 h(T_7)等7个时间点的C_D和OI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两组对应时间点的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分别对照比较,T_1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治愈组,随C_D升高OI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91,P<0.05);死亡组,随C_D降低OI降低,两者亦呈显著正相关(r=0.992,P<0.05)。结论 ARDS患者随其肺功能改善,OI和C_D同步升高;随着肺损伤加重,OI和C_D同步降低。临床可通过二者结合来评估治疗过程中的肺功能状态,从而指导ARDS治疗及判断其预后。
- 韩淑贞王立祥孙鲲韦中余王瑜贵雷联会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
-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解析
- 本文对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中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协作组制定的首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作了简要解析,对《共识》出台的背景作了详细介绍,对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范...
- 王立祥
- 文献传递
-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装置被引量:22
- 2009年
- 传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方法多为徒手或采用机械装置进行胸外按压,CPR时需用45~55奴的压力才能达到使被救者胸部下压4—5cm深度的复苏标准,有研究显示,1/3被救者在接受传统CPR时发生了肋骨骨折,直接影响了复苏效果;当心搏骤停时,心脏顺应性减低,此时胸外按压中的“心泵”机制作用受到限制,而促使血流产生的“胸泵”作用难以发挥,使心排血量明显降低,也是复苏成功率不高(5%-10%)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笔者发明设计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避免了肋骨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充分利用了“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较好地弥补了传统CPR的不足。
- 王立祥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刘亚华孙鲲
- 关键词: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