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焕彬

作品数:11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5篇手术
  • 3篇置换术
  • 3篇术后
  • 3篇全麻
  • 3篇老年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伤患者
  • 2篇烧伤
  • 2篇烧伤患者
  • 2篇术后认知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全身麻醉
  • 2篇麻醉方法
  • 2篇老年患者
  • 2篇安全性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机构

  • 7篇广东省梅州市...
  • 3篇广东省梅州市...
  • 2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王焕彬
  • 4篇陈枝
  • 2篇陈伟元
  • 2篇廖婷
  • 1篇周文涛
  • 1篇张彩玲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食管癌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啶吸入全身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和对苏醒拔管期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麻醉诱导前,观察组给予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稀释至10 ml给予微量泵输注泵输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输注方式同观察组,并于10 min内输注完毕。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MAP)、心率(HR)、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和焦虑评分(SAS)。结果观察组患者T1、T2及T3时刻HR较T0时刻明显降低,对照组T3时刻的HR和MAP较T1、T2时刻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T1、T2、T3时刻的HR和T3时刻的MAP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缩短,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和SAS评分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七氟烷全麻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吸入全身麻醉过程中,可确保心血管的稳定性,并可缩短苏醒时间,维持镇静,减少苏醒期躁动和焦虑。
陈枝王焕彬
关键词:食管肿瘤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24 h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80例作为研究组,硬膜外麻醉7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将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进行比较;同时使用简易智力状态(MMS)评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判定并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12、24 h两组MMS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的MMS分值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但全身麻醉的影响较大。
陈伟元王焕彬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比较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ASAI-II级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与气管插全麻醉组(B组),每组各42例,记录患者在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的MMSE评分,根据MMSE值变化比较这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地发生率。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MMSE评分明显高于与气管插全麻醉组(B组)(P<0.05);两组术后第1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A组为19.0%(8/42),B组为33.3%(14/42);术后第7天,A组为14.3%(6/42),B组为23.8%(10/42)(P<0.05)。结论:与气管插全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能够降低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王焕彬陈枝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麻醉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行上肢手术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神经阻滞起效时间(4.53±0.78)min短于对照组的(6.17±1.29)min,神经阻滞持续时间(319.29±21.45)min长于对照组的(248.98±27.61)min,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
王焕彬田文华廖婷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老年
全麻拔管期间应用右美托嘧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全麻拔管期间应用右美托嘧啶(Dexmedetomidine,DEX)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7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7例,分别在全麻气管插管拔管期间给予DEX及0.9%氯化钠溶液注射,比较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3、T4均见心率、收缩压升高,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其各项生理指标在T5均恢复麻醉前水平;观察组术后1 h B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后者(P<0.05),随时间变化,对照组BCS评分逐渐上升,术后4 h 2组患者舒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呛咳、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拔管期间应用DEX可获得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对于DEX应用后带来的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可予以补液等常规治疗纠正,安全性良好。
黄文斌付乐荣王焕彬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气管插管拔管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1min、术后90min及术后72h对患者静脉采血5mL,测定各时点的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术后90min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对照组分别是(9.24±0.45)mPa·s、(1.38±0.07)mPa·s、(3.21±0.95)g·L-1和(61.8±11.7)%,观察组分别是(8.46±0.44)mPa·s、(1.32±0.04)mPa·s、(3.16±0.99)g·L-1和(48.8±7.4)%;术后72h全血还原粘度、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对照组分别是(10.36±1.01)mPa·s、(1.49±0.07)mPa·s、(5.36±2.02)g·L-1和(54.4±10.08)%,观察组分别是(9.49±0.52)mPa·s、(1.40±0.05)mPa·s、(3.94±1.02)g·L-1和(49.6±7.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术后90min、术后72h的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降低患者术后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
王焕彬陈枝
关键词:全麻髋关节置换硬膜外麻醉血流变
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特重度烧伤患者肺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特重度烧伤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在麻醉期间加入乌司他丁,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呼吸频率、Pa O2/Fi O2、Murray评分、ALI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a O2/Fi O2明显高于对照组,Murrar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治疗后5天AL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 O2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同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Pa O2(P<0.05)。结论在对特重度烧伤患者行麻醉处理期间,加用乌司他丁可起到对肺部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值得推广与应用。
王焕彬
关键词:乌司他丁特重度烧伤肺功能保护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激、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烧伤患者术后应激、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行皮肤移植术的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同时行SGB,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2h(T1)、手术完成时(T2)、术后12h(T3)和术后24h(T4)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平均动脉测压(IMBP)、SpO_(2)和呼吸(R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皮质醇(Cor)、IL-6和TNF-α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浓度,采用MMSE法评价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T1、T2和T3时间点hs-CRP、Cor、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T1和T2时间点血糖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天和3天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B技术对烧伤患者行全身麻醉下皮肤移植术过程中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控制方面有积极意义,同时对患者POCD障碍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廖婷王焕彬梁健周文涛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烧伤应激反应术后认知功能
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同手术麻醉方式的安全性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探讨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不同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以便实现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的手术麻醉方式,监测术中情况,并评价所有患者术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均较满意,能安全渡过麻醉期,术后无心功能加重的变化出现。结论术前根据不同患者的心脏风险系数的差异,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从而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焕彬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麻醉方式安全性
胸阻抗无创心排监测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胸阻抗无创心排监测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01~2014-07间我院收治80例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连接心电监护,观察组采用胸阻抗无创心排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10 min、麻醉10 min后、麻醉20 min后、麻醉30 min后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输液总量和尿量。结果 观察组在麻醉前10 min CO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后、麻醉20 min后、麻醉30 min后及扩髓腔后,观察组CO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尿总量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胸阻抗无创心排监测可有效监测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指导术中输液用药,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确保手术安全。
陈伟元王焕彬张彩玲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