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棠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摩擦学
  • 3篇摩擦学性能
  • 3篇加氢
  • 3篇硅灰
  • 3篇硅灰石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对氨基苯酚
  • 2篇对硝基苯
  • 2篇对硝基苯酚
  • 2篇硝基
  • 2篇硝基苯
  • 2篇硝基苯酚
  • 2篇氨基
  • 2篇氨基苯
  • 2篇氨基苯酚
  • 2篇苯酚
  • 2篇PTFE复合...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机构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陆小华
  • 6篇王海棠
  • 5篇孙庆杰
  • 5篇冯新
  • 3篇朱银华
  • 3篇杨祝红
  • 2篇汪怀远
  • 2篇刘金龙
  • 1篇仇柳波
  • 1篇史以俊

传媒

  • 2篇第五届全国化...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Chines...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Ni/TiO_2催化剂用于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被引量:27
2009年
以介孔氧化钛晶须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TiO2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中Ni含量及焙烧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催化对硝基苯酚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TiO2催化剂不仅具有晶须状形貌和高结晶度的锐钛晶型,还保持了高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随着Ni/TiO2催化剂中镍负载量的增加,对硝基苯酚转化率逐渐增加,当镍负载量超过10%时,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当镍负载量为10%,焙烧和还原温度分别为500和450oC时,Ni/TiO2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佳,是RaneyNi的4倍.该催化剂循环使用7次后未发现明显失活.
王海棠朱银华杨祝红刘金龙孙庆杰陆小华冯新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对氨基苯酚
MoO_3/TiO_2催化剂的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被引量:6
2009年
以介孔氧化钛晶须成型材料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不同MoO3负载量的MoO3/TiO2加氢脱硫催化剂.XRD分析表明,介孔氧化钛晶须成型载体为纯锐钛矿相,MoO3负载量为7.2%(ω)的催化剂未出现MoO3的衍射峰;BET分析显示,负载7.2%(ω)MoO3后,氧化钛晶须成型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能保持原来的80%以上.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未经预硫化的MoO3/TiO2催化剂直接应用于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反应时,在温度280~300℃、氢分压2.0MPa、体积空速4h-1、H2/油体积比600的条件下,DBT转化率达100%.将模型溶液中硫含量由400×10-6g/g降至10×10-6g/g以下,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在一定条件下运行1000h未出现失活迹象.
刘金龙朱银华杨祝红王海棠陆小华冯新汪怀远
关键词:氧化钼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
新型Ni/TiO2催化剂用于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
以介孔氧化钛晶须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镍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对硝基苯酚(PNP)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通过XRD、SEM技术对该催化剂物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王海棠朱银华仇柳波孙庆杰杨祝红陆小华
关键词:催化加氢对硝基苯酚对氨基苯酚
文献传递
硅灰石填充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本文针对硅灰石/PTFE复合材料体系,研究了硅灰石含量、速度、载荷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硅灰石的最佳填充量为15%,此时复合材料有着最优的耐磨性能,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的粘着磨损。在此含量下,复合...
孙庆杰王海棠冯新陆小华
关键词:复合材料硅灰石填充量
硅灰石填充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本文针对硅灰石/PTFE复合材料体系,研究了硅灰石含量、速度、载荷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硅灰石的最佳填充量为15%,此时复合材料有着最优的耐磨性能,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的粘着磨损。在此含量下,复合...
孙庆杰王海棠冯新陆小华
关键词:硅灰石复合材料耐磨性能
文献传递
硅灰石的表面改性对其填充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利用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对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硅灰石进行类似与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测量其处理前后填料与水的接触角的变化,同时还考察了3种改性剂对PTFE/硅灰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硅灰石经过热处理后与水的接触角由64.5°增加到126.5°,表面能接近PTFE基体,相比其它改性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孙庆杰冯新王海棠史以俊汪怀远陆小华
关键词:硅灰石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表面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