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作品数:19 被引量:11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兔膝关节腔内培养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同种异体脱钙骨和细胞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制成细胞-支架复合物在兔膝关节腔内环境较体外培养出组织工程软骨的优点。方法BMSC向软骨细胞诱导后与同种异体脱钙骨支架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A组)和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15只)左侧膝关节腔内(B组)培养,右侧膝关节腔内(C组)培养单纯脱钙骨支架做空白对照。每4、8、12周各组标本分别取材,制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等组织学观察,并通过形态学分析软件计算免疫组织化学平均光度(A)值。结果标本石蜡切片HE染色:4周时A组标本见软骨细胞散在分布于支架表面,内部基本未观察到细胞。B组标本支架内软骨细胞数量明显较多,软骨陷窝形成,陷窝周围基质深染,可见由单个细胞分裂形成的同源细胞群。8周时B组标本以成熟软骨细胞为主,细胞数量多,出现柱状排列的同源细胞群,细胞周围分泌着色均一的玻璃样基质,且渗入支架结构内部,脱钙骨支架有部分被吸收。12周时各组支架结构明显被吸收,A组支架内填满软骨细胞,部分已纤维化,但结构排列紊乱。B组支架呈透明软骨样,软骨细胞充分渗透进入支架内,呈一定应力方向排列。II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A值统计学分析比较发现:第4,8,12周B组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的A值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A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种异体脱钙骨支架复合经细胞因子诱导的BMSC,在膝关节腔内进行培养,利用关节腔内低氧、多种生长因子的微环境以及关节活动时的应力刺激等优势,较体外培养可以培养出组织学特点更好的工程软骨。 徐斌 王浩 徐洪港 王瑞关键词:组织工程软骨 关节腔 奎尼丁、胺碘达隆、异搏停及尼群地平对地高辛血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990年 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地高辛分别与奎尼丁,胺碘达隆、异搏停及尼群地平小剂量合用前后血清地高辛浓度(SDC)的变化。发现奎尼丁升高SDC1.29倍(P<0.05);胺碘达隆和异搏停分别升高SDC25.83%和23.08%(P<0.05);尼群地平仅使SDC升高16.25%(P>0.05)。表明地高辛与奎尼丁、胺碘达隆以及异搏停,即使是小剂量合用,仍应注意药物的相互协同作用。 王浩 陈绮年 毕敏明 黄光文 汪太平 王齐富关键词:地高辛 异搏停 3D 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3D 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治10例 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组,其中5例为对照组,5例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采用膝关节前内外侧手术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加植骨内固定术;观察组术前利用 Mimic 软件进行3D 重建,快速成型制备出1:1的模型,以此对骨折进行明确诊断和分型,制定手术方案,预弯钢板,指导手术。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所见与虚拟3D 重建图像及3D 打印模型非常相似,2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观察组手术出血量(150±32.15)mL,较对照组的(200±25.30)mL 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3, P 〈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11.85)min,较对照组的(140±20.25)min 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4, P 〈0.05)。结论3D 打印技术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 吴云峰 尹勇 黄斐 王浩 李家华 马广文 尹宗生关键词:胫骨骨折 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在尺神经高位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高位损伤的疗效。方法:应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与腕部尺神经深支吻合,修复单纯高位尺神经损伤。结果:4例全部随访结果显示,手内肌肌力恢复M2 1例,M31例,M4 2例,其中1例爪形手改善不明显,其余3例爪形手明显改善。结论: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手术治疗尺神经高位损伤效果良好。 尹勇 吴云峰 黄斐 王浩 李家华 马广文关键词:骨间前神经 尺神经损伤 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引流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总结于关节镜下行清理术,术后持续灌洗引流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加术后持续灌洗引流,结合全身抗生素使用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20例化脓性膝关节炎。男13例,女7例;年龄12~66岁,中位年龄38岁。其中血源性感染9例,膝关节开放性损伤后感染4例,膝关节术后感染3例,关节腔穿刺注射感染3例,不明原因1例。均为单膝患病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伴关节局部肿胀、压痛、皮温增高、活动受限。患者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为10d~6个月。结果术后24~48h患者体温明显下降,2~4d恢复正常。术后2周,伸膝功能恢复正常,膝关节屈曲达90°。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无1例复发。膝关节根据Neer等功能评分:优15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持续灌洗引流,结合全身抗生素使用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宣涛 徐斌 徐洪港 王浩关键词:化脓性膝关节炎 关节镜 清理术 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在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前采用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确定下肢力线的精确性.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12月—2017年2月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进行初次单侧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UKA)的26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13例采用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辅助进行UKA手术.对照组13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UKA手术.术后第3天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胫骨假体内外翻角(E角)及相对于胫骨轴线的胫骨假体后倾角度(F角).结果 26例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未发生腓总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第3天复查膝关节正侧位片测量观察组E角绝对值1.25° ±0.52°、F角绝对值1.08° ±0.51°,对照组E角绝对值4.02° ±0.53°、F角绝对值3.88° ±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51、13.592,P值均〈0.01).两组力线均良好.结论 通过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辅助进行UKA的患者假体安放更加精确,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马广文 吴云峰 黄斐 常俊 王浩 秦昆鹏 李家华 王清 尹宗生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单髁置换 胫骨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单髁置换术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资料,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60(26.2±16.1)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VAS评分由术前(7.05±0.89)分降至(1.16±0.88)分,关节活动度由术前(116.04°±7.85°)升至(120.60°±4.52°),HSS评分由术前(64.35±5.40)分升至(88.71±3.33)分,各项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疗效满意。 秦昆鹏 尹宗生 马广文 王清 黄斐 常俊 王浩 吴云峰关键词:单髁置换 膝骨关节炎 异体半髁关节移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瘤段切除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膝关节骨巨细胞瘤(GCTB)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22例膝关节GCTB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瘤段切除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术后应用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评估患者下肢功能,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估膝骨关节炎程度,Mankin分级法评价术后优良率。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3.91±7.12)岁;GCTB部位:股骨下端8例,胫骨上端14例;Campanicci等级:Ⅱ级14例,Ⅲ级8例。术后患者MST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23.73±2.16 vs.12.82±3.22,t=10.818,P<0.05);Mankin分级优良率90.9%;Kellgren-Lawrence分级KL0级10例,KL1级10例,KL2级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34个月,平均(30.0±2.6)个月,随访期间出现术后关节退行性变加重11例,关节积液2例,异体排斥2例,无一例复发。结论瘤段切除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膝关节GCTB患者效果较好,术后膝关节功能可恢复到满意状态。 陈曦 阙玉康 徐生林 王浩 王元 蔡阿威 胡勇关键词:骨巨细胞瘤 膝关节 骨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物 瘤段切除 胫骨后倾截骨对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7年 背景:胫骨假体的后倾角是单髁置换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推荐的胫骨假体后倾角度为7°,但是如何在单髁置换手术中选择合适的后倾角目前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不同胫骨后倾截骨角度对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30例(30膝)。按照胫骨的后倾截骨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解剖截骨组(后倾截骨3°)和常规截骨组(后倾截骨7°),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评分)差异和后倾角度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两组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KSS评分和后倾角角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4±5.5)个月。未发生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解剖截骨组和常规截骨组的后倾截骨角度分别为3.8°±1.2°和7.2°±2.2°,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分别为1.7°±0.2°和1.5°±0.1°,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分别为119°±7.2°和122°±7.8°,KSS评分分别为(87.8±5.2)分和(81.2±4.5)分;其中两组间术后后倾截骨角度和K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髁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的胫骨解剖后倾截骨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 马广文 黄斐 吴云峰 常俊 王浩 秦昆鹏 李家华 廖法学 尹宗生关键词:膝关节 骨关节炎 胫骨后倾角 单髁置换术 神经梅毒的实验室检查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14年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出现脑膜、大脑、血管或脊髓等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发生于梅毒病程的各个阶段,往往是因为早期梅毒未经彻底治疗,常为晚期(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本文就神经梅毒的研究现状、临床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性探讨,为其临床研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王浩 杨森关键词:神经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