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

作品数:32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蛋白
  • 6篇细胞
  • 5篇系膜
  • 5篇系膜细胞
  • 4篇肾切除
  • 4篇尿毒
  • 4篇尿毒症
  • 4篇切除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金雀异黄素
  • 4篇化生
  • 4篇5/6肾切除
  • 3篇肾炎
  • 3篇肾组织
  • 3篇生长因子Β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细胞外基质
  • 3篇狼疮

机构

  • 2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解放军第41...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上海市徐汇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作者

  • 27篇王浩
  • 12篇袁伟杰
  • 12篇黄宝砖
  • 11篇冯冰
  • 7篇肖雨龙
  • 6篇于建平
  • 6篇朱超
  • 5篇姜晓宇
  • 4篇王红娣
  • 3篇孙莉静
  • 3篇张小瑛
  • 3篇沈元弟
  • 3篇王琥
  • 3篇湛冯岚
  • 3篇童皖宁
  • 2篇刘苏霞
  • 2篇张小英
  • 2篇涂建成
  • 2篇陈亚楠
  • 2篇李兆申

传媒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素对尿毒症大鼠肾组织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大豆素对尿毒症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8只、大豆素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5/6肾切除术制备尿毒症大鼠模型。大豆素组于造模后次日灌胃15 mg/kg大豆素溶液,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8周。检测各组造模前、造模后第4、8周尿蛋白及生化指标。第8周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第8周,与模型组比较,大豆素组尿蛋白排泄量[(22.54±3.47)mg/24 h比(31.28±3.78)mg/24 h]减少(P<0.01),血清BUN[(12.09±0.59)mmol/L比(14.26±0.71)mmol/L]、SCr[(75.20±3.39)μmol/L比(90.25±2.71)μmol/L]水平降低(P<0.01)。肾小球Ⅳ型胶原蛋白[(16.33±2.14)%比(24.68±3.97)%]、纤连蛋白[(19.17±2.68)比(29.35±4.15)]表达降低(P<0.01),肾小球硬化明显减轻。肾组织TGF-β1 mRNA[(0.37±0.06)比(0.64±0.08)]、TGF-β1蛋白[(0.28±0.09)比(1.40±0.13)]表达降低(P<0.05)。结论大豆素可减少尿毒症大鼠细胞细胞外基质的蓄积,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表达有关。
王浩冯冰朱超于建平黄宝砖
关键词:尿毒症纤连蛋白类
金雀异黄素对5/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组织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5/6肾切除大鼠分为金雀异黄素组(Gen)和模型对照组(Con),同时设假手术组(So)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术后第4、8周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总蛋白等水平,观察第8周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Ⅳ)沉积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蛋白质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金雀异黄素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球内FN和COlⅣ沉积显著减少,TGF-β1,蛋白质表达明显减弱。结论金雀异黄素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
王浩孙莉静袁伟杰黄宝砖姜晓雨肖雨龙
关键词:金雀异黄素肾切除
尿液NAG变化对狼疮性肾炎活动性评价意义
2002年
目的 :观察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液N -乙酰 -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 -acetal- β -D -glucosaminidase,NAG)的变化 ,探讨其与狼疮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 5 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液NAG增高 ,敏感度 92 .8% ,行肾组织病理检查 38例中有 2 6例为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 ,其尿液NAG均见明显增高 ,治疗后随着狼疮活动的控制 ,尿液NAG明显下降 (P <0 .0 1)。而活动度相对较低的Ⅱ型狼疮性肾炎 ,尿液NAG仅增高程度显著低于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 (P <0 .0 1)。结论 :尿液NAG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狼疮活动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黄宝砖袁伟杰湛冯岚傅鹏张小英王浩姜晓宇肖雨龙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活动性
尿液NAG变化对狼疮性肾炎活动性评价意义
2002年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al-β-D-glucosaminidase, NAG)的变化,探讨其与狼疮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5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液NAG增高,敏感度92.8%,行肾组织病理检查38例中有26例为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其尿液NAG均见明显增高,治疗后随着狼疮活动的控制,尿液NAG明显下降(P<0.01)。而活动度相对较低的Ⅱ型狼疮性肾炎,尿液NAG增高程度显著低于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P<0.01)。结论 尿液NAG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狼疮活动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黄宝砖袁伟杰湛冯岚傅鹏张小英王浩姜晓宇肖雨龙
关键词:尿液NAG狼疮性肾炎活动性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对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痒(UP)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且皮肤瘙痒的老年尿毒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HFHD组17例、HDF组16例和HD+HP组17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第12周评估患者瘙痒程度及血钙、血磷、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等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患者评估自我瘙痒程度,医师同时间采用改良Duo评分系统评估瘙痒程度。结果:治疗第6周、第12周,3组VAS评分、DUO评分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第12周,HFHD组及HD+HP组VAS评分、DUO评分分值显著低于HDF组(P<0.05)。治疗第6周、第12周,HFHD组及HD+HP组血磷、钙磷乘积、PTH、β2-MG水平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降低(P<0.05,P<0.01),且显著低于HDF组(P<0.05);HDF组治疗第12周,血磷、钙磷乘积、PTH、β2-MG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组不同时间节点血钙、Scr、BUN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透析方案均可改善老年UP患者的瘙痒症状,HFHD或HD+HP改善效果更好。
王浩童皖宁冯冰朱超王红娣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瘙痒
人工血管移植内瘘内膜增生防治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近年研究发现,内膜增生(IH)是引起人工血管移植内瘘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除应最大限度避免内皮损伤外,防治IH 主要方法还包括改良人工血管物理设计、药物防治、应用生物学技术以及近距放疗等。应用多种方法联合防治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王浩陆石
关键词:人工血管血液透析内膜增生
前循环血管急性闭塞经颈总动脉穿刺取栓
2020年
目的总结复杂主动脉弓入路条件下经颈动脉直接建立取栓通路的适应证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颈动脉直接穿刺建立取栓通路,行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取栓治疗的病例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病人均因主动脉弓结构扭曲不能建立经股动脉穿刺取栓通路,随后经颈动脉直接穿刺建立取栓通路并完成取栓治疗。术后90 d随访预后良好(m RS 1~2分) 2例,死亡1例。结论对主动脉弓重度扭曲而无法行常规经股动脉穿刺行取栓治疗的病例,经慎重评估后行颈动脉直接穿刺取栓治疗可作为备选治疗方法。
王浩王浩张磊张磊李子付张永鑫邢鹏飞张永巍张永巍洪波杨鹏飞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颈动脉穿刺血管内治疗取栓
青少年狼疮性肾炎中尿NGAL的水平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青少年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青少年为观察组,收集其尿液和血清进行检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1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24 h和48 h的尿NGAL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尿NGAL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sCr只有发生严重肾功能衰竭时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同一患者同时检测尿NGAL和sCr,其中有18例患者sCr仍在正常范围,而此时NGAL水平已经提示肾功能已出现部分损伤。结论 NGAL较之于sCr,能早期预测青少年狼疮性肾炎肾损害。
冯冰王浩沈元弟王琥王红娣
关键词:血清肌酐
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系膜细胞增生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研究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 7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诱导系膜细胞 (MC)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 (Western杂交 )方法测定MC裂解液p2 7蛋白水平 ,[3H]胸腺嘧啶核苷 ([3H]TdR)测定MC增生的情况 ,观察p2 7反义寡核苷酸 (ODN)转染对TNF α刺激MC中的p2 7水平及其对增生程度的影响。结果 TNF α(2 0 0 0 0 0U/L)可使无血清培养 2 4h的MC中的p2 7水平降低(P <0 0 1 ) ,同时使 [3H]TdR掺入增加 (P <0 0 1 ) ;p2 7反义ODN转染可降低TNF α刺激 2 4h的MC中的p2 7水平 (P <0 0 1 ) ,同时可使 [3H]TdR掺入增加更为明显 (P <0 0 5)。结论 p2 7水平降低可能在TNF
梅小斌崔若兰袁伟杰叶志斌王浩高从容
关键词:细胞增生肿瘤坏死因子-Α周期素激酶抑制剂系膜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培养大鼠系膜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录及表达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影响。方法:以10、20、50、100 ng/ml HGF与大鼠系膜细胞在高LDL环境(250μg/ml)中共孵育,应用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观察大鼠系膜细胞LDL受体的转录与表达的变化。结果:HGF可时间依赖及浓度依赖地在转录水平与蛋白水平增加培养大鼠系膜细胞LDL受体表达,并且不被高LDL环境所抑制。结论:HGF通过促进系膜细胞表达LDL受体,增加系膜细胞对LDL的摄取,可能参与了脂质肾损伤过程。
肖雨龙袁伟杰姜晓宇黄宝砖王浩张小瑛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系膜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