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欣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矿床
  • 3篇地质
  • 3篇斑岩
  • 3篇成矿
  • 2篇地质特征
  • 2篇矿床地质
  • 2篇矿床地质特征
  • 2篇斑岩型
  • 2篇
  • 1篇地质学
  • 1篇地质证据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岩体
  • 1篇燕山期
  • 1篇燕山期花岗岩
  • 1篇酸性岩
  • 1篇中酸性
  • 1篇中酸性岩

机构

  • 4篇武警黄金地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武警黄金第十...
  • 1篇武警黄金第八...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5篇王欣
  • 3篇郭晓东
  • 3篇王治华
  • 2篇陈祥
  • 2篇王绍明
  • 1篇徐涛
  • 1篇王淑贤
  • 1篇王美娟
  • 1篇赵海滨
  • 1篇邹依林
  • 1篇刘烊
  • 1篇周晓锋
  • 1篇张峰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皖南地区燕山期壳幔作用与成矿
2011年
皖南地区地处江南隆起带的东端,北部和西部分别与长江中下游、赣东北和湘东北矿集区相邻。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区内先后发现了一大批矿床(点),但规模相对较小,多为小型矿床或矿化点,工业意义十分有限。与长江中下游、赣东北和湘东北地区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相同或相似的大地构造环境。
张峰徐涛邹依林王欣
关键词:壳幔作用中酸性岩体燕山期花岗岩成矿大地构造环境
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被引量:11
2010年
滇西特提斯构造域存在一系列铜钼金铁多金属斑岩型矿床,这类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本区富碱斑岩体(浆)的侵入、演化有关。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成矿物质的来源,但对岩浆侵入过程中形成的局部容矿构造的研究相对薄弱,这不利于提高矿床成因研究的整体水平,也阻碍了该区的地质找矿。本文旨在对马厂箐矿区容矿构造体系研究,揭示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该矿区是一个铜钼金铁多金属成矿集中区,成矿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组成上主要与喜马拉雅期的马厂箐富碱斑岩体有密切关系。由于岩浆侵位的方式、强度、规模等方面的原因,在岩体内、岩体与围岩内外接触带、近接触带围岩中的层间滑脱带和远接触带的围岩中的引张裂隙带等多种岩浆侵入接触构造样式,并为与岩浆作用成矿有关的成矿系列提供有利的成矿场所,分别控制着岩体内斑岩型铜钼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的接触交代型铜钼金磁铁矿和围岩地层中的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的金、银、铅锌等矿化类型,并表现出从高温到低温的演化序列。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是该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郭晓东王治华王欣陈祥王绍明覃文明
关键词:多金属矿床控岩控矿作用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矿床花岗斑岩成矿地质证据被引量:5
2010年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内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之一,其铜钼(金)矿(化)体在空间上与花岗斑岩紧密相伴,且主要位于花岗斑岩脉(体)的上、下盘。花岗斑岩内发育有具斑岩型矿化特征的细网脉状、浸染状矿化,其上盘的(似)斑状花岗岩和下盘的向阳组围岩内均发育有脉状、细脉状矿化,且总体表现出向接触带附近花岗斑岩倾斜的特点。(似)斑状花岗岩中的矿化脉体北倾,围岩地层中的矿化脉体南倾。花岗斑岩脉(体)上、下盘的矿化脉体表现出越靠近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蚀变矿化越强、矿化体的规模越大、出现的频率越高,而远离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则蚀变矿化越弱、矿化体的规模越小、出现的频率越低。铜钼(金)的成矿时代与花岗斑岩的成岩时代较为一致,其同位素年龄集中在34~36Ma。花岗斑岩含有源于富集地幔的镁铁质暗色微粒包体,并发育浸染状的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花岗斑岩)具有同源性,且与壳-幔岩混合作用及成分分异有关,具有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基础。因此,该区的铜钼(金)成矿与花岗斑岩有关。
郭晓东王治华王欣刘烊周晓锋王绍明
关键词:地质学花岗斑岩
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被引量:26
2009年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体有成因联系的内生金属矿床。铜钼金成矿与马厂箐岩体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相近或稍晚。蚀变矿化和元素组合具有明显地分带性:岩体内发育斑岩型铜钼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铜钼(金)矿化,围岩地层中则产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铜钼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化蚀变带中。这些不同成矿作用在时空上紧密共生,在矿化类型、蚀变类型和元素组合分布上连续递变,清晰地展现出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分凝出来并在向外运移的路径上淀积金属的图像。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铜钼金成矿属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受富碱侵入伴驱动,成矿作用由斑岩体内部向接触带和围岩地层推进,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和元素组合反映出成矿流体系统由高温向低温的演化趋势。
郭晓东王治华陈祥王欣王淑贤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新疆双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双泉金矿床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卡拉麦里成矿带,产于含金丰度值较高的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浅变质岩系中;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呈岩基状分布于矿区北部;构造十分发育,清水—苏吉泉大断裂斜穿全区,其主断裂及次级断裂构成控矿构造和容矿空间,断裂带内岩石塑性变形明显,发育强烈片理化、糜棱岩化,具韧—脆性剪切变形特征;金矿床类型属破碎蚀变岩夹石英脉型,富集不均匀;金主要来自地层,少量来自深部。
赵海滨王美娟王欣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条件剪切变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