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作品数:8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BRAF基因V600E突变与Ⅰ~Ⅱ期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I~Ⅱ期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基因V600E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374例Ⅰ~Ⅱ期PTC患者组织样本中BRAF基因V600E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374例PTC患者标本中BRAF基因V600E的突变率为40.37% (151/374).BRAF基因V600E突变与包膜侵犯、多灶、多次131Ⅰ治疗相关(P<0.05).374例PTC患者中31例复发,复发患者中有BRAF基因V600E突变的22例.31例复发病例中,BRAF基因V600E突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3年(95% CI:3.9~6.7年),未突变患者为7.0年(95% CI:5.1~8.9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RAF基因V600E突变及包膜侵犯是Ⅰ~Ⅱ期PT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RAF基因V600E突变可能是Ⅰ~Ⅱ期PTC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王昊 卢瑞春 董娴宁 梁军关键词:BRAF基因突变 乳头状甲状腺癌 预后 早期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干预首发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证实早期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对首发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123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连续1个月以上每晚口服小剂量(12.5 mg)阿米替林,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调查患者的入院时及1个月后的基本情况、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治疗后,阿米替林干预组PSD的患病率为16.4%(10/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32/62).干预治疗结束时,阿米替林干预组的NIHSS评分为2.83±1.74,低于对照组(3.64±1.93);而阿米替林干顶组的ADL评分为93.0±16.1,高于对照组的87.0±37.1.为排除混杂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L评分前后变化与首次脑卒中患者PSD患病率明显相关(RR=3.01,P=0.04);NIHSS评分前后变化与首次脑卒中患者PSD患病率明显相关(RR=2.42,P=0.03);是否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与首次脑卒中患者PSD患病率明显相关(RR=3.11,P=0.01).结论 给予小剂量阿米替林干预性治疗能降低首次脑卒中患者PSD的患病率,并且使其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卢瑞春 苗丹 王昊 谭兰关键词:卒中 抑郁 阿米替林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引起单眼眼睑下垂一例 2010年 患者,男性,57岁.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以"突发右眼睑下垂伴右面部不适感12 h"为主诉,于2009年8月4日入院.患者发病前尤感染及劳累等诱因突然出现右眼睑下垂.急到眼科就诊,给予视力、视野及眼底检查,结果无异常,遂建议到神经内科就诊.以"右眼睑下垂原因待诊"住院. 卢瑞春 王昊 苗丹 田燕 谭兰关键词:眼睑下垂 眼底检查 神经内科 高血压 不适感 HBV感染对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PTC病人184例,感染HBV者66例(A组),未感染HBV者118例(B组),比较两组多灶、包膜外浸润、颈部淋巴结浸润、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V600E突变率、RET蛋白表达。结果 A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检出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33,P<0.05);桥本病检出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肿瘤大小、多发病灶、包膜外浸润、颈部淋巴结浸润、远处转移、BRAFV600E突变率及RAT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既往有HBV感染病史的PTC病人有更高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检出率。 王昊 卢瑞春 梁军 林岩松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甲状腺癌 XELOX联合沙利度胺-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Ⅱ期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接受XELOX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45例仅接受XELOX方案化疗每21d为1个周期,每个病例至少治疗2个周期。主要研究无进展生存期,其次研究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并观察药物安全性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5.6个月,对照组为5.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7);客观有效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4.1%vs 26.7%,P=0.446);XELOX基础上加用沙制度胺后显著提高了疾病控制率(63.6%vs 42.2%,P=0.043)。治疗组伴有肝转移的24例患者中有2例治疗后达到可手术切除标准,而对照组伴有肝转移的23例患者则无1例达到标准。应用沙利度胺治疗的患者Ⅲ~Ⅳ级便秘发生率显著升高(20.5%vs4.4%,P=0.022),但未造成治疗中断;嗜睡发生率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13.6%vs 4.4%,P=0.130)。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XELOX方案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耐受性良好并可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但未能提高无进展生存期。 吕静 刘宁 刘克为 丁爱萍 王昊 邱文生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 沙利度胺 卡培他滨 eNOS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4内因子基因27 bp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纳入189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者和240名对照,分析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9.78%、6.04%,掊2=4.119,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a/4b+4a/4a基因型频率在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于对照组(17.38%、11.65%,掊2=5.5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a等位基因与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相关性(OR=1.594,95%CI 1.256-1.741,P<0.000)。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了年龄、高血压、高血脂、体重指数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后,a等位基因是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遗传危险因素(OR=0.717,P<0.001)。证实eNOS基因VNTR多态性是影响汉族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汉族人群中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第4内含子a等位基因密切相关。 卢瑞春 王昊 郁金泰 谭兰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冬凌草甲素对肝癌HepG2细胞株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肝癌细胞株体外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对肝癌细胞系(HepG2)进行克隆形成实验。照射前用1.804、3.608、5.412、7.216、18.040μmol/L冬凌草甲素处理HepG2细胞6~72h,然后分别给予0、1、2、3、4、5、6Gy的^(60)Co照射,观察细胞存活率,计算放射增敏比(SER)。并运用常规照射剂量2Gy时的放射增敏比(SERSF2)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提高HepG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照射前用1.804μmol/L冬凌草甲素处理HepG2细胞6~72h,在6、12和24h未观察到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作用仅在48和72h出现。当高浓度冬凌草甲素(18.040μmol/L)处理HepG2细胞6、12和24h,各时间点均可见放射增敏效应。结论冬凌草甲素可能是一种肝癌放射增敏剂。 王昊 于洪升 薛宏伟关键词:冬凌草甲素 辐射增敏药 辐射增敏 国产紫杉醇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国产紫杉醇腹腔内灌注化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收集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肿瘤科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恶性腹腔积液患者3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应用紫杉醇60 mg/m2+温0.9%氯化钠溶液1 500 ~2 000 ml腹腔内灌注,1次/周;体外高频热疗(41 ~43℃)3次/周,lh/次.对照组应用顺铂40 mg/m2+温0.9%氯化钠溶液1 500~2 000 ml腹腔内灌注,同观察组热疗.2组均每2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1次,总共治疗4周.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为51.4%(19/3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7% (12/18),明显高于对照组[36.8% (7/19)].观察组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治疗前为(60 ±5)分,治疗后为(80 ±5)分;对照组KPS评分治疗前为(60 ±5)分,治疗后为(70 ±5)分.2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12/18)比94.7% (18/19)] (P <0.05).结论 国产紫杉醇腹腔内灌注化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相对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方丽 梁军 侯锦乡 王昊 渠娜关键词:腹腔积液 紫杉醇 热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