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上海市虹口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探讨进一步的防控对策。方法对上海市虹口区2005-2008年疫情资料和病毒性肝炎分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虹口区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18.24/10万,2008年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广中街道、江湾镇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前列,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和民工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人群,流行型别以乙型为主。结论今后应重点加强乙型肝炎防治,制定医疗救助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肝炎分型能力,控制医源性感染,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 汤显伍平于晓楠王斌周杭娟
-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
- 一种备采小车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小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备采小车,包括带有刹车轮的底板和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通过转轴连接有三组连接件,三组连接件依次可拆卸连接有转运箱、收纳箱和操作台;转运箱一侧通过锁扣与底板可拆卸...
- 周依伦李春燕乔婉菊刘源李鑫徐皓迪王斌
- 一种医用织物分类收集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织物分类收集车,涉及医用织物分类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一侧转动连接车盖,所述车盖的内部安装有红外线反射型传感器,所述车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仓,所述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车体两两之间拼接连接的...
- 李春燕田靓史庆丰高晓东王飞李鑫刘源徐皓迪王斌周依伦
- 2012-2013年度上海市虹口区流感监测及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2012-2013年度上海市虹口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度监测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结果及聚集性疫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虹口区2012-2013年度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0.46%,病例以25~59岁青壮年为主,期间共监测1 481份ILI的咽拭子样本,其中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73份,阳性率18.43%;分离流感病毒131株,其中H3N2性69株(52.67%),B型51株(38.93%,均为Victoria系),H1N1型11株[8.40%,均为A(H1N1)pdm09]。2012年ILI%与流感病毒PCR检测阳性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r=0.51,P〈0.01),2013年两者无相关性(r=-0.20,P〉0.05);2012-2013年共报告流感聚集性疫情3起,均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结论 2012-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流感活动强度逐渐降低,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ILI%难以准确的反应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尚须辅助以其他手段;加强流感监测,有效控制流感疫情。
- 于晓楠王斌杨芸汤显周杭娟姚红张静
- 关键词:流感监测流感病毒
- 2018-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虹口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开展情况,为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8-2023年抽取虹口区不同等级托幼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对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表面和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同时对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和工作人员手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连续6年共对虹口130家托幼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采样1966件,合格1896件,总合格率为96.44%。由于2018-2020年与2021-2023年所用标准有变更,2018-2020年三年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4.52%、94.13%、9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21-2023年三年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8.71%、97.22%、9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20年不同监测项目如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的总合格率分别为99.52%、98.55%、97.1%、88.41%、89.86%,而2021-2023年不同监测项目的总合格率分别为100.00%、100.00%、97.54%、91.26%、97.54%,2018-2020年与2021-2023年两组不同监测项目的总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的总合格率最高,为99.75%,工作人员手的合格率最低,为89.74%;2018-2020年公办与民办托幼机构总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5.29%、95.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21-2023年公办与民办托幼机构总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7.06%、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20年与2021-2023年两组的不同等级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和不同类别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口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整体良好,工作人员手卫生是消毒薄弱环节,应加强培训和监督,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 周依伦刘倍余王飞田靓王斌刘源李鑫徐皓迪李春燕
-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质量
- 虹口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虹口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索适用于本地区的慢性乙肝患者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经知情同意后对虹口区11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围)及实验室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和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人体测量法评定虹口区慢性乙肝患者营养不良率最高为52.3%,实验室指标评价方法营养不良率最高为50.0%,年龄、文化程度明显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营养不良率较高,应开展针对性的营养宣教和干预,定期进行营养评价。
- 于晓楠王斌杨芸汤显厉曙光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营养状况合理营养
- 2017—2019年上海市虹口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特征被引量:9
- 2021年
- [背景]诺如病毒(NoV)感染性腹泻在世界各地多次引发大规模的暴发流行,目前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分析上海市虹口区2017—2019年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2019年上海市虹口区发生的37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时间、地区、人群、发生场所、临床特征、传播途径)。采集各类样本共699份(其中病例粪便、肛拭或呕吐物样本208份,无症状密切接触者粪便、肛拭或呕吐物样本67份,从业人员肛拭样本142份,厨房砧板等环节样本239份,留样食品样本43份),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NoV鉴定,并对病毒:衣壳蛋白VP1和聚合酶RdRp进行基因扩增。病毒基因型别使用在线诺如病毒分型工具(http//www.rivm.nl/mpf/norovirus/typingtool/)进行分型,并比对病毒序列和构建进化树。[结果]37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的病例数474例,总罹患率为1.95%(474/24266)。冬春季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季节,全区8个街道均有聚集性疫情报告,发病人群以幼儿园和小学生为主,不同疫情发生场所发病率为1.67%~2.94%,病例多出现呕吐症状。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为主,呕吐物、排泄物处置不当可造成疫情蔓延扩散。37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分型是NoV GⅡ型,699份样本中NoV GⅡ核酸阳性130份,阳性率为18.60%。2017年和2018年上海市虹口区诺如病毒VP1基因型为GⅡ.2,而2019年RdRp基因型为GⅡ.P17,VP1基因型为GⅡ.17。[结论]虹口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NoV GⅡ,基因型别多样,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小学及幼托机构为高发场所,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为主,优势基因型在流行季有所改变,今后需加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
- 于晓楠忻郦菁张静杨吉星王斌
- 关键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病原学特征
- 上海市虹口区5类重点公共卫生场所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5类重点公共卫生场所微生物监测情况,为提升重点公共卫生场所内卫生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随机选择上海市虹口区辖区内20家公共卫生场所作为监测点,包括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宾馆、商超和医疗机构,采集环境物表、餐饮具、工作人员手和室内空气等环境样品,开展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5类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养老机构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合格率最低(80.25%)。不同公共场所同一检测样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宾馆、商超的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8.96%、87.97%、98.02%、85.31%,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宾馆、商超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84.00%、54.95%、72.92%、82.98%,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的餐饮具合格率分别为96.25%和80.85%;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宾馆在不同类型样品监测结果上均表现为工作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商超不同类型样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机构的物体表面、医疗用水、外科手、卫生手、手术室空气的合格率分别为98.72%、79.17%、93.75%、89.83%、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疗用水合格率最低。结论5类公共场所的微生物监测结果中养老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最低,商超次之,养老机构是主要薄弱场所,工作人员的手和医疗机构用水是主要薄弱环节,需持续关注。
- 李春燕田靓黄绿斓施婷婷王飞周依伦王斌
- 关键词:消毒效果
- 诺如病毒GⅡ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0年
- 诺如病毒是导致人类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给全球的社会医疗和公众健康带来了严重负担。监测显示,全球75%~100%的诺如病毒病例都是由GⅡ型引起。诺如病毒GⅡ型急性肠胃炎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诺如病毒GⅡ型病原学、流行概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 于晓楠王斌
- 新生儿脐血中酞酸酯类化合物(PAEs)暴露水平及其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新生儿脐血中两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暴露水平,初步探讨脐血中PAEs水平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虹口区某二级综合性医院新生儿脐带血清,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血清中酞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和酞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的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新生儿脐血DBP、DEHP含量与新生儿身长和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172份脐血样品中,DBP检出9例,浓度范围ND(超出检出限)~12.82μg/L,中位数为4.49μg/L,检出率为5.23%;DEHP检出84例,浓度范围ND^53.10μg/L,中位数为10.66μg/L,检出率为48.84%。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新生儿身长与DBP含量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经多项因素调整后发现,新生儿体重、身长与脐血中两种PAEs水平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中新生儿脐血中检出DBP和DEHP,其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建议减少妇女孕期PAEs暴露。
- 于晓楠王颖珏王斌厉曙光
- 关键词:酞酸酯类化合物新生儿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