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13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介入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肌
  • 5篇介入治疗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急诊
  • 4篇梗死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无复流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复流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血管
  • 2篇造影
  • 2篇替罗非班
  • 2篇综合征

机构

  • 12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王斌
  • 11篇李建民
  • 8篇王如珠
  • 7篇林杰
  • 7篇殷屹岗
  • 5篇朱莉
  • 3篇王小斌
  • 3篇刘玲
  • 3篇阮中宝
  • 3篇王叶宝
  • 2篇顾爱琴
  • 1篇任寅
  • 1篇王立春
  • 1篇叶军
  • 1篇朱俊国
  • 1篇高琳琳
  • 1篇陈各才

传媒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变程度的预测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年龄的关系。方法检测258例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单支病变组97例、2支病变组89例、3支/a!主干病变组72例和62例对照组的NT-proBNP水平,比较不同病变组和不同年龄段患者NT—proBNP水平。结果单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左主干病变组及对照组NT-proBNP水平分别为(197.3±80.2)ng/L、(381.7±73.5)ng/L、(496.5±99.8)ng/L和(68.2±36.1)ng/L,各病变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支、3支/左主干病变组NT—proBN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3支/左主干病变组NT—proBNP水平高于2支病变组,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NTproBNP水平越高(均P〈0.01);60岁~、70岁~、≥80岁病变组患者NT—proBNP水平分别为(182.3±69.1)ng/L、(302.7±87.5)ng/L和(482.1±82.2)ng/L,年龄越大NT—proBNP水平越高(均P〈0.01)。结论老年患者年龄越大NT—proBNP水平越高,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且NT—proBNP水平对指导NST—ACS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大的意义。
殷屹岗朱莉任寅王小斌阮中宝林杰李建民王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PGE1)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GE1组。PGE1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PGE120μg+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次/d,共10d,比较两组造影前、造影后48h、5d血肌酐(Scr)、尿素(BUN)、胱抑素C(CysC)水平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结果造影后48h、5dScr、BUN、CysC等在PGE1组分别为(113.92±54.89)μmmol/L、(7.85±4.05)mmol/L、(1.38±0.34)mg/L和(86.72±35.26)μmmol/L、(6.61±3.09)mmol/L、(1.29±0.29)mg/L优于对照组(129.22±50.18)μmmol/L、(9.28±3.95)mmol/L、(1.56±0.23)mg/L和(109.83±31.76)μmmol/L、(8.07±3.11)mmol/L、(1.37±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造影剂剂量与BUN、Scr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5;r=0.82,P〈0.01)。结论PGE1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有预防作用。
朱莉阮中宝殷屹岗王如珠林杰任寅陈铭王斌陈各才高琳琳朱俊国
关键词:前列腺素E1冠心病造影剂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rhBNP和多巴酚丁胺,用药前及用药后,测定两组患者血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重新评价患者心功能分级,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rhBNP能更好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BNP水平的降低。治疗后,两组EF升高明显,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有更多患者通过rhBNP治疗心功能改善达到NYHA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rhBNP组与多巴酚丁胺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比较,rhBNP能更好地改善慢性心率衰竭患者心功能,但对预后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
王斌李建民殷屹岗阮中宝顾爱琴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多巴酚丁胺心力衰竭疗效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ICUB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STEMI行急诊PCI病人分为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组(n=100),分别予以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即刻冠脉无复流发生率、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事件、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格瑞洛组在术后即刻冠脉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在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低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出血事件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在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氯吡格雷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118),术后3个月LVEF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9)。结论急诊PCI术前负荷替格瑞洛要优于氯吡格雷,且有利于预后,可以减少MACE事件发生,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比氯吡格雷多见,但基本是安全的、可控的。
王斌李建民殷屹岗顾爱琴王如珠林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无复流
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服用负荷量(80 mg)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63例拟行择期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例和31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实验组在阿托伐他汀20 mg/d基础上,PCI术前8 h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分别在PCI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8±1.16)mg/L和(5.91±1.13)mg/L,P<0.05];实验组术后cTn-I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者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9.4%和29.0%,P<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能够减少PCI术后的心肌损伤。
林杰朱莉殷屹岗王小斌王如珠李建民王斌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损伤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PCI,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术后48 h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 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其可有效改善患者TIMI血流及心肌灌注,且并不增加MACE、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李建民殷屹刚王如珠林杰王斌王叶宝
关键词: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预防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预防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PCI患者9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行PCI)50例和对照组(常规行单纯PCI)49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资料,对比两组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TIMI)血流分级、矫正的帧计数(CTFC)、出血并发症、术后3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试验组PCI术中3级TIMI患者例数、CTFC分别为45例和(21.3±6.7)帧数,均优于对照组31例和(37.6±7.2)帧数(P〈0.05),试验组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出血事件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CE试验组发生率为8%,少于对照组的18.4%(P〈0.05)。结论急诊PCI前冠状动脉内缓慢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持久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远端的前向血流,降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林杰朱莉殷屹岗王小斌王如珠李建民王斌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无复流现象
IL-3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IL-39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和正常对照组52例共计150例患者均检测血清IL-39表达水平,研究其与IL-6、IL-35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患者的血清IL-39水平显著降低,其IL-39与IL-35正相关(r=0.457,P<0.001),与IL-6负相关(r=-0.328,P<0.001)。在AMI组中,IL-39与AMI发作时间无相关性。结论:IL-39在ACS患者中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作为一种ACS抑制炎性因子。
李建民王斌刘玲王叶宝王立春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性反应
可溶性ST2水平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室壁运动障碍的预测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可溶性ST2(sST2)水平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室壁运动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9月行急诊PCI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术后1周完善超声心动图,计算室壁运动积分(WMS)以评价室壁运动。根据术前sST2水平分为Q1组(10.71-39ng/mL,38例)、Q2组(39.11-68ng/mL,38例)、Q3组(69~254.21ng/mL,38例),分析组间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WMS差异。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急诊PCI术后WMS的影响因素。结果组间W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组显著高于Q1组[21(20.75-23)vs 17(17-18)](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sST2水平是急诊PCI术后WMS的独立危险因素(β=0.321,P<0.001)。其他包括高肌钙蛋白I、前降支病变、高血栓负荷、高血压病史亦是术后W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高sST2水平是急诊PCI术后室壁运动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缺血梗死范围有早期预测价值。
沙翔王斌李建民王如珠
关键词: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
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无复流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注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60例急诊PCI术并全部使用抽吸导管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0例,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抽吸治疗后,经指引导管应用替罗非班,常规剂量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实验组30例,常规组基础上,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常规剂量外周静脉持续泵入。比较2组围术期出血、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前向血流情况。结果实验组首次用药的罪犯血管TIMI 2~3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86.67%vs 63.33%,χ2=4.356,P=0.037);末次用药的罪犯血管TIMI 2~3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93.33%vs 70.00%,χ2=5.455,P=0.020);实验组TIMI 3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66.67%vs 30.00%,P〈0.05),2组表面出血和内脏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 3.33%,3.33%vs 6.67%,χ2=0.351,P=0.554)。2组围术期和术后近期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时,经过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地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
王如珠殷屹岗朱莉林杰李建民王斌
关键词:抽吸冠状血管造影术无复流现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