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尧
- 作品数:30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中期因子:心脏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idkine,MDK)作为心脏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的潜在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将24只12周龄的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梗组、心梗+甲状腺激素组。通过外科手术诱发心肌梗死后,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8周。处死后取心脏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心脏组织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和MDK基因的表达。结果心梗组α-MHC mRNA明显下降,而MDK mRNA明显升高(P<0.05)。甲状腺激素治疗8周后,心梗大鼠的α-MHC mRNA升高,伴随着MDK mRNA降低(P<0.05)。结论心脏组织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DK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MDK可以作为心脏局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可靠潜在生物标志物。
- 王恺皞王文尧张阔李萍唐熠达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
- 社区人群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关系
- 孟祥彬王文尧张阔祁雨安仕敏王思远郑济林高传玉唐熠达
- 甲状腺激素水平和LGE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 孟祥彬王文尧张阔祁雨安仕敏王思远郑济林高传玉唐熠达
-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慢血流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5年
-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慢血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阜外医院收治的急性STEMI直接PCI的患者共260例,根据PCI术前接受P2Y12受体抑制剂的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84例)和氯吡格雷组(176例)。比较两组PCI术后慢血流发生率及围术期出血发生情况,并对慢血流和围术期出血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于急性STEMI患者,替格瑞洛组PCI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OR 0.333,95%CI 0.118-0.941,P〈0.05);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PCI术后大出血和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 1.076,95%CI 0.484-2.389,P=0.857;OR 1.218,95%CI 0.688-2.156,P=0.500)。结论对于急性STEMI直接PCI的患者,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比较,可降低PCI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且未增加围术期大出血和小出血的发生率。
- 杨敏姜祖超王文尧张璇袁勋张阔陈静唐熠达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氯吡格雷冠状动脉慢血流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临床预后和心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4年期间居住于深圳市龙岗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档案和就诊记录,并对有基线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的电话随访调查,随访指标包括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再住院、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急性心肌梗死等复合终点。结果共入选曾做过基线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心力衰竭患者277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或三碘甲状腺氨酸(T3)降低]83例,占30%。随访时间3.8(3~5)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有30例发生复合终点事件,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有48例发生复合终点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30/83)vs.24.8%(48/194),P<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的预后较差。
- 谢荣迪国杨崔成赵伟周琼杨明陈林莉王文尧牟牧张璇唐熠达
- 关键词: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减低预后心功能
- 社区人群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中心外膜脂肪(EAT)体积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河北省唐山市冀东社区人群的体检资料.社区体检人群行64排双源CT测定EAT体积以及CAC积分,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同期行血脂、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BG)等各项生化指标检测,通过问卷调查人群的既往病史、吸烟史等一般资料.共2 647名居民入选本次研究,按照人群EAT体积的四分位数对该人群进行分组,各组的人数分别为660、663、662、662名.通过单因素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AT体积与各项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CAC积分和CIMT的关系.结果 (1)人群年龄为(55.31±7.76)岁,男性占总人群的49.94%(1 322/2 647).总人群的EAT体积为129.42(95.66,176.51)cm3.(2)随着EAT体积的增加,各组间冠心病的各项危险因素如年龄、腰围、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BG水平、CIMT异常率、CAC积分异常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与EAT体积存在相关性的因素分别为年龄(β=0.019 3,95%CI0.017-0.021,P〈0.001)、腰围(β=0.012 7,95%CI 0.009-0.016,P〈0.001)、BMI(β=0.022 4,95% CI 0.013-0.032,P〈0.001)、LDL-C(β=0.048 4,95% CI 0.021-0.076,P〈0.001)、女性(β=-0.142 7,95% CI-0.188--0.097,P〈0.001)和HDL-C(β=-0.098 1,95%CI-0.164--0.032,P〈0.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体积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异常(CAC积分〉0)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33,95%CI 1.205-1.262,P〈0.001).结论 EAT体积与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和CAC积分密切相关.
- 张晗晖孟祥彬王文尧张阔祁雨安仕敏王思远郑济林吴静周永高传玉唐熠达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外膜脂肪冠状动脉钙化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原因及治疗策略解析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并不高,但是具有发病急,预后不良等特点。本文将报道1例典型的急性支架内血栓病例,并对其形成原因及治疗策略进行解析。
- 杨敏张阔袁勋王文尧张璇吕纳强张茵陈珏唐熠达
- 关键词:血小板功能检测
-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加重心肌损伤的影像学评价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通过^99Tcm-MIBI心肌灌注SPECT/^18F—FDG心肌代谢PET显像和心脏MRI延迟增强成像(cMRI—LGE),探讨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IDC的连续病例63例[男42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11)岁]入选,患者均进行血浆TT3、TT4、FT3、FT4和TSH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99Tcm-MIBI心肌灌注SPECT/^18F—FDG心肌代谢PET显像和cMRI—LGE。利用标准17节段模型进行心肌节段分析,灌注/代谢图像分成4种类型:正常灌注/代谢、灌注/代谢不匹配、灌注/代谢轻中度匹配、灌注/代谢完全匹配;cMRI-LGE图像分为无延迟强化、壁间强化和透壁强化。通过x^2检验进行分组数据的比较。结果根据所测血浆激素水平,患者被分成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正常组(53例)和甲减组(10例)。甲功正常组正常灌注/代谢的心肌节段数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甲减组:71.8%(647/901)和57.6%(98/170),x^2=13.50,P〈0.001;而灌注/代谢不匹配的心肌节段比例则低于甲减组:17.8%(160/901)和31.2%(53/170)x^2=16.20,P〈0.001。甲功正常组cMRI—LGE无延迟强化的心肌节段比例明显高于甲减组,分别为88.0%(793/901)和69.4%(118/170),x^2=35.70,P〈0.001;但壁间强化的心肌节段比例则低于甲减组,分别为4.8%(43/901)和24.1%(41/170),x^2=74.70,P〈0.001。结论^99Tc^m-MIBI心肌灌注SPECT/^18F—FDG心肌代谢PET显像和cMRI—LGE证实甲减能够加重IDC患者的心肌损伤。SPECT/PET可以检测出更多的慢性缺血/存活心肌,而cMRI-LGE可以检测出更多的心肌纤维化病变,两者结合能提供更全面的心肌损伤信息。
- 马兴鸿汪蕾王文尧闫朝武唐熠达赵世华方纬
- 关键词:MIBI
- 甲状腺功能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损害和远期预后的研究
-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甲状腺功能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害及远期预后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甲状腺激素水平与AMI患者心肌损害、他汀药物负荷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对AMI患者...
- 王文尧
- 关键词:心肌疾病甲状腺功能心肌损害远期预后
-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心脏是甲状腺激素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通过基因和非基因途径影响心肌收缩力、舒张功能、心率、血管外周阻力和心排出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逐渐得到关注。心衰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使这种异常状态的存在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的保护反应,但低甲状腺功能状态仍具有潜在的负性作用,其可引起心功能逐步恶化、心肌重塑、是一个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结合最新及早期研究证据,我们的研究总结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在临床实践中,关注心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并给与适当干预至关重要。
- 国杨王文尧袁勋张阔唐熠达黄洁杨跃进徐予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