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储层
  • 4篇山岩
  • 4篇盆地
  • 4篇准噶尔盆地
  • 4篇火山
  • 4篇火山岩
  • 3篇抽油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物理技术
  • 2篇油气
  • 2篇油气藏
  • 2篇正演
  • 2篇气藏
  • 2篇西北缘
  • 2篇火山岩储层
  • 2篇火山岩油气藏
  • 2篇防喷
  • 2篇北缘
  • 2篇抽油杆
  • 2篇储层预测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15篇王彦军
  • 5篇黄林军
  • 4篇潘建国
  • 4篇王斌
  • 3篇陈永波
  • 3篇许多年
  • 2篇周明信
  • 2篇李漱岩
  • 2篇石洋
  • 2篇闫建华
  • 2篇吴泓
  • 2篇吴永平
  • 2篇尹路
  • 2篇谭开俊
  • 2篇赵万优
  • 2篇邓泽进
  • 2篇杨在岩
  • 2篇杨池银
  • 1篇刘文卿
  • 1篇张国学

传媒

  • 1篇化工管理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物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真地表平滑面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西部复杂构造中的应用
针对复杂地表直接进行近似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叠前成像处理的方向。如今研究的侧重点是通过参考面计算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走时,进而进行叠前深度偏移,但是这一过程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参考面选择不当会因高差...
肖明图李斐苏勤刘文卿王彦军
关键词:静校正叠前深度偏移
文献传递
一种远程电焊机电流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针对美国林肯焊机DC400手工焊接设计的远程电焊机电流调节器。它是在原有电焊机外再加电流调节器,该电流调节器包括信号发射模块、编码模块、信号接收模块、解码模块、驱动模块和滑动电阻调节模块,另有电源管理模块...
王彦军刘波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优质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及应用
自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以来,国内外发现了很多火山岩油气臧,储层岩性为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而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72 井区块二叠系风城组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岩性为熔结角砾凝灰岩,储集空间以气孔为主,...
潘建国尹路陈永波许多年黄林军王斌王彦军谭开俊
关键词:火山岩油气藏地球物理技术
文献传递
无污染防泄漏连续冲砂装置
2017年
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甲井产液5.5吨,人工井底,474.34米,油层顶段362.4米。油层底部453米。2017年4月探砂面410米,因砂面高,地层严重亏空,用清水冲砂120方不返液,导致油层严重水淹,油层污染,冲后排液就得25天,下捞砂管柱捞至432.72米捞不动。采油11队D+80-12.4井探砂面至413.83米,下冲砂管柱冲至428.68米,打印至428.05米,作业队用螺杆钻扫钻2天,共扫96.5米,2017年7月6日探砂面410米,油层顶部433.40米,油层底顶部488米。冲砂时由于冲砂返液不好,压裂砂返不出来,将冲砂管柱卡死,大排量正洗拔出,针对冲砂不返液产生的问题进行技术革新,研制无污染防漏失连续冲砂装置。
王彦军杨继刚高艳秋
关键词:冲砂螺杆钻无污染
大港滩海赵东油田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研究
吴永平杨池银闫建华赵万优邓泽进杨在岩周明信吴泓石洋李漱岩王彦军
主要内容:集成引进和应用先进而适用的滩海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在大港滩海发现并探明了一个6000万吨储量规模的整装高产油田,高效建成中油集团第一个百万吨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海上油田;推广成熟滩海勘探开发技术带动周边自营区和冀东滩...
关键词:
关键词:海上油田钻井完井石油地质储量
自然灾害与人类生存和发展被引量:2
1999年
阐述了自然灾害的种类、发生的时间规律及在我国的特点与分布.论述了自然灾害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严重影响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侵袭,明确减灾工作的框架设想,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才能使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向更加良性的循环方向持续发展.
孙建刚徐延卿王振王振张云峰
关键词:自然灾害减灾灾害学
模型正演技术在火山岩储层识别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为例被引量:6
2011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X72井区二叠系风城组底部火山岩储层发育,受埋深、地震资料等复杂因素的影响,火山岩储层识别和预测非常困难。在火山岩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设计了2个不同的地质模型,运用模型正演技术方法,定性论证了火山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为连续低速强振幅反射,同时预测了风城组下部另一套火山岩储层的存在,为该区火山岩储层分布预测及井位优选提供了有力证据。
黄林军杨巍王彦军王斌
关键词:模型正演火山岩储层二叠系
大港滩海赵东油田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与实践
吴永平杨池银闫建华赵万优邓泽进杨在岩周明信吴泓石洋李漱岩王彦军
该成果使用的“一次多层压裂防砂完井技术”在多目标层大斜度生产井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油井的完井速度和质量,大大延长了油井的出砂时间,防砂效果非常显著,该项技术在赵东油田的应用是中国石油首次使用该项技术,并创造了最多一次完...
关键词:
地震储层学在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乌夏地区为例被引量:7
2010年
应用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此类火山岩(熔结角砾凝灰岩)是裂隙式火山喷发的产物,其分布主要受早期火山口和火山喷发前古地貌的控制,储集空间以气孔为主;其次,采用本征值相干分析和古地貌恢复技术明确了火山口及喷发前古地貌特征;最后,综合利用测井、物探技术,对火山岩的有利岩性进行预测,形成了裂隙式喷发火山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许多年潘建国陈永波黄林军王斌王彦军
关键词:火山岩正演模型储层预测准噶尔盆地
分频反演技术在准东XIQ地区古沟谷薄砂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2年
准噶尔盆地东部XIQ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P3w)储层发育薄且横向变化快,砂体预测成为制约该区油藏评价的关键。鉴于来自薄砂层的反射在频率域具有指示时间地层厚度的特征性表现,在储层反演过程中引入分频思想,依靠测井和地震数据建立振幅与频率的关系,合理利用地震的低、中、高频带,以低截频10Hz、主频30Hz、高截频60Hz将地震资料分成多频段进行波阻抗反演。其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薄砂体的沟谷充填特征及平面展布规律,并且较真实地反映了地层的超覆接触关系,为该区滚动勘探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黄林军潘建国黄玉郭娟娟蔡刚王彦军张寒
关键词:储层预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