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岭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攀枝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前后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前、后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120例男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n=60)于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前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n=60)于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盆腔淋巴结清扫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膀胱全切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髂内、髂前及骶前淋巴结清扫数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髂外、闭孔、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7%vs. 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术前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时间较短,但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少,膀胱切除术后需再次对髂前、髂内淋巴结进行核查并行补充清扫。
- 曾晓明母健君白冰雷弋王岭
-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检查疗效比较研究
- 两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对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TH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差异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手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的105例NMIB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URBT组(63例)和THLRBT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基础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排尿功能、生活质量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术后2年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结果:THLRBT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TURBT组(P<0.05),THLRBT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TURBT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进展率以及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LRBT组患者术后1个月Qmax及最大逼尿肌压力大于TURBT组,PVR小于TURBT组(P<0.05)。THLRBT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TURBT组(P<0.05)。结论:THLRBT术治疗NMIBC的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排尿功能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白冰母健君王岭高建勇郑小敏雷弋
-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排尿功能生活质量
- 血液透析治疗儿童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急性肾损伤患儿透析后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下降,同时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得到纠正或改善。60例患儿经过透析后45例临床治愈,13例明显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蜂蜇伤最容易致患儿急性肾损伤,血液透析是急性肾损伤有效的治疗措施,能积极的改善肾脏的功能,无明显的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但患儿预后与急性肾损伤发病年龄,损伤程度,是否合并多脏器衰竭、诊治时机等密切相关。
- 陶红王岭黎晓兰兰玉平阮兴朝李秋
- 关键词:肾透析儿童
-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F,SIL-2R及TS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膀胱癌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49),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SF、SIL-2R、TSGF,白细胞数、皮质醇,并发症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SF、SIL-2R、TSGF均降低,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数、皮质醇均上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RC与ORC的临床疗效相似,均可降低血清SF、SIL-2R、TSGF水平,但LRC的创伤较小,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可作为膀胱癌的首选方式。
- 母健君白冰张天德雷弋曾晓明钱济穷王岭王珏郑小敏高建勇李昊贡曾浩
- 关键词:膀胱癌腹腔镜根治术铁蛋白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 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
- 2022年
-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1],既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被认为是错构瘤的一种形式,目前认为其来源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可归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家族。笔者于2020年7月31日收治了1例右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成功行右肾及肿瘤联合切除术。现将病例报道如下,以期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借鉴。
- 何先鹏雷弋王岭张国平高龙
- 关键词:肾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巨大肿瘤
-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以及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92例,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4)。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及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部疼痛、肾周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Cr、BUN、β2-MG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虽有升高,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均较术前下降,但观察组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有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部疼痛、肾周血肿等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29.54%,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患者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肾功能影响小,明显提高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且安全性更高。
- 白冰李宏召母健君雷弋钱济穷王岭高建勇
- 关键词:肾癌肾部分切除术血尿素氮
- 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合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合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77例实施LP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连续缝合,按照缝线和方法的不同分为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合线组(观察组37例)和传统可吸收线组(传统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肾热缺血时间(WIT)、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转移以及肾小球过滤(GFR)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4,P=0.000),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传统组的WI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8,P=0.000);观察组无尿漏、继发性出血、淋巴漏等并发症;传统组出现尿漏1例,无继发性出血、淋巴漏等并发症,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GFR降低幅度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6,P=0.000);术后3个月2组GFR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理学检测显示肾细胞癌3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传统组肾细胞癌3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2组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能够明显缩短肾热缺血时间,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医生学习曲线。
- 白冰母健君雷弋钱济穷王岭王珏郑小敏高建勇张天德
- 关键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对比研究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肿瘤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3例初次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均进行TURBT,术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27例,B组:26例,A、B组分别使用吉西他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两组患者均术后即刻(24h内)膀胱灌注化疗,其后每周1次,连续8周,然后每月1次,连续10个月,共1年。随访2年,比较两组肿瘤2年内复发率、复发时间、进展率、进展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1例失访、2例患者因经济因素退出研究,B组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退出研究。两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复发时间、进展率、进展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59. 2±6. 8)分,显著高于B组(51. 5±4.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4(20. 8%)低于B组8/25(3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尿频、尿痛、血尿等,但A组出现1例肾功能不全,后恢复至正常,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均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几率,两者疗效无差异。但吉西他滨灌注后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更容易耐受。
- 张国平雷弋王岭张天德母健君白冰钱济穷王珏高龙
-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吉西他滨吡柔比星
- 一种肾上腺静脉采血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肾上腺静脉采血装置,包括造影导管、能够穿设于造影导管且用于采血的微导管、能够穿设于微导管内的超滑导丝,造影导管包括管座、连通于管座前端的主体管、连通于主体管前端的远端管、与远端管前端连通的头端管,头端...
- 郑小敏 亢华银王岭 钱济穷高建勇
- 文献传递
- 儿童过敏性紫癜可能发生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尿免疫球蛋白及转铁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内生肌酐清除率将100例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其中B组58例不伴有肾损害,C组42例伴有肾损害。另以同年龄门诊体检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组,即A组,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尿免疫球蛋白及转铁蛋白及液相透射比浊法测定Cys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过敏性紫癜患儿血胱抑素C及尿免疫球蛋白及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肾损害组升高更明显。结论 CysC联合尿免疫球蛋白及转铁蛋白定量检测,为临床判断HSP早期肾功能损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是一种简单、准确并且实用的无创性检测方法。
- 陶红王岭肖红吴祥郭江黎晓兰李秋
- 关键词:胱抑素C早期肾损害过敏性紫癜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