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翔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阑尾炎的X线钡灌肠诊断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慢性阑尾炎在钡灌肠的X线表现,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与分析经病理证实18例慢性阑尾炎在钡灌肠的X线的征象。结果17例阑尾出现固定,排空延迟。8例出现阑尾形态的改变。结论慢性阑尾炎因主要是增生改变,18例中有17例出现固定,排空延迟为其主要征象。这对影像学诊断有一定帮助。
- 王天翔
- 关键词:慢性阑尾炎钡灌肠
- 脊柱转移瘤的MRI与CT诊断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对照分析52例脊柱转移瘤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CT表现,比较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以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52例脊柱转移瘤均经病理和临床证实,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乳癌、鼻咽癌等,对5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同期CT及MRI检查,比较脊柱转移瘤在两种检查方法上的表现。结果:52例脊柱转移瘤共发现176个椎骨异常、76处椎管受累、68处椎旁软组织肿块、47处椎体压缩骨折。Ⅰ期脊柱转移瘤:MRI检出21块,CT未能检出。Ⅱ期:MRI、CT分别检出86块、52块。Ⅲ期:MRI、CT分别检出68块、61块。MRI、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检出率分别为99.4%、64.2%,MRIT1WI表现为低信号(86.9%)或其它异常信号(13.1%),T2WI表现为高信号(60.8%)或其它异常信号(39.2%)。结论:MRI的敏感性高于CT,两种检查方法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可提高脊柱转移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李康马千红吕富荣杨庆军王天翔徐刚葛冰顾敏龙帮媛徐映
- 关键词:脊椎转移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胃内海绵状血管瘤X线钡餐诊断
- 2008年
- 目的分析胃内海绵状血管瘤在X线钡餐的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胃内海绵状血管瘤。结果这3例中均在胃窦内区有一较大的类圆形缺损区。结论胃内海绵状血管瘤3例均出现当体位改变,及腹压增加时而出现形态变化。
- 王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