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动脉
  • 2篇动脉血
  • 2篇动脉血压
  • 2篇心脏
  • 2篇血压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有创
  • 2篇有创动脉血压
  • 2篇术后
  • 2篇康复
  • 2篇老年
  • 2篇监测系统
  • 2篇肠内
  • 2篇肠内营养
  • 1篇动脉干
  • 1篇动脉血压监测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弹性
  • 1篇心脏瓣膜

机构

  • 1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王健红
  • 6篇陈巧玲
  • 5篇钱凤萍
  • 2篇张丽华
  • 2篇林秀霞
  • 1篇温宝玉
  • 1篇廖正俭
  • 1篇陈鸿文
  • 1篇叶显凤
  • 1篇刘宇清
  • 1篇张文清
  • 1篇洪文瑶
  • 1篇林雅
  • 1篇柳芳登
  • 1篇黄绳跃
  • 1篇刘剑敏
  • 1篇陈贻芳
  • 1篇李娜
  • 1篇郑诗豪
  • 1篇刘芳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第三届世界灾...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横窦、乙状窦简易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一种术中横窦、乙状窦简易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选择拟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患者31例。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制作颅骨三维虚拟模型,以二腹肌沟及其颅骨表面延长线为 y 轴,二腹肌沟顶点为原点O,构建直角坐标体系,确定横窦-乙状窦交角(transverse sigmoid sinus junction,TSSJ)的坐标值,指导术中横窦、乙状窦定位和骨瓣成形。最后,分析TSSJ在坐标系中的分布,总结其定位误差值及损伤发生率。结果在虚拟模型坐标系中,右侧16例患者(88.9%)TSSJ分布于右上象限,坐标平均值为(6.24±4.14,17.28±4.64),左侧11例患者(84.6%)位于左上象限,坐标平均值为(-4.1 ± 5.41 ,20.69±6.13)。所有患者术中均准确定位TSSJ,其定位误差值为(0.2~0.5)cm,平均为(0.37± 0.11)cm 。形成骨瓣过程中,2例患者(6.5%)出现横窦、乙状窦损伤,术后均无发生脑脊液漏、皮下积液、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通过寻找有效解剖标志,构建直角坐标系,利用三维重建技术确定TSSJ的坐标,这种简易的定位方法有助于术中静脉窦准确定位,减少骨瓣缺损,操作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洪文瑶刘宇清王健红张文清廖正俭郑诗豪黄绳跃
关键词:直角坐标系
肠造口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实施肠造口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全程参加健康教育俱乐部活动的患者143例,在肠造口俱乐部接受20次肠造口知识培训及7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前后,采用肠造口相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前患者的肠造口知识问卷及格率为47.6%,教育后及格率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在教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肠造口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帮助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疾病应对能力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王健红陈巧玲钱凤萍温宝玉
关键词:肠造口健康教育
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被引量:5
2011年
总结74例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并发低钾血症的患者经中心静脉高浓度泵钾纠正低血钾症的护理体会。该74例患者经补钾1h、2h、3h后血钾均显著提高或达正常水平,无1例出现高血钾症。认为经中心静脉高浓度泵钾纠正低血钾过程中进行血钾、电解质、血气和尿量的动态监测和持续心电监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钾方法。
钱凤萍陈巧玲王健红刘剑敏
关键词:高浓度补钾中心静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护理
两种更换鼻空肠管方法在后组神经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两种更换鼻空肠管方法在后组神经损伤的昏迷患者中应用的舒适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需要更换鼻空肠管的颅脑术后伴后组神经损伤的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以旧管带新管将新管插入空肠,然后拔除旧管;对照组32例,先拔除旧管,再徒手插入新管。两组均在换管后完成视觉模拟评分(VAS)和X线腹部平片确认。结果观察组不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推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以X线腹部平片诊断为标准,观察组判断准确33例,对照组准确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旧管带新管更换鼻空肠管可以减轻患者不适,提高家属推荐评分,置管的成功率较高,是颅脑术后伴后组神经损伤的昏迷患者更换鼻空肠管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王健红陈贻芳张丽华林雅
关键词:肠内营养鼻空肠管护理
循证护理在误吸老年患者吞咽障碍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误吸老年患者吞咽障碍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误吸老年吞咽障碍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饮水试验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改善和治疗误吸老年患者的吞咽障碍,促进摄食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健红陈巧玲
关键词:循证护理误吸老年吞咽障碍康复训练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客观、实用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相关文献及临床实践研究,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咨询...
钱凤萍李娜陈巧玲林秀霞王健红叶显凤
关键词:统计分析
急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家属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急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家属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福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家属进行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家庭弹性量表简化版进行调查。结果急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家属的心理弹性水平为中等偏下,家属心理弹性评分为(94.46±7.07)分,其中家庭沟通与问题解决得分为(67.92±5.92)分、社会资源利用得分为(8.43±1.18)分和持有积极看法得分为(18.11±1.7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为急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家属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家属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的年龄、教育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为其影响因素。
王健红王健红刘芳
关键词:颅脑创伤心理弹性影响因素
永存动脉干婴幼儿的术后监护
2010年
总结了14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永存动脉干的术后监护经验。包括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控制右心衰竭,监测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变化、体温、尿量、引流液等,合理调整呼吸参数,加强呼吸道护理。认为加强心律失常、出血、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防治,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
王健红陈巧玲柳芳登钱凤萍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永存动脉干护理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被引量:22
2014年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IABPM)是将穿刺管直接插入动脉内,通过测压管连接换能器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能连续、准确地提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数据,同时能绘制动脉压力曲线,可随时发现动脉压力变化,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的影响,可为各类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判断、治疗提供可靠数据,还可反复采取动脉血做动脉血气分析,减轻患者痛苦和护士工作量,是危重患者监测的首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IABPM是有创性监测手段,容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因此,加强对实施IABPM 患者的科学护理,不但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大量文献表明,IABPM系统在不同操作环境、不同患者、不同操作者的应用中,都有不同效能。本文从备用阶段、测压阶段及拔管阶段3个阶段对IABPM系统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合理应用和评价IABPM系统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钱凤萍陈巧玲王健红林秀霞
关键词:影响因素
功能训练联合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干预效果
2022年
目的给予处于康复期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对其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3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康复期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功能训练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指标、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调节至理想血糖所需时间、异常血糖干预率分别为(6.32±2.41)%、(2.83±2.02)%、(5.80±0.18)mmol/L、(8.41±0.57)mmol/L、(3.70±0.28)d、(10.35±2.05)%,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质生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7.68±5.86)分、(56.33±5.42)分、(59.69±6.42)分、(58.70±6.40)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8、6.587、6.466、6.471,P<0.05)。结论给予处于康复期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应用功能训练联合胰岛素泵,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生活质量。
刘林王健红陈鸿文张丽华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脑梗死康复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